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标下的化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时间:2022-10-11 08:00:06

在新课标下的化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信息素养已成为化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根据《中学化学课程标准》要求,一线化学教师应把信息素养真正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使学生在信息社会中能获取信息、加工和处理信息、应用和开发信息,具有适应信息社会的心理结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批判思维能力。本文对高中生的化学信息素养的培养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新课标 化学教学 信息素养 培养方法

现代社会科技大发展的今天,获取信息、提炼、分析加工信息的能力是创新人才所必备的基本能力。《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化学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应将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纳入平常的教学中来,使学生能够具有较强的适应新信息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

一、充分利用课本中的“交流与讨论”“你知道吗”等栏目,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敏锐性。

在苏教版的教材中,有许多“交流与讨论”“你知道吗”等栏目,平时教师在教学中为了节约课堂时间,往往一带而过或直接给出结论,列出几点让学生记、背而不给学生自己去获取信息,分析理解领会信息而推出结论。这样使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而错过了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机会。而这些内容,只要老师做好引导,放手让学生去分析、解决,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如:苏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专题二第二单元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规则“交流与讨论”,可让学生阅读,教师做适当引导:1.化学平衡常数与哪些因素有关,2.平衡常数与方程式的关系。让学生概括从表中所获得的信息,并将信息加工、分析,得出结论。学生回答:1.化学平衡常数与温度有关与物质的浓度无关,吸热反应温度越高,K越小;2.表达式与方程式的书写方式有关。当方程式中计量系数成倍数关系时,K呈相应的幂,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K互为倒数。最后老师给予点评,通过这样的讨论,提高了学生获取信息、分析、推理的能力。只有这样不断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锻炼,才能真正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通过恰当的练习培养学生遴选、评价信息的能力。

通过典型例题和练习的分析,让学生在实际练习中不断提高提炼信息、分析加工信息的能力。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有关这方面能力的考查即信息的迁移题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多大,这类题目的特点是问题叙述呈原始形态,题目没有经过提炼,多种信息(包括干扰信息)并存,以生产、生活、科技、能源及科研中的实际问题、生产工艺流程为载体,这类题目往往阅读量大,内容新颖,涉及的知识或方法在课本中没有明确的落脚点,文字、图像、图表、数据较多,学生遇到这类题目很陌生。教师就要让学生阅读、分析,让他们自己去提炼所需的信息及分析加工信息,提高解决真实化学问题的能力。如2010年江苏高考化学试卷第19题:阿立哌唑(A)是一种新的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可由化合物B、C、D在有机溶剂中通过以下两条路线合成得到。

(2)由C、D生成化合物F的反应类型是?摇 ?摇?摇?摇?摇?摇。

(3)合成F时还可能生成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285的副产物G,G的结构简式为?摇?摇?摇?摇?摇?摇。

(4)H属于α-氨基酸,与B的水解产物互为同分异构体。H能与FeCl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且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2该题是一道基础有机合成题,它考查了学生利用题设信息解决有机合成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考查了学生阅读有机合成方案的能力,较高层次上考查了学生对信息接收和处理的敏锐程度和思维的整体性,对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加工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实际应用中应让学生不断去探索,以期进一步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

三、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典型的实验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实验是化学学科最重要的部分,化学实验也是培养学生化学素养的主阵地,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让学生去获取信息,表述信息和对已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不断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如苏教版《必修2》专题三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中关于乙酸性质的“活动与探究”通过实验可让学生分析实验原理,将醋酸滴入石蕊和碳酸钠溶液中的现象,通过现象表述实验获得的信息,得出实验结论:醋酸呈酸性且酸性强于碳酸。从而培养学生获取、观察表述信息的能力。同时对酯化反应装置的分析让学生能探究其隐含信息――导管不与饱和碳酸钠溶液接触的目的是为防止倒吸这一结论,进一步分析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可将问题再变式为:若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醇和乙酸,怎样除杂?教师也可在实验时帮助学生确定一些信息任务。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上去加工信息、评价信息,运用信息有效地解决问题,进而独创性地运用新信息去提出问题。

试题来源于生活中的化学,立意新颖、考查多角度。通过设置一种崭新情景或提供一段陌生信息进行考查,有利于那些富有创新,能够灵活运用知识的考生脱颖而出,虽说情景、信息是新的,可答案却在教材里。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要仅仅为解决一道又一道的题而将自己搞得口干舌燥、身心疲惫,我们更应该从题海中跳出来,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和思路,让学生去交流与讨论,使学生有较强的获知信息的能力,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在人类社会步入全新的信息时代,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无法抉择时,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教师的内在价值追求,使学生成为能利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具有信息素养的人。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让创造性思维之花绽放在化学课堂上 下一篇:新课程理念下高三化学教学设计的认识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