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时间:2022-08-28 10:02:12

如何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幼儿园是孩子幼儿时期生活和学习的第二课堂,是孩子开始集体生活的第一步。当幼儿从熟悉的父母身边来到陌生的老师身边,就会产生恐惧心理,出现了我们所说的分离焦虑情绪。作为家长,要正确认识幼儿的分离焦虑反应。首先,家长要减缓自身的焦虑情绪;其次,不要怕孩子哭;第三,引导幼儿和老师交往;第四,节假日生活要规律。相信孩子们会慢慢地适应并喜欢上幼儿园的。

幼儿 分离焦虑 情绪 减缓

幼儿园是孩子幼儿时期生活和学习的第二课堂,是孩子开始集体生活的第一步。每个孩子从小的生活环境不同,使得他们在生活习惯、活动方式和同伴交往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当幼儿从熟悉的父母身边来到陌生的老师身边,从家中的“小皇帝”来到众多的小朋友中间,从一切依赖父母到自己独立思考处理一些事情,从熟悉的家庭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会产生恐惧心理,这是本能的反应。有的幼儿哭闹着不让爸妈离开;有的幼儿前几天高高兴兴地去上幼儿园,但是后来却哭闹着怎么也不肯再去了;有的不吃不喝,不睡觉;有的一脚踏进幼儿园大门就大哭大闹;有的在教室里拽着家长的衣角不肯松手;有的则从早到晚持续哭喊着问老师:“我找妈妈,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孩子满脸的眼泪让爸妈于心不忍,有的幼儿虽然在爸妈的哄骗下到了幼儿园,但他们却出现了闷闷不乐,白天食欲不振,晚上噩梦连连,甚至一入园就生病等现象,出现了我们所说的分离焦虑情绪。

一、正确认识幼儿的分离焦虑反应

新入园的幼儿由于生活中心从家庭转到幼儿园,进入陌生环境,接触陌生的人,并且还要逐渐学会独立照顾自己,出现对集体生活感到不适应,出现哭闹、逃跑、不吃饭、不睡午觉等现象,这些现象对新入园的幼儿来说非常正常,作为家长和教师对此要有正确的认识。

分离焦虑――主要是指幼儿和抚养者之间分离时所表现出的一种不安情绪和行为,每个孩子都会有,只是轻重程度不同。有的孩子反应较轻,入园几天就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有的孩子可能要经过2~3周,个别的可能持续更长的时间才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但如果引导不好或过分严重的话,则会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理产生较大的影响。分离焦虑对孩子心理上的影响更应该引起重视。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早期的分离焦虑如果比较严重的话,会降低孩子智力活动的效果,甚至会影响其将来的创造力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因此,在早期减少孩子的分离焦虑,对他能力的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分离焦虑只是一种表现,它说明了幼儿三岁前教育培养中的某些失误。因此说,关注分离焦虑,实际上是关注素质教育。

二、家长该如何减缓幼儿的焦虑情绪

首先,家长要减缓自身的焦虑情绪。孩子和父母分开,孩子和父母同样都要经受分别的阵痛:那些抽泣、尖叫以及孩子求父母留下来时的绝望,都足以把爸爸妈妈的心撕成一块块的碎片。然而,我们必须清楚,孩子希望父母留在身边是非常自然而且正常的,但让孩子学会独立,却是他人生情感成长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父母是不可能阻止孩子长大,不可能不让孩子独立面对生活的。身为家长,要调整好心态,不要在幼儿面前流露出不安的焦急心理,以免加重幼儿的心理负担,而应从正面引导,给幼儿以积极的暗示。当幼儿对爸妈产生依恋和依赖不想去幼儿园的时候,很多爸妈往往心软、动摇。须知,孩子虽小,对爸妈的情感、心态却是十分敏感的,当幼儿察觉到爸妈的动摇心态时,会强化他不愿上幼儿园的想法。所以爸妈应把握好心态,保持愉悦的情绪状态,送幼儿进幼儿园,并对幼儿的点滴进步予以及时鼓励,例如,“今天你只是到幼儿园门口时才哭了一次,真棒”、“你是笑着和妈妈说再见的,好乖”等。

其次,不要怕孩子哭。一定程度上孩子的哭是表面现象,是哭给家长看的,送完孩子后要赶紧走,其实家长走后,大部分孩子就没事了,因老师会有许多方法平息孩子的情绪。

第三,引导幼儿和老师交往。由于是很多幼儿围绕几个带班的老师,有的时候,如果幼儿不能够阐述自己的需求,可能会被老师忽视。所以家长在入园时一定要告诉孩子,有什么问题要跟老师说,主动接近老师,老师就像妈妈一样,如果想喝水了,就要说:“老师,我想喝水”。并且还要告诉孩子,到幼儿园不能任性,小朋友间要相互谦让、合作,有玩具要和小朋友一起玩,与小朋友之间有了矛盾,要找老师,不能打架等等。做为家长,千万不能给孩子说,“幼儿园有人打你,你就不能打他呀”,“如果再让我知道,你被谁打了、欺负了,回来我先揍你一顿。”这样只能让孩子学得更霸道,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千万不要说“不听话就把你送幼儿园,把你全托”等“灰色”语言,这样会让孩子感到幼儿园是个可怕的地方,那样孩子就更不愿意去了。孩子刚上幼儿园,心理上一时可能接受不了,接孩子时尽可能早一点,接完孩子后对他抱一抱,亲一亲,肌肤之亲会给孩子一种安慰,让他感到不是妈妈不要他了,妈妈还是很喜欢他的。

第四,节假日生活要规律。一过礼拜天节假日,家长就认为孩子在幼儿园待了一周,肯定受了不少委屈,于是想方设法带孩子出去玩,给孩子买好吃的好玩的。一到周一,就有孩子闹病,大多是因为礼拜天家长带着孩子出去玩、走亲访友等饮食不节造成的。孩子回到家里,想吃什么吃什么,想玩什么玩什么,想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睡觉,刚刚开始的幼儿园有规律的生活全被打乱了。孩子礼拜天在家里的生活最好与幼儿园的生活同步,不要让孩子暴饮暴食,要继续午睡。一开始可能不太好,要慢慢来,不要放弃。平时晚上把孩子接回家后,有些孩子感觉饿了,家长可以让他适当喝点稀的,如粥、奶等,但不要让孩子吃不易消化的东西,如肉等。孩子在家的生活要尽量有规律,如用餐时间、活动的时间、午休的时间、晚上睡觉时间等,尽量与幼儿园大体一致,让孩子慢慢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否则,孩子再到幼儿园,得重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使适应的过程加长。

新生入园分离焦虑是每一个幼儿都要经历的,也是幼儿从家庭生活到集体生活需要经过的适应期,度过了这一阶段,家长们会发现,孩子越来越活泼,越来越自信,慢慢地喜欢上幼儿园了。

上一篇:《电工基本技能实训》“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 下一篇:创建健身气功俱乐部的内部优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