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职高语文针对性教学的几点认识

时间:2022-08-28 05:33:07

如何开展职高语文针对性教学的几点认识

摘要:在职高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一定要把提高教学针对性作为重要的切入点,有效组织语文教学活动,全面深入地开展语文教学,提升教学成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紧密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教学工作的实际,在提高教学针对性方面下工夫,力争让语文教学活动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更加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更加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

关键词:职高语文;针对性教学;几点认识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081-01

本文结合个人职高语文教育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职高语文教学活动的几点认识,以供同行参考。

1.针对教材缺失,重组教材

《新课标》指出:"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对教材进行重组,以利于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学目标实现。

教师在对教材重组时,要妥善地处理教材滞后与时展要求的矛盾。删减不合时宜之文,对个别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庸文,只抓一两点可取之处。增加新鲜活泼、文质兼美的文章来教,最好选择学生自己创作的或反映学生心态的文章,相信读来更能激起学生的共鸣。还可适当引入当代科技发展的最新知识或反映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的文章。例如,从人教版普高教材、《读者》《青年文摘》《世界著名散文选萃》等书刊中选出多篇文章,文章包括《土地的誓言》《提醒幸福》《我与地坛》等名篇佳作。按"感悟生命""关爱他人""认识自然""走近英雄""感受哲理"五个章节编排,让学生每周熟读一至两篇,一个学期过去了,事实证明这些补充的文章丰富了学生的阅读天地,弥补了教材的不足,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2.开展针对性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职高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遇到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这也是当前职业教育中普遍面临的问题。缺乏有效的学习动力,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积极性与投入程度都会受到影响,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发展情况开展教育,以实现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针对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低的现状进行教育,让学生明白,学好语文是最基本的要求,学不好语文,与人交流都是问题,例如,特地举了一个因为用词不当而引起误会的搞笑例子,让学生在哄堂大笑的同时进行深入的思考,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产生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教师结合语文作用,谈一谈学好语文对于今后的职业生涯中产生的重要影响,以自己的奋斗历程加深学生对语文学习重要作用的认识,使学生受到了语文学习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3.开展针对性方法改进,优化语文的教学过程

多年来,许多教师已经习惯于"一支粉笔一本教材"的教学方式,这一现状与当前教育现代化与信息化发展趋势不相吻合。作为职高语文教师,要立足于当前职高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与时俱进地改进教学手段,进一步优化语文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成效。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结合教学需要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信息补充、学习兴趣激发以及教学情境营造等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在教学信息补充方面,主要针对一些说明文和远离学生生活的科技发展教学内容,从网络上下载相关的介绍资料,以视频的形式在教学中进行演示,这样既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教学气氛,又可以提高教学信息丰富程度,有助于学生加深教学内容的理解;在教学情境营造方面,笔者注重结合教学内容表现主题的需要,采取配乐朗诵、背景音乐烘托等方式,让学生加深对文章思想主题的领悟,提升教学成效。

4.开展针对性模式创新,提高课堂的探究水平

教师将增强教学活动互动性作为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探究水平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动起来"。首先,对学习载体进行优化,将学习小组作为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的基本单位,每个小组明确一名牵头学生,成员之间按照优秀生、中等生以及后进生的合理比例进行编组,让学生的学习互补性在分组之中体现出来。其次,将教学活动变革为学生的思维探究和合作学习活动,将教学方式设计为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将问题解决的途径交给学生,教师侧重于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解决的难点问题进行思维引导,帮助学生拓展思维能力,对整个教学探究活动做到掌控自如。

5.关注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独特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育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倡导个性化教学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大显著特征。个性化教学的理念倡导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并鼓励学生个性的展现与张扬。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对同一事物的观察方法与角度,对同一篇文章的理解与看法,对同一事件的描写说明,对同一情境刺激的反映与表现,应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自然地展现自己的特色与风采,能够欣赏并尊重他人的独特之处。使语文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展现个性、表现个性、培养个性和塑造的过程。人有个性才有创造,与别人不同才可谓创新,创造的过程就是个性的展现过程。让语文教育真正实现"一人一特色,一生一个性"理想的个性化教学理念学习是一种内在精神解放运动,学习是一种外在行为自由的拓展过程。转变学习实质上是教育的价值观与人才观的根本变革。

6.开展针对性评价改革,发挥正确的引领导向

目前,我们对学生语文成绩的评价总是以某一阶段的考试分数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这种单纯以分数决定学生语文水平、能力的评价方式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重课内,轻课外;重笔试,轻口试"的弊端。的确,语文学科因其知识和能力体系的特殊性,任何单一测试模式都很难反映学生智能水平,语文课程人文内涵丰富,不像货物可以直接用"分"称出来。这种以"分"为本的评价机制严重扭曲了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导致职高学生思维的僵化,也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确实到了非改革不可地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7.开展针对性空间拓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为职高语文教师,应当将教学目光变得更为开阔一点,尤其是在教学空间的拓展方面,更应当努力创新。教师可以结合教学需要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收集文学写作素材。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提前进行一些专业岗位技能相关的文书写作训练,如正确撰写各类通知,撰写计划书以及工作总结等,让学生多增加一些岗位履职能力,为将来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也充分体现语文学习的工具性。

总之,在职高语文教学中,教师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改革创新,不仅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促进了语文教学活动的不断深入,取得了实效。

参考文献:

[1] 刘恩樵.《怎样成为一名优秀语文教师》[J].语文建设.2011、Z1

作者简介:

万彩斌,大学本科学历, 中教一级,研究方向: 职业高中语文教学。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

上一篇:谈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有效整合 下一篇:浅谈发散思维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