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出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文体特点

时间:2022-08-28 11:29:58

如何突出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文体特点

摘 要: 童话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文体。在小学语文的童话教学中,要突出其文体特点,对学生实施教育。创设童话情境,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减少道德训诫,可以更加突出童话的审美功能。在进行童话教学时,可以通过故事表演和续编童话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童话故事的理解,培养其创造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童话 文体特点

童话作品中生动形象、充满个性色彩的人物,离奇古怪的情节,曲折感染的内容深受小学生的喜爱。这些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作品可以吸引他们的学习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1]。恰当运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童话教学,可以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他们想象力的发展,为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寻找一条有效的途径。

一、创设童话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小学生的思维特征具有具体性和形象性的特点,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童话教学的时候,首先创设出能够吸引小学生的具体情境,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创设童话情境时,一方面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另一方面要考虑到课文内容,做到所创设的情境成为小学生已有的水平和要达到的水平之间的联结。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童话所表达的内容,掌握文本中的语言文字信息,拓展他们的想象空间。好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对于活跃班级气氛,加强课堂中的互动交流都具有积极影响。比如在《井底之蛙》一文的教学中,青蛙和小鸟的一段对话,让青蛙认识到了自己见识之少,明白了世界还有很多奇妙的事情。同时让学生对自己的很多想法进行反思,让他们思考自己的一些言行是否有不当之处,并且对这个世界产生进一步的认识。

在创设具体的童话情境时,要注意情境内容的创设具有鼓励学生创造的特点,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比如教学《小猫种鱼》一文时,对故事的结尾进行假设:小猫会对自己的行为做出那些方面的反思?小猫希望能像种玉米一样得到更多的小鱼的想法是否可行?小鱼怎样可以变成更多的小鱼?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可以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可以引导学生对自然界中的事物的规律进行探讨。其实小猫的想法并没有错误,它只是没有搞明白动物的繁殖方式和植物的繁殖方式的不同。

二、减少道德训诫,突出童话审美功能

童话作为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之一,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利用儿童对童话的兴趣进行教学,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蕴含在对童话故事的审美过程之中。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童话教学,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童话的学习发展其语言能力,促进其想象力的发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过多地对学生进行道德灌输,总希望学生通过童话学习,从理性的方面理解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正确的、我们应该怎样做才是正确的。整节课都以学习课文生字词,朗诵课文、理解课文中心意思为主要教学任务,枯燥乏味的教学影响了学生学习童话的兴趣,破坏了童话中的美感成分,同时影响了童话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效果。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以感性为主,因此我们在小学阶段进行童话题材课文的教学时,应该按照小学生的思维特点,让他们多对课文内容进行感知,引导他们从多个角度对童话进行理解。当学生在对童话有了全面感知之后,自然就会受到故事内容的熏陶,受到思想教育。

三、通过故事表演,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小学生爱玩爱动,他们喜欢用身体和语言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童话故事的理解。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在学生学过一篇童话故事之后,让其进行故事表演。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可以允许学生对童话故事中的语言、内容进行创造性的改编[2]。小学生都喜欢扮演童话中的角色,他们在童话角色的扮演过程当中,自然而然地就会主动地寻求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角色心理状态的把握。比如在《小柳树和小枣树》一文中,扮演小柳树的同学说话的语气要非常傲慢,扮演小枣树的同学说话的语气要显得谦逊,而当小枣树结枣子的时候,小柳树说话时要表现出不好意思的神态。语文教材中的许多童话题材的文章,比如《小蝌蚪找妈妈》、《小鸟和牵牛花》、《狮子和蚊子》等,都可以进行角色扮演的表演。学生把课文中的文字内容转化为动作表演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创造。

四、进行写作拓展,放飞学生想象翅膀

当学生学习完一篇童话故事之后,都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一种刨根问底的冲动,希望能够知道故事的进一步发展将是什么样子。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他们开展写作活动,放飞他们想象的翅膀[3]。比如在《七色花》一文的教学之后,引导学生想象,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那么我会用这些花瓣做些什么事情?并说出自己的理由,让学生也为自己创设一个具体的童话情境,进行想象。又如《坐井观天》一文中的小青蛙一旦跳出水井,它会做些什么事情?都会遇到那些问题?它的思想会发生哪些变化?请同学们想一想,并进行故事的续编。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自由发挥,乘坐童话的小船,驶向更为广阔的想象天地。

童话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中的一种重要体裁,能够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增加学生的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能够按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教学,重点挖掘童话教学中的审美价值,就可以促使小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志祥.浅析童话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教研),2010(12).

[2]王东凯.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困境与对策[J].林区教学,2011(09).

[3]李萍.童话与小学语文教学[J].魅力中国,2010(13).

上一篇:让作文课炫起来 下一篇:让学生自主学习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