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教研工作的几点感悟

时间:2022-08-28 12:23:50

做好教研工作的几点感悟

【关键词】 教研;转变;主观能动性;方式;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23―0045―01

教研活动,顾名思义,就是搞好教学研究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活动形式。长期坚持搞教研活动,有利于及时地传递新的教学信息,推广教学经验,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化,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那些形式新,效益高的教研活动,更是我们所迫切需要的。

一、教研工作需要实现三个转变

1. 改变“口头重视,实际忽视”的状况。在一些学校,领导口头上说:“要把教研工作摆到十分重要的地位”,“充分发挥教育研究的积极作用”,“教育要改革,教研要先行”等等,但实际上不能给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一些学校只顾追求升学率,而把教研活动放到了次要的位置。

要想真正把教研工作搞上去,领导必须明确教研与教改、教学的关系,带头参与,自觉遵守、依靠教研提高自己的决策水平和管理水平,彻底改变“口头重视,实际忽视”的现状。

2. 改变教研是教研员和教研组长等少数人的事的状况。确立教师全面参与教研工作的观念,走出“教学研究是少数人的事,一般教师高不可攀”的认知误区。教师中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开发教师潜能的重要途径是支持、鼓励和组织广大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工作,通过对他们进行理论培训、业务指导等方法把教师扶上马,多送几程后再放手,引导他们在教学实践中勇于开拓,不断创新,超越自我。

3. 改变“教好课,就可以了,没必要搞教研活动”的状况。教研活动是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究活动。它体现了集体智慧,是对个人研究的补充,因此它有助于我们个人素质的提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上好课。

二、教研工作需要落实四个措施

第一,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是前提。每学期教学工作结束时,教研组长布置任务,让老师们每人根据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还有教学中的灵感、闪光点,提出教研的主题,这样既切合实际,又能发挥老师们的积极性、主动性,让教研工作接地气,实实在在地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老师们自己定的教研主题,自己就要认真准备,明确自己教研的目标、任务、过程,以及要达到的预期效果,真正让老师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教研工作中。

第二,请进来、走出去,是最好的教研方式。作为教研组长,要和校长积极沟通,多搭建平台,多为老师们提供外出学习成长的机会。老师们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都是关起门来自己搞,缺少监督和比较,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自己也很难发现工作中的失误和不足。教育教学工作看似每天面对着一样的学生,重复着一样的工作,其实不然,,“你每次走进同一条河流,看到的和感受到都是不一样的水”,我一直认为教育教学工作也是这样的。每天都是新的开始,虽然面对的还是那些学生,但昨天已经过去,你今天所面对的孩子们是永远回不到昨天去的。老师们每天所教的内容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每天的教育教学工作都是全新的,需要教师去创新、创造。很多老师们觉得每天的工作重复、枯燥、乏味,我觉得教育教学工作每天都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每天都充满挑战。请进来、走出去,刚开始老师们也许会有一定的抵触情绪,这时候我觉得应该引导老师去做,让他们从不情愿、不乐意、怕丢人,逐渐发展到积极、主动、自觉。人是有惰性的,通过引导老师们搞教研,让他们逐渐从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中尝到甜头,感受到积极教研的乐趣,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有重新的思考和认识。

第三,观摩精品课,这是教师成长的捷径。牛顿曾说过“如果说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观看名师的精品课,能让老师们从中获得教育教学的灵感,启发老师们改进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思路、教学方法,使老师们快速学习和掌握一类课型的教学方法。教师的工作需要不断地去学习,不断地去探索,不断地去钻研,特别是教师不能仅凭经验吃饭,要有创新、创造的思想和意识。教研工作要重视向名师学习,站在他们的肩膀上,我们会看得更远、想得更远、行得更远、走得更稳。

第四,教研工作要调动老师们的积极性。为了更好地调动老师们的积极性,给积极参加教研活动的老师在年度考核中适当加分,让老师们参加教研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主观上乐于参加教研活动。对在教研活动中表现积极的教师要予以表彰奖励,我认为最好的奖品就是书籍,给表现积极的教师奖励两本好书,让他们从书籍中汲取营养,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起到带头示范的榜样作用,从而带动整个教研组的老师们积极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形成合力、凝聚力、向心力,把教研工作推上新的台阶,让教研工作取得真正地实效。

上一篇:高等院校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的开发 下一篇:引导学生有效提问 提高语文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