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中心小学以数字化助推高雅学校建设

时间:2022-10-21 12:04:18

枫桥中心小学以数字化助推高雅学校建设

苏州市枫桥中心小学地处苏州高新区中心城区,毗邻世界闻名的寒山寺,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江苏省实验小学。2011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投资1.2亿元实现异地新建。现学校占地面积58亩,建筑面积28 722平方米,可开设48个教学班。在新校建设过程中,学校始终将数字化校园建设作为高水平教育现代化小学建设的重要标志与强大推进器,坚持以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与运用为先导,以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现代教育水平为根本,以提高学校教育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为目标,加快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和学科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数字校园在建设高雅学校中的作用。

1 资源建设,数字化校园应用环境不断优化

1.1 硬件资源高起点

学校结合千载难逢的学校易地新建机会,按智能化学校体系制定切合数字化校园建设实际的规划,提出具体可行的目标、任务、措施和实施步骤。学校反复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新校数字化实现高配置。新校班班有空调、电子白板,室室有多媒体设备,教师人人手提电脑办公与教学。现有教师专用电脑113台,各种专用管理电脑24台,学生计算机房4个、用机196台,学生专用电子阅读计算机24台。配置高规格的网络控制中心,百兆校园网络覆盖所有学校教学及办公等场所。

1.2 软件资源高配置

学校实现管理数字化、教学数字化、社区联系数字化目标。学校网站有管理员专门负责,定期更新,第一时间学校最新消息,成为教师、家长和学生了解学校情况的一个窗口,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和素材、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教学平台。学校努力构建高水平资源平台。学校点播系统提供教学实录、各项活动、教学应用等音视频资源,为学科教师提供共享资源。网络硬盘为教职员工提供网络存储空间,避免移动存储安全隐患。论坛与博客提供了教学研讨、交流和学生学习的平台,搭建了内部交流信息、管理和教学研讨的平台。照片资源库对学校各项工作、活动照片进行管理,并为师生提供浏览下载服务。学校电子图书馆为教职员工和学生提供近2万册的电子图书,并有部分具有学校办学特色的校本教材供学习。多功能演播室可以录制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学校自制视频资源库,为学校师生学习、教学自我诊断、学校宣传工作等提供支持。学校管理系统的建设,涵盖了教务管理系统、行政管理系统、德育管理系统等模块,这为学校工作的过程化管理、精细化管理带来帮助。

1.3 教育资源高开发

教育资源开发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核心。内外结合是学校教育资源建设的基本做法。通过自己开发、采集资源,一方面,利用互联网上的免费资源,上网搜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数据等各种素材,组建资源库;另一方面,组织教师利用资源工具开发教育信息资源,如教学案例、教学课件、视听素材等。还通过交流、购买一些专业的信息资源为己所用。扩充多个大容量的服务器,建立起全校统一的大容量的资源库。同时还加强校际间的交流,实现校与校之间的资源共享。

2 制度保障,数字化校园建设有序规范

为了深化教育装备管理,努力提高装备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充分调动装备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装备管理人员工作效率,学校适时制订《教育装备管理绩效评估方案》。评估方案分“设备、场馆装备管理评估细则”与“信息技术装备管理评估细则”两部分,每部门具体项目有制度建设、台帐资料、器材管理、场地管理、成本管理、使用管理、效益成果。与此同时,学校制定《装备管理教师绩效评估方案》。教师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是室场管理,图书、设施设备维护与保养。学校根据学校实验员、图书管理员和各室场兼职管理教师的不同特点,实行分类考核,具体为实验员绩效评估考核、图书管理员绩效评估考核、专用教室管理员及兼职管理员绩效评估考核。教师考核的基本程序是:每月教师自查设施设备使用状况,物品摆放、保管到位情况;学校考核组进行设施设备使用状况,物品摆放、保管到位情况检查,根据检查情况,确定教师考核等次,当面交流意见;对考核结果,在年终的绩效考核中体现。学校构建完善的校本绩效考核评价制度,促进管理教师为学校教育贡献智慧和力量。

3 着力实践,整体助推高雅学校建设

3.1 着力师生发展,加强有效培训

学校作为加拿大斯马特技术(中国)公司教育研究中心的交互教学示范校,努力加强各种方式的有效培训。学校进行了面向全体教师的家校互动平台注册使用培训、网络注册使用培训、电子图书馆使用培训、教育信息技术全员培训等,进行了面向全体的校园管理系统的使用培训、学校分管领导负责专属网络板块的管理培训、网络监管专业技术培训等。多次组织面向全体教师的SMART电子白板使用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在全国各地的电子白板教学研讨活动。学校信息中心教师与个别教职员工实行个别指导与培训,及时解决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困惑。培训做到技术先行,使教师能及时掌握各种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培训学习,教师不断探索信息技术与本学科的整合,努力将学到的信息技术运用到学科教学中,取得一定的成效。

3.2 着力课堂教学,促进专业成长

学校以骨干教师为依托,大力培养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的种子教师,以点到面,以赛促长,鼓励教师应用白板交互技术,给课堂带来勃勃生机。学校教师借助SMART网站学习基本的白板技术应用。教师在校内研修讨论,还可通过SMART示范校平台,进行校际间的交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网络环境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资源,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加大探究力度,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学校每年都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整合的展示研讨活动,带动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整体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课堂教学的整体水平提高。学校申报了信息技术实验课题“在信息整合中交互式教学实践研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强调如何通过变革教学模式来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成为研究的重要目标。以此课题的研究工作来推进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进程,使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科研向纵深方向发展。

3.3 着力学校特色,强化品牌建设

学校鼓励教师利用市、区、校和网络相关资源开展学习、培训和教学研讨活动,并在学校主站建立市、区、校相关资源链接,特别突出建立各学科学习资源的链接,为学科教师学习参考提供方便。学校教师利用资源平台进行师训活动,取得很好的效果。学校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学校信息资源进行拓展学习活动,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有利的时间与空间。教师通过网络实时听课,再利用学校论坛《且行且思》平台进行研讨,真正实现时间与空间的拓展,符合现代教育的需求。在学校创建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活动中构建了学校各种创建专题网站,制作了创建宣传片,资料的电子化有序整理等工作出色,为高分成功创建首批苏州市高水平教育现代化小学作出突出贡献。

目前,苏州市枫桥中心小学已高分通过苏州市首批高水平教育现代化小学验收,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已日臻完善,教师对数字化在教育中的运用都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枫桥中心小学今后将不断深化以数字化助推高雅学校建设。

上一篇: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实践谈 下一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新途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