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眼中的大是与大非是什么

时间:2022-05-09 05:34:03

调查说明

调查时间:2012年4月24日至4月29日,共6天

调查样本:5863人,其中随机问卷866人,网友4997人

调查方式:在搜狐网、人民论坛网等多家网站推出调查问卷;联合人民论坛调研基地随机发放书面问卷(发出10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866份)

数据处理:网友占权重70%;随机问卷调查占权重30%

调查结果

78.4%的受调查者认为有必要厘清大是大非问题

受调查者理解的“大是大非”首选为“事关人民根本利益的问题”

当前最受公众认可的三项“大是”:“破解民生问题”、“确保国家稳定”和“推进改革创新”

“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头脑清醒”和“站稳立场”是明辨大是大非的“三大法宝”

八成以上受调查者关注大是大非问题

关于“大是大非”问题,老百姓究竟关注程度几何?调查结果显示,表示关注的受调查者合计占比86.5%,其中58.6%的受调查者选择了“非常关注”;22.4%选择“比较关注”;5.5%选择“一般关注”。另外,选择“不太关注”和“不关注”的分别仅为6.3%和7.2%。

为什么大是大非问题如此引人关注?梳理归纳受调查者意见,大致有以下两类原因:

一是大是大非问题关乎国家民族前途命运,与每个人的发展与未来息息相关,会对大多数人的生活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不少受调查者表示,关注大是大非问题就是关注我们国家发展和个人未来。

二是在今秋党的十即将召开之际,各种思想和观点粉墨登场,希望对党的决策有所影响。在此敏感时期,主流媒体纷纷呼吁公众避免杂音噪音所扰,不为传闻谣言所惑,坚定立场,明辨大是大非,引起了公众对“大是大非”的广泛关注和深入讨论。这种情势引发公众更多地关注大是大非,以便对现实社会和未来改革动向作出更加理性的认识和判断。

过半受调查者“不太了解”当前的“大是大非”

既然公众对大是大非问题如此关注,那么,公众对于是非问题的认识又是怎样的呢?在被问及“对当前的‘大是大非’,您是否了解”时,过半受调查者“不太了解”当前的“大是大非”。其中,34.9%的受调查者选择“不太了解”;选择“不了解”的为22.3%。此外,17.8%的受调查者选择“非常了解”;10.5%的受调查者选择“了解”;14.5%选择“一般”。

虽然绝大多数公众对大是大非问题表示出了极大关注,但过半受调查者表示对当前的“大是大非”不够了解,说明辨析大是大非并非易事。在人民论坛记者调查采访当中,当问到“什么是大是大非”时,部分公众一头雾水,部分干部语焉不详,部分学者见解各异。有受调查者向记者表示了对大是大非问题的困惑,每每听到有人说要坚定立场,明辨大是大非,总是觉得似懂非懂,对坚持怎样的大是大非不甚明了。对此,专家表示,要明辨大是大非,需要较强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辨别力,对于普通百姓而言,的确不易。

78.4%的受调查者认为有必要厘清大是大非问题

在当前时期,公众又如何看待厘清大是大非问题的必要程度?52.8%的受调查者选择了“非常必要”;25.6%选择“必要”;对厘清大是大非问题的必要性持肯定态度的受调查者合计占比78.4%;另有15.5%选择“一般”;2.3%选择“不太必要”,3.8%选择“不必要”。

一些党政干部在受访时谈道,对于那些关乎根本性、原则性问题的大是大非,厘清哪些“是”应该旗帜鲜明地坚持,哪些“非”应该立场坚定地反对,抱有怎样的理想信仰、秉持怎样的根本宗旨、选择怎样的方向道路是关于领导干部立身之本的根本问题,不能马虎,也不能含糊其辞。

受调查者理解的“大是大非”首选为“事关人民根本利益的问题”

究竟什么是“大是大非”,它有哪些基本的特征或内容?公众对大是大非是如何理解的?调查结果显示,得票率最高的选项是“事关人民根本利益的问题”,占比44.8%;得票率排名第二的是“事关国家民族命运的问题”,占比30.3%;“事关国家和政党的基本方向、基本准则和基本道路的问题”得票率排第三,为20.8%。

在调查过程中,人民论坛记者发现,对于何为大是大非这一问题的解读,由不同角度出发,不同专家学者所得结论与看法不甚相同。有专家将其归纳为哲学认识论的典型命题;还有专家深刻指出“大是大非”问题既是绝对真理,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着、与时俱进的。然而,即便各位专家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看法不尽相同,但对其本质理解却趋于一致:无论怎样的大是大非,其必定是关乎全局设计根本的、是对大多数人有影响的、事关国家民族命运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

为什么在公众看来,“事关人民根本利益的问题”排位第一呢?一些受访公众坦言,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事关人民切身利益的“大是”是更加切实的问题。虽然国家民族的命运是我们的民族自尊感自豪感的重要支柱,国家和政党的基本方向和道路决定我们的未来发展,但对于普通公众而言,实实在在的切身利益显然更加实际。

当前最受公众认可的三项“大是”:“破解民生问题”、“确保国家稳定”和“推进改革创新”

