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胃管法的护理研究进展

时间:2022-08-28 05:14:26

留置胃管法的护理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29-2190(2007)12-0041-02

留置胃管法是临床各科主要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虽大部分护士都能熟练掌握其操作方法,但置管异常的现象仍屡见不鲜。近年来,随着整体护理的不断深化,留置胃管法已不能满足清醒患者、昏迷患者及特殊患者的需求,故广大的临床护理同仁在繁忙的工作中,进行了大量尝试和研究,现就不同置管法进行综述。

1 新生儿留置胃管法

新生儿由于吞咽、咳漱反射不完善,因而加大了插管的难度,贺雪琴提出改良新生儿插管法[1]。即在插胃管过程中当胃管下至5~7cm时(快到咽喉部时),助手迅速用消毒棉签蘸少许水使患儿安静并产生吸允动作,操作者迅速将胃管插入。

2 小儿插胃管法

对3岁以上能配合的小儿采用同服盐水法[2]:当胃管到达咽喉部助手迅速用汤勺给患儿喂生理盐水,边喂边将胃管插至胃内。对昏迷、不合作的患儿使用简易开口器法:即患儿仰卧,固定头部,用特制注射器(一次性5ml注射器取掉活塞,剪去及根部,修整切面使其广滑)插入口腔及舌根部,助手固定口腔外空筒柄部,操作者将胃管沿注射器内壁送入至胃内。也可采用百景枝等提出的小儿胃管插入法[3]:即在给患儿心理安慰的同时,在哭声末,深吸气时立即快速插入胃管。

3 成人插胃管法

成人咽部有喉上神经分布,对刺激敏感。采用常规法留置胃管,刺激喉上神经易引起恶心、呕吐而致插管失败。故成功的关键是减少对喉上神经的刺激,选用快速插胃管法、饮水插管法、安摩耳穴插胃管法[4],还可口含维C片插胃管法[5],或采用咽喉部喷局麻药插管及利用冷冻麻醉原理,口含冰块插胃管法[6、7]。

4 昏迷患者插胃管法

昏迷患者由于意识丧失,吞咽反射消失,为保证患者的营养,维持其生命活动,留置胃管至关重要。对无躁动的患者可用尿管代替胃管,将消毒尿管插入患者食管上1/3~1/2处,使之于食管平行,用空针抽1ml温开水缓慢注入管内,协助患者翻身1次,观察有无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无可缓注100ml鼻饲液,仔细观察,如无异常可固定胃管。或采用刺激法,即将胃管插入15cm时用刺激手段使患者产生吞咽反射,迅速插管至胃内。刘亚红采用侧位置胃管法[8]。患者取侧卧位,操作者有一侧鼻孔将胃管插入,此法成功率达98%,适用于脑出血急性期,有明显颅内压增高及颈项强直患者。张全华介绍双枕垫头快速查胃管法[9]将双枕直接置患者头下,使下颌贴近胸骨柄,双手交替快速插入胃内。此法可使躁动患者头部固定,方便夜班护士1人操作。为深昏迷合并舌后坠的患者插管时,采用徐亚金侧位拉舌插管法[10]:即患者侧卧,用舌钳拉舌,以利胃管插入。此法既可节省材料,减轻护士工作量,又可避免常规插管导致误吸、黏膜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

5 气管插管或气切患者查胃管法

气切患者插胃管法采用王洪莜[11]等提出改变插管法:患者取仰卧位,插至口咽部有阻力时,垫高肩部,使头后仰插管至所需长度,此法不仅提高插管成功率及节省材料,且减轻患者痛苦及护士工作量;对重型颅脑损伤行切患者采用苏素[12]提出的改进方法:即患者取仰卧位或头下垫一软枕插管,保持头、颈、躯干在同一水平,当胃管插至16-18cm感阻力增加时有助手拔出气管套管0.5~1.0cm,操作者将胃管顺势插入,待胃管通过气切位后再将气管套管返回原位插至胃内;对吞咽困难插胃管者采用赵禾欣、杨燕等应用气管导管引插胃管的方法[13,14]:先将气管导管引插胃管导管插入食管后,将胃管插入气管导管腔内,沿气管导管向前推进至约60cm处,一边用右手向前推进胃管,一边有左手向外拔气管导管,随后,拔出后插入胃管,使其深度保持在45cm左右。还可礤你用林志萍鼻咽气通气管协助插胃管法[15]:即液体石腊鼻咽通气管,将胃管置入至所需长度,证实胃管在胃内后,缓慢推出鼻咽通气管固定胃管,此法操作简单,且插管时不易引起患者咳漱呕吐易于接受。

6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插胃管法

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较高,而营养的供给则是配合治疗,促进康复的关键。鼻饲法不仅避免了空肠造瘘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且能保证营养的及时补充。其方法:取得患者合作后,将患者送造影室,嘱吞服钡剂20ml,在X线不显示吻合口瘘的部位,将导丝插入鼻饲管内,胶布固定两侧,以防滑脱,患者取平卧位,由造影室医生操纵X线机,护士在X线下将鼻饲管缓慢插入患者食管,接近瘘口时,动作应缓慢轻柔,慢慢通过瘘口。再将鼻饲管继续插入15cm缓慢将导丝退出。此时抽取20ml钡剂注入鼻饲管内,在X线下证实鼻饲管确实在十二指肠内,可固定鼻饲管在鼻翼上,做好标记,以便日后观察鼻饲管有无脱出。带管期间不需更换导管,置管时间最长为31d,即经济,又可补充营养,且可减少患者的痛苦。

7 带呼吸机患者留置胃管法

由田永明提倡的研究[16]认为:卡弗不放气直接插管法与放气插管法比较,插管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但造成患者SPO2下降与误吸发生率都有显著性差异,建议卡弗不放气直接插管对患者有利。

参考文献

[1] 贺雪琴,郭维奇.改良新生儿插管法[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10):640。

[2] 黄桂桃.介绍两种小儿胃管插放方法[J].护理学杂志,1998,14(20):88。

[3] 百景枝,张知国.小儿胃管置入法的改进[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6):434。

[4] 彭雪娟.留置胃管的护理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70):532~533。

[5] 鞠贞会,周进英等.口含维C片插胃管效果的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35。

[6] 王 平,刘碧莲.口含冰块后插入鼻饲管在基护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0,15(8):468。

[7] 徐翠荣.介绍一种胃肠减压置管法[J].山西护理杂志,1998,12(6):269。

[8] 刘亚红.侧位置胃管方法的初探[J].护士进修杂志,1997,12(2):46。

[9] 张全华.双枕垫头快速插胃管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0,16(2):36。

[10]徐亚金.舌后坠病人插胃管方法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5):308。

[11]王洪莜,腾中华等.气管切开伴意识障碍病人的胃管安置[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20:89。

[12]苏 素,王 青等.气管切开病人胃管置入的改进[J].护理学杂志,2000,15(1):61。

[13]苏 素,王 青等.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水平卧位胃管置入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2):160。

[14]赵禾欣,陈连贵,杨燕.气管导管引导插胃管的临床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1997,32(10):593。

[15]林志萍.用鼻咽通气管协助插胃管[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0):783。

[16]田永明.机械通气患者安置胃管的对比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4):9~10。

简介:陈玉梅(1964-),女,主管护师,本科学历。

上一篇:人性化服务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实践与效果 下一篇: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