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探索,在整合中创新

时间:2022-08-28 04:02:08

在实践中探索,在整合中创新

摘 要:笔者主要结合我校近年来所践行的整合劳动与技术课程方面的具体做法,运用具体课程示例,从思考层面上加以整合改进,从实践层面进行尝试探索,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反思感悟。

关键词:劳动与技术;校本课程;课程融合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2-023-1

一、整合背景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强、操作性强的学科。初中阶段旨在促进学生掌握现代生产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自我的生活管理,掌握提高家庭生活质量所必备的生活技能,关注对职业的体验,引导职业理想和对创业的初步认识。目前各校的校本课程特色不一,对综合实践课程也没有具体可循的模式。劳动与技术课程则停留在以《劳动与技术》教材的学科层面上,注重课程而脱离生活实践,沿袭“讲练”的模仿形式,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被忽视,一般只有小部分学生能够真正地投入其中,课堂时间要么讲授过多,要么“无事可做”,课堂效率低,课程缺乏吸引力,反而成为教师和学生的负担。国外的劳动与技术教育一般被理解为“Labor skills course”,他们的这项课程丰富多彩,具有在线选课系统,有许多特别的劳技室,配有丰富经验的全职劳技指导老师,印象深刻的课程体验,让学生实现充满自信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提升学生的技能和创造力。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决定尝试对劳动技术、校本课程进行整合。

二、整合实践

我们各班每周集中开设一节“综合实践课”,校本课程开设的项目由教师依据自身的特长和爱好自行开设,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和爱好自由选择,积极地发挥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开设的项目先由老师进行申报,教师在申报开设项目时,需要提交基于课程开发的有关思考、课程的主要目标、课程的主要特点、教学计划安排,如遇几位老师集中申报一个项目或者项目相似,则根据提交的方案质量采用公开竞争的方式。最后由学校确立本学期开设的校本课程项目,然后将这些项目介绍给学生,由学生自主选择,最终排出课程安排表,统一课程时间,便于跨班的学生集中,为每个项目提供单独的活动教室或场所。

目前开设课程有:电子技师、航模车模建模、业余无线电、编织、花卉、开心农场等十几个项目。

课程一 花卉

《花卉园艺》是花卉园艺技术核心专业课,它能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合作动手能力,深受喜欢花卉园艺学生的欢迎与好评。

通过这一课程让学生基本了解花卉的概念、作用、意义,知识刚装修好的房间放哪些植物好,知道哪些绿色植物不适合放养在室内,通过实践,让学生掌握盆花的换盆步骤及种植技巧。

课程二 开心农场

学校开辟了一块开心农场,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农耕操作方法,了解常见农作物的栽培生成过程,学会观察、记录、合作等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这一课程具有趣味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每到收获时节,学校还会举办“原生态果实售卖会”,让学生当售货员,进行产品推销,让学生在校园内就有职业体验。

课程三 业余无线电

业余无线电是一门综合性和专业性极强的兴趣课程。(1)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业余无线电涉及多个学科,学生们在活动实践当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能促进他们回过头来钻研学习,使其学习成绩得以进步与提高。(2)它有利于锻练和发挥学生们的实践才能。业余无线电台的设置为参加该项活动的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的好机会。(3)它有利于同学们摆脱沉迷网络游戏。通过业余无线电的交流,可以增强同学们对社会的了解和交际能力,还可以通过跟国外电台通联增强同学们学习外语的信心,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同学们不再沉迷在电脑网络游戏中。

通过以上融合的课程,我们还提出了“五个一”的目标。即学生在三年的时间内,要完成:修完一门校本课程并合格,掌握一项基本的手工技能,完成一项校本课程作品展示,获得一张业余无线电通联确认卡片,树立一个切合自身的职业理想。

三、反思感悟

1.课程需要进一步地整合与规划。

目前融合出来的项目还不能完全覆盖《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某些项目的开设还具有不确定性,需要从“技术基础”、“家政”、“职业引导”三个领域出发规划一些固定的课程。同时还需要开发一些新颖的,有吸引力的课程。

2.课程评价的标准还有待规范。

我们提出激励性评价实施方案,即要求80%的学生能够在期末获得一张奖励或结业证书,评价的方式要多元化,开展以小组评价、老师评价、社区评价等形式。但各个项目在具体实施评价时,如何运用到位,真正发挥评价的激励性作用,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3.课程实施的队伍需要进一步完善。

由于课程开设的起点是教师的兴趣爱好,有些项目还不够专业,课程指导教师的专业化素质还不能满足课程的要求。还需要进一步与社会资源进行融合,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需要对实施队伍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对课程的具体实施进行教学研讨活动,以促进课程的专业化。

4.课程资源需要进一步开发。

虽然劳动与技术方面的校本课程已经初具规模,比如“开心农场”、“花卉养育”、“手工编织”等,学生从这些劳动课程中学习了技术,培养了实践能力,但总体来讲在课程的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还比较匮乏,如教材、教案、课件、实物模型、科学的训练方法等还比较欠缺,缺乏一定的系统性,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逐渐丰富和完善。

今后,我们将在劳动与技术、校本课程的整合中,更加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提高小组活动的相互协作,更加关注学生的体验过程,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和资源开发,发挥多元化、激励性评价的方向性作用,从培养人的角度出发,真正培养全面发展、健康健全的合格中学生。

上一篇:微信作证打赢豪车“欺诈”官司 下一篇:谈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