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众媒介参与中的媒介素养

时间:2022-08-28 12:03:50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003-2738(2012)02-0293-01

摘要:2011年3月,日本地震灾害事件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而地震导致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使得谣言四起,人们把碘盐同碘片混为一谈,认为碘盐可以有效地预防核辐射。基于这种态度,我国一些地方爆发了大规模的“抢盐事件”。媒介素养对公众的媒介参与起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此次“抢盐事件”体现出公众媒介素养所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媒介素养;“第二媒介时代”;“集合行为”;从众心理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受大地震影响,12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爆炸后释放大量核辐射,其后2号、3号、4号机组均发生泄漏情况,形成重大二次灾害。

核辐射对人体危害极大,核泄漏事件立即成为社会热议。虽然多家重量级媒体核泄漏对我国影响不大的消息,但流言仍四起:“我国海域受核物质污染,今后生产的海盐不安全、不能吃”、“含碘物品可以预防核辐射”……正是种种似是而非的流言,借助互联网、手机短信不胫而走,迅即点燃了公众的恐慌情绪,“碘盐防辐射”的消息也传遍街头巷尾,煽动众多民众抢购食盐,致使多地食盐脱销。最终,“抢盐事件”轰轰烈烈地席卷中国大地。上至城市,下至农村,不仅食盐被抢购一空,连酱油、腌菜也身价陡增,变得“奇货可居”。

媒介素养作为公众媒介参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公众的媒介参与活动有着重要影响,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媒介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公众媒介参与是否有效。此次“抢盐事件”的爆发和公众的媒介素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一、媒介素养的相关概念

“媒介素养”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由英国的利维斯和汤姆森在《文化与环境》一书中首先提出。“媒介素养”就是公众面对各种媒介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辩的反应能力,正确地、批判性地使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的能力。

公众的媒介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2.学习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3.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4.了解如何使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媒介素养不仅包括接受媒介产品的能力,而且包括用独立批判的眼光看待传播媒介的内容和建设性地利用媒介的能力;媒介素养不仅是媒介使用的需要,还是现代社会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者指出“媒介素养就是人们正确地判断和估计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作用,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素养”。

二、公众媒介参与所处的环境

1.“第二媒介时代”的包围。

中国正处于“第二媒介时代”,这一时代的重要特征就是普通个人成为新闻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并在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扮演重要角色,自由发表对新闻内容的理解。例如“抢盐事件”,由社会个体通过口口相传或网络进行传播,原本对“盐慌”不屑一顾的人,经过人际和网络的反复灌输后,最终也加入了抢盐队伍,甚至成为了“盐慌”的二次传播者。

“第二媒介时代”导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媒体个人化对新闻把关的降低。因为信息的高速发展、网络等通讯工具普及,使得新闻信息把关的不严,新闻的真实性备受考验。“盐慌”等信息通过互联网和手机短信大规模、大范围地传播,加之公众对新闻信息缺乏正确的判断,从而致使事件蔓延。

2.媒体信息的限制。

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在经营和管理上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导致部分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被垄断,造成受众用于判断的基础信息匮乏。加之长期以来媒体稍带呆板的、强制色彩的教化模式,使得受众对传媒传递的信息丧失了基本的警觉性。受众是很好的接受者,却不是很好的分析者、判断者和批判者。在一些实为信息传播失实的情况下,受众缺乏必要的媒介素养,对媒体传递的信息不加思辨,还没搞清楚真实状况便过度恐慌,直至蔓延引起扩散性恐慌,最终导致大规模爆发。

三、公众媒介素养的提高

1.媒介素养中的“集合行为”。

在媒介参与中,公众要清楚地认识到自身作为一个群体在传播过程中会对信息造成负面影响――群体传播的“集合行为”。这种“集合行为”往往以流言形式出现,而流言正是此次“抢盐事件”的一大诱因。

流言产生于群体传播。群体传播是指群体与成员、成员与成员间的传播互动机制,即是“将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实现的过程”。参与群体的成员在群体意识中形成了相互的认同的归属意识,这种群体意识一旦形成,就会对群体传播产生重要影响。群体传播的极端形式是“集合行为”,这是无组织性的群体行为,多以群集、恐慌、流言、骚动的形式出现。而结构性压力、触发性事件以及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这三个条件是非常态的集合性社会事件得以发生的必要条件。而核泄漏这一触发性事件、媒体报道的失衡、网络通讯等传播媒介的活跃化,给流言以可趁之机,最终导致“抢盐事件”。

2.媒介素养中的“从众心理”。

“从众”是由群体的真实或臆想的压力所引起的个人态度的变化。一则是信息压力,公众认为多数人提供的“盐慌”信息,其正确性要大于少数反对的人,所以公众对多数意见会持较信任的态度;二则是趋同心理,公众的行为总是和群体保持一致,面对多数人的抢盐行为,公众也采取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从而抢盐事态进一步加剧。

3.信息激增影响媒介素养。

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形态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人们越来越多的依赖大众传媒来获取信息和知识,但随着传播的信息剧增,也催生出许多问题。一方面,公众可能疲于接受传媒所传播的海量信息,成为信息的奴隶,惰化了对信息的思辩和梳理的能力,长期形成麻木盲从的心态,常常被传媒牵着鼻子走;另一方面,一些不规范、缺乏自律的媒体传递的信息中可能包含过多负面消极的东西,极大地影响公众的身心健康,甚至造成社会恐慌现象。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为了杜绝这种“病毒式”的污染信息而遏止传媒的发展,或者阻止人们的传媒接触行为。既然外力的解决措施无法奏效,那么我们可以换一种思维,从训练内在素质来弱化负面消极信息的影响――那就是培养和提升受众的媒介素养。

“谣言止于智者”。作为公众的我们应该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避开“沉默的螺旋”,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待突发性事件以及正确理解和分析扑面而来的媒介信息,敢于对信息提出质疑,提出批判意见,切勿盲目从众;受众应当认识到媒介所构建出的拟态环境,知道媒介信息是建构出来的“真实”,其内容不完全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再现,而是经过刻意筛选的;受众应学会理性地辨别信息的真伪,不盲目相信媒介所报道的信息,运用自己的理性思考,对各类信息发表自己的见解;受众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奠定深厚的理论功底,认知谣言等负面消息的危害性,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力。

非典时期“疯抢板蓝根、白醋”和日本地震“抢盐事件”等恐慌事件,我们能够看到公众媒介素养不高,对谣言等负面信息辨别能力不强的危害。如果公众能够及时认识到在公共参与中存在的缺陷,完善自我提高媒介素养,恐慌将望而却步,一个良好的媒介环境将会构建在公众面前。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黄娟.英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与启示[J].新闻爱好者,2011(20).

[3]百度百科:媒介素养.baike.省略/view/360750.htm.

上一篇:责任是实现新闻媒体公信力的根本 下一篇:宫崎骏动画电影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