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法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效果分析

时间:2022-08-27 11:20:09

分层教学法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效果分析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教育体制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现已成为教学的首要目标之一。就初中数学教学而言,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多数都比较重视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这就使得学生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严重违背了教学的初衷,教学效果必然无法达到理想程度。为此,必须改变当前的教学方法。基于此点,本文就分层教学法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效果分析进行浅谈。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教学;分层教学法;教学效果

新课标指出现阶段的数学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够真正学习到有价值及必要的数学知识,同时还应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很难适应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为此,将分层教学法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分层教学及开展分层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1.分层教学法

分层教学法是目前课堂教学中较为实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具体是指在学生个体特点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为了达到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采取分层次教学的一种方法。在同一个班级中进行教学时,应按照学生个体情况的不同,开展分层教学,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分层,同时还要对其学习目标进行分层,通过这样的分层可以使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具针对性、更有目的性,进而使每一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能学有所得。由于初中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已经基本形成,为此在实施分层教学时,教师应遵循这一规律进行课堂教学,这样才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2.开展分层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因材施教原则。该原则要求教师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并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教学,以此来实现教学目标。这一原则的根本就在于强调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由于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知识水平均有所不同,故此教师在应用分层教学法进行教学时,必须从学生的个体特点出发,进行因材施教,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分层教学法的最大作用,进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2)循序渐进原则。这一原则主要是指教师在运用分层教学法时,应根据科学的逻辑性和学生的认知发展来进行教学,重点应突出学生知识层次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可以更为系统的掌握数学这一学科中的基础知识以及应用方法。

二、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学生分层效果分析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分层是分层教学法的重要环节之一。学生分层不仅要切合实际,不能偏离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且还要合情合理,避免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分层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针对刚入学的新生进行分层,可根据学生在小学时的毕业成绩为主要分层依据,需指出的是这种分层应当是暂时性的,当学生学习成绩有所进步或退步时,则应进行重新分层,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是班级内的学生分层。一般可将班内学生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偏差生这三个层次,教师在分层时必须掌握好尺度,并且要认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各个层次中的学生数可按照班级实际情况而定,尽量不要按固定的数目来安排学生,同时应在每次考试以后进行重新分层,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而且也更容易完成教学任务。

2.教学目标分层

在对学生进行分层以后,为了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应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具体方法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并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这样才能充分地体现出分层教学的作用。例如,对于优等生,可以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并积极鼓励其在完成课堂教学内容的前提下进行自学,这样有利于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对于中等生,首先要求他们能够对课堂所学的基础熟练掌握,在此之上为其设计一些一般难度的问题,这样可以拓宽其理解和思维能力;对于偏差生,教师应通过多提问、多鼓励、多辅导的方式,增强这部分学生的基础,并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在为其设计问题时,应以简单的问题为主,并适当参入一些稍有难度的问题,这样可以调动起他们的求知欲望。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3.教学内容分层

教学内容的分层应以上述两种分层为前提,这样有利于教学内容细化。教师可通过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层设疑、分层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学内容分层。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考虑到全体同学的要求,又要顾及到不同层次学生的个体差异。只有全方位地进行考虑才能真正使教学内容分层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进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4.评价分层

以往对学生的评价,几乎都是凭借一张考试卷来完成的,这种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而分层评价不但重视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而且更注重的是发展和发掘学生各方面的潜在能力,帮助其建立自信心,这也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一种肯定。评价分层的最大特点就在于评价的多元化,如果只重视结果评价,不重视过程评价则会使学生努力的过程被忽视,这有可能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起到反效果。通过多元化评价,可以更好地鼓励学生在各自的起点上不断前进,这样每个学生都会获得成功的喜悦,必然会使学习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就是对教学效果最大的肯定。

总而言之,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分层教学在对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予以充分利用的基础上,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被这种教学方法充分地调动,其在为学生创造愉悦学习环境的同时,减轻了学生繁重的学习压力,进而大幅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苏英.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3).

[2]王立志.导学式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7).

[3]乔建华.浅析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成功(教育版).2011(18).

[4]黄山.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尝试[J].基础教育论坛.2011(11).

上一篇:试论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 下一篇:在初中数学课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