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标签”导写

时间:2022-08-28 01:41:42

新材料作文“标签”导写

【文 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心理学家认为,给一个人“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

根据以上图文,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写作提示】

作文材料是“图画+文字”,图文均指向“贴标签”这一核心概念;“标签”本指标明品名、用途、价格等的纸片,亦指生活中人们被社会、集体、个人贴上的荣誉、地位、职称、学位、权势或指责、罪名等。

【精当立意】

1.“标签”往往会变成预言——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

2.追求奢侈品,只是为自己贴上“看起来很美”的标签;

3.发自内心的爱,不需要贴上“善良”“美好”之类的标签;

4.“史上最美”标签(如“史上最美女孩”)的泛滥,从一个侧面揭示出当今社会道德的失范,需要树立新的榜样;

5.“老师的得意门生”这一褒奖的标签,让“我”背负了巨大的压力(记叙文);

6.标签贴在当下,生命面向未来;

7.贴标签易,撕标签难,而撕掉一张让自己不快的标签,便是成功;

此外,还可写“标签与等级观念”“不要轻易给社会贴上‘冷漠’的标签”等。

【精品素材】

1.贴标签效应

当一个人被贴上标签时,他就会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被称为“标签效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兵力不足,美国政府决定组织监狱里的犯人上前线战斗。为此,美国政府特派了几个心理学专家对犯人进行战前训练和动员,并随他们一起到前线作战。训练期间,心理学专家们对他们并未进行过多的说教,只是特别强调犯人们每周给自己最亲的人写一封信。信的内容由心理学家统一拟定,叙述的是犯人在狱中的表现如何好、如何接受教育、改过自新等。专家们要求犯人们认真抄写后寄给自己最亲的人。3个月后犯人们开赴前线,专家们要犯人在给亲人的信中写自己如何服从指挥、如何勇敢等。结果,这批犯人在战场上的表现与正规军相比毫不逊色,他们在战斗中正如他们信中所说的那样服从指挥、勇敢战斗。

心理学认为,之所以会出现“标签效应”,主要是因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无论是“好”是“坏”,它对一个人“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都有强烈的影响。

2.不要为她贴标签

美丑、好坏、输赢、愚智与成败……都是标签,是我们为他人所下的注解。这恐怕是现代快节奏生活的产物。它畅行,是因为与人交往,省力。一旦把人按着标签归档,便可借用“归档”的感觉来相待。我们好像已经付不起时间与工夫来从头认识一个人了,于是一个个标签出笼:“输家”“找麻烦的”“扶不起的阿斗”“野心家”“没出息”“放荡”“骗子”“残疾”……

一件商品一经标价,它的价值,便只值所标之价。同样,一个人一旦被贴上标签,便也常被减缩成一个标签的意义。

我在科罗拉多泉开会时,认识一位俄亥俄州来的英文系教授,她年近中年,穿着吉卜赛式大印花衫裙,摇着两只大圆耳环,待人亲切,谈吐机智风趣。第一天认识,她便不断邀我同进同出。等两人混熟话多之后,我对她前夫长前夫短的感到困惑,怎么一会儿前夫比她大,一会儿前夫又比她小,一会儿前夫很有钱,一会儿前夫又很穷?问后我倒抽一口气,原来她有3个前夫,现任丈夫是第四任!

虽知现代美式婚姻离合普遍,但结4次婚,仍然让人难以接受。我开始沉思,应如何应对,转头,我诚恳地望着她问:“有句流行歌词‘在所有错误的地方找爱’,听来很像你的写照。告诉我,是什么让你由一个男人漂泊到另一个男人身边?”

她两眼一下睁大,不置可否地望着我,说:“我以为你会说我对爱太随便,谁会喜欢被人视为随便?没错,我只是个需要爱的人,没错,我也老是在错误的地方找爱,但我没想到你会了解!”

她不知道的是,我在心中推拿揉捏了好半天,终于抓到了“爱”,我不是用一个标签来封死她,而是先去了解她的生活方式与需要,看看是什么造就今天的她,然后再设身处地尝试接纳她。

不贴标签,不是偷懒,而是对一个人的基本尊重。

3.标签的影响

一头狮子醒来,发现尾巴上被挂了个“驴”的标签。它想,它得合法地摘下这标签才行。它愤怒地质问胡狼:“我是不是狮子?”胡狼说:“依照标签,你是一头驴!”它又向袋鼠征询答案。“你的外表,无疑有狮子的特征,”袋鼠说,“可你到底是不是狮子,我也说不清!”狮子又去问驴,驴说:“你倒不是驴,可也不再是狮子!”

于是,一天早晨,狮子洞里忽然传出了“呃啊”的驴叫声。

【佳作展示】

撕下那张标签

太仓高级中学 凌诗佳

爸爸打破了所有人对他的看法。

4个月前,他毅然决然地递交辞呈,全然不顾所有人的劝阻,要自己开公司。

是的,所有人。

他年少时曾有过一段丰富的经历,但这并不值得骄傲,因为他的自负,因为他的粗枝大叶,曾经的努力统统以失败告终。那时分明已有了我,而他还像个“浪子”,四处游荡,不务正业。后来在爷爷的呵斥声中,他终于找了份正经工作,暂时安定下来。

然而他终究定不下心来,又要折腾了。他豪情万丈地向我们解说他的伟大设想,我却不屑于。是的,我并不敬畏他,在我心中他还是个“半大孩子”,还不懂得责任、家庭的真正涵义,还担不起父亲这个沉重的担子。其他人,大抵也是这么想的。

他毕竟断了自己的后路,只能由他去闹腾了。他和至交好友合作,又吸引了一些投资,开始了公司的运作。一个星期后,他说收到了第一份订单,去苏北出差了。听妈妈说起这个消息时,我“咦”了一下,却没有多问。生活中少了爸爸,学照上,日子照过,也没多大改变。

一个周末的夜里,突然惊醒,听到隔壁隐隐有电视声传来。我心中好笑,想必又是妈妈径自睡去忘了关电视机,于是穿衣起身想帮她关掉。推开妈妈的卧室门,却赫然发现“失踪”已久的爸爸靠在床头。爸爸也愣了,正调着遥控器的手悬在半空,空气一瞬间凝滞了。

我轻声问爸爸怎么回来了。

“回来看看你们,明天早上就要走。现在两点了,你快去睡吧。”

我答应一声,便回房睡了。

第二天醒来,爸爸已没了踪影,只是我脱在椅子上的外套,此时正盖在我的被子上。我问妈妈,爸爸怎么半夜还在看电视。妈妈叹了口气,摸摸我的头柔声告诉我,在我住校期间,爸爸回来过两次,问了问我的情况后,便整晚地看电视,第二天一早就回苏北了。

我问为什么。

“他心里惦记着苏北的公司,睡不着,这几个月折腾下来,鬓发都有点儿白了……”

我顿时愣住了,久久说不出话来。

后来,爸爸真的做成了第一张单子。

后来,爸爸的事业上了轨道。

再后来,他凭自己的努力,撕掉了所有人贴在他身上的“不负责任的半大孩子”的标签。

【点 评】

本文构思新巧,“标签”由“贴”到“撕”,让我们看到了一位父亲的成长史,并从中得到有益的启迪。文章选材生活化,叙述与描写结合,详与略的处理基本得当;尤其是“整晚地看电视”这一细节(既指向对事业的牵挂,又指向对家庭的责任心),意蕴丰富,具有很强的典型性。此外,语言表达简洁流畅。

上一篇:工科实验班创新人才培养 下一篇:冬青属植物园林应用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