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席勒的“游戏冲动说”

时间:2022-08-28 05:09:34

浅议席勒的“游戏冲动说”

摘要:“游戏冲动说”是席勒在他的著名著作《审美教育书简》一书中提出的,它是席勒美学思想的核心,给世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文将从“游戏冲动说”的提出和内涵以及与审美教育的关系两个方面对其加以阐释,以求对席勒的美学思想有一个提纲挈领的认识。

关键词:席勒;游戏冲动说;审美教育

席勒不仅是德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人物,著名的诗人,剧作家,文学史上的地位仅次于歌德,也是18世纪德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美学家和哲学家。他是歌德的挚友,据说死后和歌德葬在一起。作为一个美学家和哲学家,席勒的美学哲学思想主要集中在《审美教育书简》一书中,而他著名的“游戏冲动说”就是在此书中提出的,它也是席勒美学哲学思想的核心。

在1793―1794年间,席勒写给了丹麦王子克里斯谦公爵27封信,1795年经过整理,这些信被编成《审美教育书简》,距今虽然已经二百多年了,但他的审美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界仍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特别是他在书中提出的“游戏冲动说”,更是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和研究空间。

一、“游戏冲动说”的提出与基本内涵

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第六封信中认为,科学技术的严密分工和更为复杂的国家机器对各种职业的严格划分使人的有内在联系的天性出现了分裂,这种分裂的力量破坏了人的天性中各种力量的和谐状态。比如分析能力的优势必然会剥夺想象的力量和火焰,对象的被限制的范围必然会减少想象的丰富性。因此,这样就使有着抽象思维的思想家往往拥有一颗对外界冷漠的心,因为思想家常常是在做印象分析,而印象只有在作为一个整体时才能使人感动;相反,实干家往往心胸不够开阔,因为实干家的想象力被禁闭了,在他单调的职业圈子里,他的想象力不可能扩展到他不习惯的或者根本没有接触过的的想象方式上。这样近代社会中的人就是分裂的,不完整的。

处于分裂中的人身上的各种力处于对抗之中,其中最基本的两种力就是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感性冲动是人的自然本性,它是有人的感性天性或者说人的物质存在来决定的。它的职责是把人放在时间的限制之中,使人变成物质,也就是说使人变成受自然法则支配的感性世界的一部分,使人变成自然的奴隶,受自然的支配,这时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而理性冲动来自人的理性天性,或者说来自人的绝对存在的状态,它竭力使人各种不同的力量得以和谐,使人在千变万化不同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住人格,最终使人得到自由。

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是人的两种基本冲动,席勒认为在理想的人中或者高尚的人中这两种冲动是统一的,而在近代的分裂的人中这两种冲动却是对立的,不可调和的。但也有这样的情况,人既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同时又意识到自己的自由,既感觉到自己是物质存在,同时又认识到自己有精神的追求,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就会结合在一起成为新的冲动,即“游戏冲动”。而根据这种冲动,人将努力使自然的强制和精神的强制互相抵消,感性和理性互想调和,这时人性就会得以完满的实现,也就是说只有通过“游戏冲动”人才能达到理想的人,完整的人,这也是“游戏冲动说”的基本内涵。

二、“游戏冲动”与“审美教育”

席勒认为近代社会中的人是分裂的,不完整的。那么要恢复人的天性的完整性要靠什么呢?当然不能靠现在的这样的国家,因为就是现在的国家造成了人性的分裂和不完整。同样,也不能指望观念中的国家,因为它本身要建立在更好的人性之上。而人的天性目前正处于分裂之中,人身上的各种力处于对抗之中。那么要靠什么呢?席勒认为只能靠艺术。因为艺术是艺术家心中美好的理想,它虽然与现实和时代有一定的联系,但并不是必然的联系。艺术是艺术家理想性格的象征,它是艺术家发自内心的创作。因此高尚的艺术不沾染任何时代的腐败气息,它是超越时代和现实的。“艺术家不是以严肃的态度对待他的同时代人,而是在游戏中通过美来净化他们,使他们在闲暇时得到娱乐,不知不觉地从他们的娱乐中排除任性,轻浮和粗野,再慢慢地从他们的行动乃至意向中逐步清除这些毛病,最后达到性格高尚化的目的。”这也就是说美的艺术能够净化人的灵魂,陶冶人的情操,同时这也是席勒审美教育的核心。

前面我们说到只有通过“游戏冲动”人才能达到理想的人,完整的人,人的天性才得以完满实现,那么游戏冲动和艺术关系如何呢?其实,艺术就是游戏冲动的对象,人有游戏冲动才有创作艺术的渴望,简而言之,游戏冲动也就是人创作艺术的一种冲动,它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在这里,艺术与游戏冲动就有了不可分割的联系,席勒的审美教育也有了内在的根据,可以这样说正是有了游戏冲动人才可能创作美的艺术,正是有了美的艺术人性才得以完善。

其实游戏冲动还有更深层的意蕴,那就是它也是人对自由的一种渴望,在这里游戏就是自由的代名词。对席勒而言,一个感性与理性统一的人就是一个游戏的人,也是一个自由的人。他在第十五封信中说:“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的上的人时,他才游戏;而只有当人在游戏时,他才是完整的人。”也就是说只有当人完全自由时,人才是一个完全的人,也是席勒所说的人的人的最高目标就是自由,这也是席勒一生所追求的人的理想状态,但这种理想状态却是难以实现的,甚至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原因有二:一是席勒所说的美的艺术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找到的,甚至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他所说的美并不是我们平常所见的一种具体存在的美的艺术,而是一种美的理想状态,一种抽象的美;二是因为美的王国只存在于高尚的灵魂之中,而这种高尚的灵魂可能只存在于少数出众卓越的人中,可是现实生活中这种心绪高尚的人也是屈指可数,凤毛麟角。所以席勒的审美教育理想看起来很美,很振奋人心,但真正实践起来却是困难重重,有人说席勒的自由就是一虚幻的乌托邦也是不无道理的。

面对这样的疑问,也许我们只能说:不是席勒太虚幻,而是我们太功利;不是席勒的观点存在不足,而是我们的目光过于短浅;不是席勒的主张难以实现,而是我们缺乏超越现实的勇气。即使席勒的理想不能实现,但他能让我们心存一份美好的理想,这对我们这些缺乏信仰的现代人而言难道不是一种最大的恩赐吗?(作者单位:中共周口市委党校)

参考文献:

[1]席勒著,张玉能译《审美教育书简》,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

[2]卢世林著《美与人性的教育》,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上一篇:从性别角度看周朴园的忏悔 下一篇:温庭筠《菩萨蛮(其一)》训诂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