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

时间:2022-08-28 07:13:20

浅析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

摘 要: 文章从问题学习的教学策略实施和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两方面对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 问题学习 教学策略 实验教学模式

在高中阶段,物理是广大学生普遍认为比较难学的一门课程,即使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和教学,但是收到的结果并不是很理想。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如物理这门课程,本身就是一门最具规律性的学科,而且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非常高,因此,学生对物理的学习普遍感到困扰,不知道应该怎么学。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不合理也是学生学不好这门课程的重要原因之一。下面笔者从问题学习教学策略的实施和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两方面对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进行论述。

1.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策略

从本质上来说,问题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根本原因,而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过程。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就可将“问题”作为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起点,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学习,并且进行分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悟物理学习的科学方法,从而有效地培养其问题意识,并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形成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学习策略[1]。

首先,将课程内容问题化。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将现实中那些概括性、逻辑性和抽象性都比较强的物理课程内容有效转化为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对物理知识进行重新构建,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

其次,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在物理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新课标所要求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将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物理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现实生活中看到的种种现象进行有效联系,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然后让学生在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全新的物理知识,并使其他相关的物理基础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如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实际生活中或生产中的事件,以及生活中一些比较常见的现象,将其引入到物理课堂实践中。如可以向学生提问:“我们知道,在下雨时雨水落到伞面上以后,若是将伞旋转起来,伞面上的雨水总是沿着伞面的边缘位置的切线飞出,这是为什么呢?”通过这一问题的提出,引出“曲线运动中有关线速度的方向”这一物理知识的教学。由于这个现象在生活中很见到,因此学生通常都会比较感兴趣,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

2.探究式的实验教学模式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大多数物理知识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之上的,而实验也一直都是物理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教师要重视对物理实验的教学,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2]。在物理教学中的实验环节包括了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前者就是学生在教师实验方案的设计基础上进行相关的实验,而后者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实验的演示,并对其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进行讲解。然而,在学生在自主实验的时候,即使是对其中相关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有一定的掌握,但是若要对其进行有效运用,则大多学生都表示无能为力。因此,对于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教师要对其加以改进,转化为探究式的实验教学模式。

探究式实验教学指的就是学生在对所学的物理知识的应用基础上,借助于教师的有效指导,自主设计实验过程,通过做实验的方式,对相关的物理规律和知识进行探索,从而在获得全新知识的基础上,又对原有知识的应用加以巩固的一种学习方法。因此,在实际的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在实验前需要准备的相关知识进行正确引导,不断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从而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实验研究。而实验过程,教师可以在旁边进行相应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可让学生采取个人或小组的形式进行有效探究,同时教师进行点评。

这种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的确立,不仅能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相关物理知识,而且能充分培养学生探究式自主学习理念,最终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要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必须努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自主研究,让其真正成为物理课堂教学的主人。而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策略的实施,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巩固物理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的实施,同样可以在学生获得全新物理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从整体上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邓新云.高中物理基于问题的学习的教学策略[J].物理教师,2011,32(8):9-11.

[2]钟敏.对实现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探讨[J].教育科学,2012(12):35.

上一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 下一篇:新课改下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