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曲《阿兰胡埃斯》换口味

时间:2022-08-28 05:39:39

吉他曲《阿兰胡埃斯》换口味

现场播报

2007年12月16日晚,淅淅沥沥的冷雨伴着初冬的夜风,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大门前的灯光吹得有些恍恍惚惚,笔者和友人从“黄牛”手中买了两张退票(原价200元,50元成交),充满期待地走进了音乐厅,准备欣赏西班牙国家交响乐团的访沪音乐会。

吉他是一种很有特色的弹拨乐器,将古典吉他玩转到极致,西班牙人居功至伟。但是,吉他音量偏小、音色偏暗的特性,决定了它在与乐队对话时,面对强势的管弦乐器,很可能吃力不讨好。笔者手头有一张吉他大师罗梅洛与马里纳的圣马丁学院管弦乐团合作的《阿兰胡埃斯》协奏曲唱片,名家名团,效果却不十分理想。由西班牙吉他高手戈拉多与庞斯指挥的西班牙国家交响乐团合作的《阿兰胡埃斯》协奏曲,则配合得异常默契。戈拉多的演奏音色饱满、圆润、精致,乐队的协奏声音十分松弛,闪耀出南欧乐团特有的绚丽色彩。吉他主奏乐队配合处,它贴心地协奏,绝不抢风头;乐队演奏部分,则全力以赴,光彩焕发。双方亲密合作,将《阿兰胡埃斯》协奏曲中包含的贵族的浪漫与平民的活力展现无遗。友人弹过多年吉他,对这种乐器情有独钟,他感叹:这是他第一次在现场欣赏不放置话筒的吉他本真的演出,而且是一部高难度的吉他与乐队作品,音效太美妙了,令人终身难忘。

下半场的《三角帽》组曲是西班牙作曲家法雅的代表作,堪称典型的西班牙作品;法国作曲家比才的《卡门》组曲与拉威尔的《波莱罗》舞曲,则是非典型西班牙音乐,乐团演来,全都得心应手,炽热光艳,魅力四射,将听众的情绪一次次地推向高潮。相比之下,乐团“安可”(加演)的两支中国乐曲《北京喜讯到边寨》《瑶族舞曲》,也许是比较陌生,也许准备得不充分,演奏得都比较平淡,算是一个小小的遗憾吧。

近年来,世界名家名团频频访顾中国,乐迷们有了较多机会见识世界一流乐团的风采。不过,即以访沪的世界优秀乐团为例,基本上都来自德奥英法,加上俄罗斯的,但是,扎实凝重、动力强劲的德奥乐团可能也给我们带来了负面影响,即欣赏的口味变得有些单一化了。前不久,素负盛名的捷克爱乐乐团访沪,两场音乐会下来,本来期待满满的申城乐迷却多少有些失望,因为捷克爱乐的精致内敛让大家不太习惯,有人甚至“愤怒”地将捷克爱乐“赶”出一流行列,认为它最多只是个二流乐团。冷静地想一想,也许我们有意无意地已经将以柏林爱乐、维也纳爱乐为代表的德奥主流乐团作为唯一的参照系,这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优秀乐团其实是不公平的。我们应该习惯于欣赏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优秀交响乐团的演出,扩展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艺术趣味,而不能将自己的欣赏口味单一化、模式化。

就像这支西班牙国家交响乐团,在世界乐坛的知名度也许并不高,因此,在上海演出的票房难免受到了影响。但实地一欣赏,你却会感到惊喜,原来这是一支很有特色的乐团,演奏的水平并不低。至少,在演奏西班牙作品方面,恐怕柏林爱乐也做不到像他们那样原汁原味吧?!■

上一篇:《中国金唱片》用音乐传递爱心 下一篇:喜歌剧在意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