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涉罪现状调查

时间:2022-08-28 03:45:25

调查表明,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在性质上呈现恶化趋势。这种恶化趋势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在增大;二是未成年人犯罪的性质和危害趋于严重。这一结果,对现阶段如何科学应对未成年人犯罪现象,从观念、政策到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全方位的挑战,值得反思并积极应对。

犯罪低龄化趋势继续发展

表现低龄化趋势的三大指标是:

一是犯罪的高峰年龄提前。未成年犯中14-15岁实施犯罪的占47.2%,16-17岁实施犯罪的占52.7%;与20世纪90年代中期相比,前者实施犯罪的上升了近14%,后者则下降近14%。

二是初犯年龄降低。目前未成年犯第一次实施犯罪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4―16岁,占到全部未成年犯的77.5%;7―13岁年龄段第一次实施犯罪的比例也达到了9.8%。

三是犯罪平均年龄继续降低。本次调查表明,未成年犯犯罪时的平均年龄为15.56岁,相对于2002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全国10个省、市未成年犯的调查,7年间犯罪的平均年龄又降低了0.17岁。

具有多次违法犯罪经历者增多

传统上,未成年犯罪人基本上属于初犯、偶犯之列,累犯、惯犯极少。但本次调查所显示的事实已有较大变化。

调查发现,未成年犯中实施过一次犯罪行为比我们想象得低,只占43.1%,而有二次以上犯罪经历的未成年犯达到了全部未成年犯的56.9%。这一调查结果与1991年8月至1992年2月,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在八个省市开展的问卷调查结果相比较,表明未成年犯罪人中多次犯罪的比例明显增多。

犯罪认知能力提高、实施犯罪的预谋性增强

通常认为,未成年人犯罪常由冲动所致,对行为性质和结果的认知能力普遍较低。但本次调查发现,未成年人在实施犯罪之前对其行为性质和结果的认知程度是较高的:41.9%的未成年犯在作案前,能比较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实施的是犯罪行为,37.7%的人虽然缺乏明确的刑事违法性认识,但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严重后果。真正对行为的危害性质和危害结果缺乏正确认识的未成年犯只占16.6%。

尤其是还有13.6%未成年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重大危害结果,但对危害结果持无所谓的冷漠态度,甚至明确认识到了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犯罪可以逃脱制裁。

同时,本次调查虽然也证明了未成年犯中临时起意实施犯罪的确实占多数,达到60.8%,但值得注意的是,有接近40%的未成年犯在作案之前是有所准备的,更有10.6%的未成年人在犯罪前有详细的作案计划。

结伙犯罪的组织化程度在提升

调查发现,临时纠合性犯罪,依然是当前未成年人共同犯罪的主要形式,但当前未成年人结伙犯罪组织化程度提高的趋势已经显现。

调查表明,在未成年结伙犯罪者中,有42.7%的人报告在犯罪团伙中有明确的支配者。同时,从获悉的未成年人犯罪团伙的人数看,以4至6人的中型团伙为最多,所占比例为46.2%,更有5%的团伙属于10至15人的大型犯罪团伙。团伙规模趋于扩大本身,也说明了支配性人物对团伙凝聚力的客观存在。

更具有直接说服力的是,在少年团伙中支配频率最高的是两类人:一是“胆子大、下手狠”的人;二是“经验多、主意多、进过公安局”的人,年龄要素已经不再是在未成年人团伙犯罪中获得支配权的关键因素。核心成员的身份决定了,已经能够通过对团伙成员进行必要的分工与协作来提升其犯罪能量,在性质上也已不再是临时纠合性的,而是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少年犯罪组织。

犯罪手段暴力化倾向进一步加强

犯罪的暴力化倾向是未成年人犯罪主要特征之一。先前对该问题的研究,基本上都局限于采用零星的官方统计数据或以列举典型个案作为佐证的方式进行陈述性说明,因而存在论证方法上的不足。本次调查选取了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过程中面对“被害人的反抗”时的心理倾向这一代表性因素,作为衡量未成年人犯罪的暴力倾向的指标,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在研究方法上的欠缺。

调查统计表明,当实施犯罪过程中遭遇到被害人的反抗时,23.4%的人选择如能制服被害人就以暴力制服,否则就放弃犯罪;48.1%的人选择直接对被害人实施暴力,直至被害人停止反抗;更有6.1%的人选择杀人灭口,而只有22.4%的未成年犯在此种情形下选择放弃犯罪,逃离现场。

暴力犯罪已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类型

传统上,以盗窃为主的财产犯罪一直是未成年人犯罪的最主要类型,并且小偷小摸、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等,是未成年人最常见的犯罪方式。但本次调查显示的未成年人犯罪的类型依次是:抢劫犯罪(58.8%)、故意伤害罪(13%)、盗窃犯罪(8.8%)、犯罪(8.2%)、抢夺(3.5%)与故意杀人犯罪(3.省略

上一篇:红色影像记忆 下一篇:北京海淀:“4+1+N”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