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有效教学评价

时间:2022-08-28 01:58:23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有效教学评价

有效教学就其本身定义分开讲,可以这样理解:“有效”,重点指教师通过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开展一段时间的教学后,让学生取得明显的发展或进步;“教学”则指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激发、促进和保持学生在学习中的所有行为和策略。

概括地讲,有效教学包括:

首先,激趣乐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其有兴趣地主动学习;

其次,知道学什么,教师要让学生明确目标,并知道应该学到什么程度。

再次,以生为本,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取易于理解和掌握的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课堂有实践操作性强的特点,能直接看到有效教学的效果,教师需要直观准确地评价课堂教学过程。可选因素有:判断课堂是否遵循教学规律,对师生的教学环境、教学内容等教学要素优化,保证教学活动组织、教学方法合理;是否存在操作过程及结果,体现出学生进步和发展能力的行为和表现;是否有益实效,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符合学生个人和社会的教育需求;还要考虑到课堂效率,相对于投入,师生的进步和发展是尽可能大的、预期的。所以在实践中,有效教学评价有重要作用,笔者提出几点实施的认识。

1 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评价进行的重要因素

1.1 设定目标

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评价要想顺利开展,必须要确定教学目标。这个目标要新旧知识和技能都考虑。围绕这个目标,让学生获取可操作性任务,要求他们能在一定的前提下独立完成,也可允许在求得帮助的情况下完成,而不是要求学生一成不变地执行固定步骤,为后来的评价建构合理的框架,提供直接的依据。以“图形的变化——翻转和旋转”一课的学习新知部分的教学目标为例,如表1所示。

1.2 以生为本

以生为本,就要做到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评价应本着发展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原则,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优势。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风格的差异,采取适当的方式,多样化和灵活性相结合,以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实践能力的养成为目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鼓励学生之间在遵守一定原则的条件下,进行自评或互评。最后,教师再归纳、整理和均衡评价结果。

1.3 多元整合

学科整合是必然趋势,信息技术课程本身因整合才使技术学以致用,课堂活动变得有效有益,丰富多彩。所以,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要从这些方面考虑: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方向,制定出一系列符合标准的多元评价细则,促进信息技术课程健康有序地进行。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尝试把古诗词、英语单词,还有各种生活经历和经验、名人故事、美术技巧等融入信息技术课堂中,并把它们的相关知识作为评价项目,让学生能通过学习技术了解掌握更多的知识,评价目标也不死板单一,掌握一门技术的同时也培养了多种能力。

1.4 发展创新

学生的个人素质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有着个体差异的现象不可否认,客观存在。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面向全体学生,要有层次,有弹性的制定,考虑到学生掌握的不同程度,有为优势学生展开创新和拓展的内容和机会,更要关注掌握较慢的学生,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尽可能地多为他们创造成功机会。总之,制定的评价要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评价直接与完成任务的指标息息相关,所以在布置时要有层次性。以曾发表的教学设计“小设计师——图形的变化”中“综合运用”环节为例,综合运用的任务内容是布置房间,笔者在课堂中提出这样的实际要求:素材中有家具、电器等图形,在提供的“客厅”“卧室”中任意选择一个文件,通过复制、粘贴、调整大小等操作,来布置装修房间。活动组织要求是伙伴互助,自由结组。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就房间的性质、布局的合理性提示。

本身的设计意图:结组时采用的这种伙伴互助法,就是让学生强弱互补,热心帮助,缩小差异,同时也锻炼他们协作学习的能力。弹性的任务,可以做一个房间的布置,操作快的也可以完成两个房间。文件中的墙壁笔者设计成留白,让他们运用学过的画图知识,用更多创作的空间,对房间进行更有个性的设计。

1.5 实用有效

信息技术课堂中上机操作是最重要的环节。没有实际操作,只进行口头或笔头的表达不能获得评价的实际效果。所以说,不管是当堂评价还是终结评价,从培养实践能力出发,以上机技能操作为主。为了让每节课都能达到5成以上的学生动手操作时间,教学设计时尽量精简教师的讲授内容,适当安排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主要以人机互动为主,教师深入学生活动中,看其表现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为做好一节课的评价及改进获取第一手的真实资料。

2 信息技术有效教学评价可采取的方式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评价形式灵活,常采用的有3种。

2.1 形成性的评价记录

教师采取电子卡片形式,为班里的学生建立学习档案,有具体的项目,对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重要表现及时记录。以正面鼓励为主,也对一些违规行为如实记录。例如,某节课学生是否认真听课,积极动手操作,提出有见解性的问题,有创意的想法,与同学怎样合作,等等。在一学期的教学活动中,采用随机填写,督促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习行为,教师也不断反思修改形成性评价,使其规范化和完善化。

为使操作方便,形成性评价一般采用等级评定或评分方式,重点行为可描述记录。学生可以在课下到讲台看到评价记录,与教师交流,取得提高和进步。

2.2 实践能力综合考查

实践能力是学习信息技术课的最终目的,也是体现有效教学评价的重要方面。考查题目要体现学科特色,内容要让学生有兴趣,操作难度深浅适度,还能培养学生协作学习、创新学习等各种能力,所以也需要独具匠心地设计一下。例如,考查五年级学生从网上获取、存储信息的能力,设计分类下载信息,以“做环境小卫士”为题,在完成资料搜索后,在Word文档中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写出一篇文章。设立3个星级进行评价,考察学生的搜索、保存、文字表达水平,最后积累星数,如表2所示。

2.3 基本理论书面测试

对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进行书面测试是合适的选择。计算机基础知识是学生正确技能操作的前提,通过考试帮其强化知识点,形成一定的逻辑概念。题目的设计不仅要重理论,还要重技能。考题要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与其学习的知识点同步,题目形式可以有开放性和探索性。与技能相关的考试,学生可以通过上机操作验证,得出正确答案。

3 结语

总的来讲,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要想成功开展,评价的作用举足轻重,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形式的多样化是不可或缺的因素。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还有许多问题和方法需要不断探索,求得优化高效的课堂。

上一篇:信息技术与政治学科教学整合的思考 下一篇:信息技术为藏区师生创设出良好的英语教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