当前的“大是”是什么?最受公众认可的三项“大是”分别为“破解民生问题”、“确保国家稳定”和“推进改革创新”,占比分别为77.6%、44.9%和35.7%。

超过七成的公众选择了“破解民生问题”是当前最大的“大是”,这说明当前民生问题正逐步凸显,人民群众高度关注。许多受访专家学者认为,更多地关注公平、重视民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关注民生、破解民生难题已成了国家发展战略、各类研讨会、各领域专家以及公众生活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话题。只有不断破解民生难题,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党的执政地位才能稳如泰山。

在人民论坛记者的采访中,我们感受到,公众越来越深切地认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维护国家和社会稳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成就斐然,社会生活各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民主法治建设取得了瞩目的进步等等,所有的一切都和国家稳定分不开。 当前,我们既面临着社会加快发展的机遇和条件,同时又面临各种考验与挑战。在这样的历史机遇期,团结一致,保持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关乎国之根本、民之生计,确是最重要的“大是”。

公众认可度第三的“大是”是“推进改革创新”。《人民论坛》2012年3月下旬推出的“公众最期待哪些改革”调查结果显示,75.1%的受调查者选择“非常关注改革”,且在人民论坛记者的采访中,绝大多数受访者都对社会不公表示了深切的忧虑,认为其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除此以外,网友普遍认为当前改革难了、慢了;而不少专家则指出,改革已进入深水区。由此可见,“推进改革创新”的确是当前“大是”之一。

受调查者面临个人“小是”和国家“大是”的抉择时,出现了明显的心理分歧

当自己的“小是”与国家的“大是”产生冲突时,您会怎么选择?38.1%的受调查者选择“舍小我为大我,弃小局顾大局”,位列第一;34.2%选择“说不清楚”;另有27.7%选择“管他是是非非,坚持以‘我’为主”。以上调查数据说明,面临个人“小是”和国家“大是”的抉择时,受调查者出现了明显的心理分歧。略高于1/3比例的受调查者推崇以“小我”成就“大我”的做法;略低于1/3比例的受调查者坚持以“我”为主;而其余1/3左右的受调查者表示“说不清楚”,陷入“小是”与“大是”的选择矛盾之中。一些受访者直言道,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期,社会发展日趋多元化,广大公众在价值观和经济利益追求上的分离逐渐形成,矛盾和冲突也趋于复杂化。平心而论,面对现实,当个人“小是”与国家“大是”产生冲突时,究竟该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和看待,这确实是个令人困惑的问题。

明辨大是大非,最需要警惕的思潮是“个人主观主义”、“新自由主义”和“普世价值论”

当前明辨大是大非,需要警惕哪些思潮的误导?排名前三的分别为“唯我独尊,个人主观主义”(占比53.3%)、“新自由主义”思潮(占比32.6%)和“普世价值”思潮(占比29.6%)。当下国内外意识形态领域日趋复杂化,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各种思潮争相竞逐,关于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讨论争议不断升温。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这些被公众评价为最需要警惕的、容易产生误导的思潮,皆发源于西方社会。这些思潮往往在话语体系上极具诱惑力。无独有偶,在本刊2012年1月份所推出的“您认为2011年最值得关注的思潮有哪些”调查中,普世价值论、新自由主义思潮也排在前两位。(《当今十大思潮》内容详见人民论坛2012年1月下期。)“普世价值”论从抽象的人性出发,主张民主、自由、平等是对所有人普遍适用的价值,西方某些国家将其等同为价值观输出,甚至有意垄断这些价值的解释权,搞“话语霸权主义”,引发与其他文明相遇时的价值冲突。而“新自由主义”思潮,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开始广泛流行,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和欧美债务危机的爆发与蔓延,使新自由主义思潮受到重创,陷入尴尬困境。有受访专家感慨道,中国的发展道路应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盲目地模仿和借鉴只能成为阻滞改革进程的桎梏。

“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头脑清醒”和“站稳立场”是明辨大是大非的“三大法宝”;明辨大是大非最忌讳“头脑不清”、“左右摇摆”、“信谣传谣”

大是大非面前,最忌讳什么?投票结果中位列前三项的分别为“头脑不清”、“左右摇摆”、“信谣传谣”,占比分别为60.2%、32.4%和19.7%。 “头脑不清”选项以较高得票率位居榜首,反映出受调查者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个人主观意愿在面临大是大非问题时所起到的主导作用。

明辨大是大非,最重要的是什么?得票率最高的三项分别为“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头脑清醒”和“站稳立场”,得票比例分别为62.1%、56.5%和31.5%。

以上两组数据相互呼应,受调查者的投票结果间接体现了对于辨析大是大非的根本方法――“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头脑清醒”和“站稳立场”是明辨大是大非的“三大法宝”。是与非的问题,对大是大非的分辨和判断,说到底,关乎如何认识党的宗旨、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人民的利益。站稳立场,头脑清醒,方能在意识形态领域日趋复杂化的情势下不被哗众取宠的“歪理邪说”所迷惑,不被极具诱导性的似是而非的错误思潮而左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方能真正体现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的伟大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全社会的发展活力充分释放。

(执笔:人民论坛记者肖楠)

责编/杜凤娇 美编/李祥峰

上一篇:都是县长安排的 下一篇:政治型媒体如何与公众“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