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

时间:2022-08-28 12:37:13

简析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

【摘 要】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的逐渐普及,初中生学习、掌握和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也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对此,本文就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情况进行了分析论述,并结合了笔者多年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水平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 信息化 教学实践

初中的信息技术课,是基础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传授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培育学生的自学、信息化操作能力,这和现代教育培育素质化的学生的目标不谋而合。本人将在文章中,结合自身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如何更好地开展信息技术课的教育工作。

一、深化思想认识,不断更新教学观念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坚持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及终身教育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思想。素质教育的宗旨是全面提高国民综合素质,表现在基础教育中便是构建好群体学生的基本素质。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创新教育集中表现为终身教育。此外,还要创新教学观,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构建适应信息化教育技术的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

二、尝试分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在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注重关注学生因后天环境或先天遗传或受教育均衡度,而造成的对教学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灵活地开展信息技术教学课程,而不是传统的“一刀切、齐步走”的教学模式,避免学生学习朝着极度不均衡的两极化趋势发展。

如在教学实际中,依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态度及学习潜能等几个标准,将学生合理地划分为甲、乙、丙三个层次。甲层次代表优等生,这部分学生有着扎实的电脑基本功;乙层次代表中等生,这部分学生的电脑基础一般;丙层次代表后进生,这部分学生电脑基础较差或者是根本不具备电脑知识。在信息技术课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有针对性地为每个层次的学生制定与其电脑基础水平相吻合的目标及要求,并采取不同的学习引导方法,因材施教。兼顾学生的均衡发展。

三、培养实践能力,拓展学生学习知识面

信息技术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育学生运用电子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信息技术课教师的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内容,而应在此基础之上,合理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更广阔的教学知识面。

信息化技术,有着一个十分明显的特征,便是其技术更新周期短,而教师能否运用先进的信息软件,更全面地展现教学知识,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其教学能力的高低。比如制作图形图像、处理声音文件、制作简单动画、运用杀毒软件等,在教学过程中,这些知识可能课本中很少涉及,而拓展这种实用性的知识将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再如,在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穿插一些工具性软件,不仅能起到巩固既学知识的效果,还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锻炼学生对软件的各种基本操作及应用能力。

四、创新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教学过程中,倘若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则必然会是缺乏创新精神的教学过程。所以,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应为学生主动参与创造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尽管在时间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大多教学内容都是围绕基本功的训练,而缺乏相应的进一步锻炼、发挥,但是,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课外活动,扩大课堂教学的外延,构建第二课堂。而第二课堂则注重强调培育学生的兴趣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在巩固课堂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五、采用多元化评价,不断巩固信息技术课堂学习

评价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不应该仅仅是对学生分类或者分等级,而是应该更好地进行教与学的改进。客观积极的评价,有利于学生准确地认识、发现自身的不足;有利于培育学生自信自强、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还可以激励学生发展自身的优点、扬长避短。因此,我在教学课堂上常常对学生采取肯定的态度,即使是一些学习相对落后的学生,我也坚持对其耐心辅导、支持鼓励。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能极大地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以及第二课堂的积极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六、强化学生交流学习,丰富课堂学习的氛围

由于信息技术课的课堂大多是在学校机房,而在学生的具体操作练习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地遇到各种问题,教师个人能力毕竟有限,很难兼顾所有学生的需求,这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也会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针对这样的问题,我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如下方法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选择那些成绩较优秀的学生作为自己的助学,并分组负责一定的学生学习。这样不仅有效地缓解了老师的辅导压力,还可以针对一些典型性的问题,公开讲解,提高教学效用。除此之外,还有效地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总而言之,为了更好地面向21世纪日渐激烈的国际竞争,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具有信息素质、创新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国家教育部们,已经将信息技术课划为中小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中的很多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尚未完善。作为一名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师,肩负着培育人才的任务,首先自身应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储备,其次是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创新,探索最符合教学实际的教学方法,致力于国家全面普及信息技术的宏伟工程之中。

【参考文献】

【1】董玉琦.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研制省思[J].电化教育研究,2004(09)

【2】赵明仁,王嘉毅.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10)

【3】霍力岩.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0(09)

【4】张人红.对研究性学习课程评价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01(06)

上一篇:走出误区 巧辨成语 下一篇:怎样成为幸福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