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

时间:2022-08-28 07:42:42

地理教学中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

摘 要: 知识不是被动地、机械地堆积起来的,它要经历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由量变到质变的错综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只能在个人的独立思考中实现。如果学生没有积极主动参与的精神和自觉的独立探究,那么无论怎样高明的教师也无法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也就是说,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参与情况有着直接关联,文章介绍了在地理教学中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 地理教学 参与意识 培养方法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倡导“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从教学的层面讲就是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教学实践表明,知识不是被动地、机械地堆积起来的,它要经历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由量变到质变的错综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只能在个人独立思考中实现。如果学生没有积极主动参与的精神和自觉的独立探究,那么无论怎样高明的教师也无法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也就是说,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参与情况有着直接关联。地理教材在教学内容上安排了“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等小栏目,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

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参与意识,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从而增强教学效果,是地理课堂教学的趋势。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呢?作为一名农村初中地理教师,我针对农村学生的特点和自身的教学特点,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教师要对学生始终充满爱护之情。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一种活动,教师除了在知识信息方面具有传递作用外,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感情上的交流、传递和感染,而师生感情的建立则是通向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的桥梁。一般来说,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赞许。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充满爱护之情,注意用亲切的语调、期待的目光、及时的鼓励等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如教师极为亲切的眼神,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课堂参与意识,而极为阴沉的脸色,能会使大部分同学的思维受到抑制;对学生各种形式的表扬,特别是对学习困难学生的鼓励,能调动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学习信心;课后,教师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相互信任,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就会逐渐缩小,学生对教师就会产生亲近感,在课堂教学中主动参与。教学实践证明,教师热爱、尊重、信任学生,对学生始终充满爱护之情,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学生的参与意识将会被激发出来。

二、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地理课程改革必须转变‘学科本位’、‘知识中心’的教育观念。”因此,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角色,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多给学生以空间、时间和氛围,让学生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地交流、探究,从而不断增强参与意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课型采用不同的教法、学法:在新授课中注意指导学生自学,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鼓励学生参与探究,给学生创设独立自主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机会。同时,教师还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及时引导、点拨,给学生指出思维的正确方向和途径;复习课中鼓励学生参与知识梳理,精选例题、习题,与学生共同思考、发表见解。在课堂教学中不论学生做得怎样,都要抓住学生奇妙的思想火花,大加赞赏,及时肯定他们做法的正确性及合理性,这不仅是对学生的极大鼓励,而且能使他们体验成就感,从而增强其参与意识。

三、要想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必须培养学生稳固而持久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构成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课堂教学中推动学生探求知识的一种“激发剂”。兴趣也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为活跃的一个,是入门的向导,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而持久的学习动机,使学习成为一种自觉的活动而积极参与,否则,好奇心消失,就会把学习由乐事变为苦役。因此,教师要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一是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课本中的“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等,与社会的发展变化联系起来,使其呈现知识的价值。让学生觉得所学的知识有用,从而有兴趣去学。二是在课堂上教师要利用多种多样且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处于主动、活跃状态,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好知识;授课内容要安排得当,难易适中,重点突出,难点分散,使学生对教材易懂、易学,增强学好的自信心,强化求知欲望;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果所设的问题是学生求通而不能解、张口欲言而不能答时,教师再揭开其中的奥秘,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三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比如课外活动小组(气象观测、天象观测、环境监测等)、地理知识竞赛、参观访问、社会调查、野外观察等,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力量和成功的喜悦,以增强自信心,培养学习兴趣。

总之,要改进学习方式,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让学习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需要,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样才能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上一篇:有趣的课堂才有效 下一篇:我对初中历史教学中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