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旅游信息驿站”系统建设构想

时间:2022-08-27 10:15:05

丝绸之路“旅游信息驿站”系统建设构想

[摘要]文章分析了丝绸之路旅游发展的政策背景、市场背景和信息化背景,提出通过创建丝绸之路“旅游信息驿站”系统,促进中国西部旅游业发展,满足现代旅游信息应用需求的构想。通过对丝绸之路旅游信息的三类不对称性现象和四类旅游主体需求进行分析,提出了丝路“旅游信息驿站”的结构层次和应用信息分类,勾勒出旅游信息驿站的框架建构。

[关键词]丝绸之路;旅游发展;信息驿站;系统建构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24-0013-04

一、丝绸之路旅游发展背景条件分析

(一)丝绸之路旅游的战略构想及其意义

2013年9月,主席在访问中亚四国期间,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由于这一构想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表达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地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共同诉求。“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一经提出,便得到了中亚各国及国内丝绸之路沿线城市的热烈响应。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在改革开放30多年之后,进一步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发展转型升级,积极参与全球新一轮价值链创造和分工,从而实现和平崛起的重大战略举措。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及国内其他各省市,都将此视为一种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五通”目标,进入积极筹划、调整和抢抓机遇的工作之中,而依托古老的陆上丝绸之路,大尺度的旅游线路及其产品体系设计策划也开始提上战略议程。

(二)丝绸之路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市场前景

丝绸之路是指古代中国经中亚通往南亚、西亚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通道,是世界上时间最悠久、空间尺度最大的东西方商贸、文化交流走廊,也是文化内涵最丰富、景观类型最多样的特殊旅游大线路。丝绸之路是一条汇聚了中国文化、印度文化、伊斯兰文化、希腊文化的人类文化遗产之河,又是一条串联起平原、沙漠、戈壁、绿洲、雪山、草地等自然奇观的地理景观廊道。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古老的丝绸之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慢节奏的马帮、驼队被快捷的公路、高铁、航空交通所代替,驿站所送的文书被互联网通讯所取代;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也悄然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人类的消费模式正经历着 “精神化的转向”,即在人们的消费构成中,以信息消费和旅游消费为代表的文化性、精神性消费成为21世纪人类生活方式的重要构成,甚至成为衡量人们生活质量和人权状况(发展权)的重要指标,同时“游客输出”也像技术输出、资本输出一样成为国家和区域间政治交好、经济援助的重要形式。像丝绸之路这样具有地理穿越、文化穿越双重价值的旅游线路,必将成为最具吸引力和生命力的旅游产品体系。而丝绸之路又是自驾旅游、专列旅游、专题旅游、文化体验旅游的最佳线路,成为中国富裕阶层和入境游客高端旅游的对象。丝绸之路旅游资源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很可能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首先繁荣发展的先导性产业。

(三)现代旅游信息系统的功能及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都因之而发生变化,信息技术和现代旅游的深度融合催生了“数字旅游”、“智慧旅游”的新理念和新实践,从政府、企业的决策管理和沟通协调,到个人的学习、娱乐和消费决策,都离不开人机系统的信息供给和资讯服务,信息的有效供给和深度处理成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信息系统的保证和支持,旅游开发经营者借助信息流把握和掌控物流、商流、人流、资金流的动态变化。人们创建TMIS(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和GIS(地理信息系统)等,借助数字化技术建设旅游资源库、项目库,展开现代营销宣传和网上推介等活动;游客则借助互联网获取旅游咨询、作出旅游决策,借助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实现订票、调整、通讯、娱乐、投诉以及各种交流互动。丝绸之路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的开发、管理、运营、营销亟待现代旅游信息系统的创建,丝绸之路旅游信息系统是一个极有必要又富与创新意蕴的系统工程。丝绸之路旅游是一条极富潜力和吸引力的大品牌旅游线路,同时又是一个各区域差别巨大、旅游资源与旅游信息极不对称的复合产品系列。它在人们心中是值得期待的热线,在现实中却又是方便系数较低的温凉路线。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和城市因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发展取向,处于一种有联系、无耦合的状态,如何先从旅游信息系统建设的角度切入,引导和推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协同合作,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开发建设的题中要义。

(四)丝绸之路驿站文脉与现代旅游信息系统

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交通系统中,沿路驿站承担着信息沟通的重要作用,驿站是官方设置的交通管理和信息传递的机构。汉唐之时,30里置驿站,掌管投递公文、转运官物及供往来官员休息之用。在周伟洲、丁景泰先生主编的《丝绸之路大辞典》中,仅有据可查的汉唐驿站就列了146个,当然不见文献和消失在历史烟尘中的驿站更多。这些古老的驿站就是古代丝绸之路信息通道上的一个个节点,它们联点成线形成最初的文化、商贸、军事、政治信息线路。现在的互联网和计算机终端,其功能和便捷程度已远远超越了昔日的驿亭驿站,但驿站系统仍是一种与旅游信息系统结构相似的设置。特别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一个问题是,信息化并没有像过去那些技术决定论者所乐观预期的那样,信息网络可以超越时空、超越社会发展形态,迅速实现“地球村”范围内的信息共享。现实状况是信息化的过程同时引发了以地域空间为界线的信息鸿沟,信息的处理能力和分享状况呈现出形形的落差,而信息基础设施多以节点与等级化的空间组织形式在地域系统分布,按其规模可以分为信息源、信息枢纽、信息交换中心等不同的节点序列。旅游的特点也是点线结合、动静结合、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交替呈现的文化性消费过程。旅游消费主体对旅游信息的撷取既关注线路又关注目的地;而旅游开发经营主体的管理运营,一般也都在行政区划的框架中进行。我们不妨将这种着眼于大线路信息汇聚,同时又照顾沿线城市及旅游目的地权益的旅游信息系统,视为丝绸之路旅游的信息驿站,这种借助大数据处理技术,依托各地景区景点的旅游信息系统,将会在大线路贯通、地方权益表达、游客需求满足三者之间找到交集点,使古老的驿站文脉在新的科技背景下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五)丝绸之路旅游开发的境内、境外问题

我们所说的陆上丝绸之路,大致可以分为境内段和境外段,二者都有许多极具魅力和潜力的旅游吸引物,然而跨国跨境的大尺度旅游开发,是一个涉及国际区域合作、受国际政治气候影响的大区域开发项目。尽管我们已经可以和部分国家和城市开展点对点的旅游文化交流,但大贯通式的旅游线路开发尚需时日。比较现实且富有基础建设性质的丝绸之路旅游发展策略是:先从境内旅游开发为起点,然后以开发促开放、开放促开发的模式向西推进。现在西部诸省市,特别是西北各省市,对丝绸之路旅游的开发建设有愿望,有政策,有基础,也有广阔的国内国外客源市场。因此,丝绸之路旅游信息驿站系统的建设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开创性工作,它应该得到政府、企业、科研单位和大学研究机构的关注,并着手对此进行系统的策划设计。

二、丝绸之路旅游信息驿站系统建设面对的现实问题

(一)丝绸之路旅游发展中信息不对称问题

1.区域发展不平衡中的信息不对称

陆上丝绸之路是亚欧大陆桥的西部纵深处,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和城市的发展水平及信息化进程差异较大。在丝绸之路中国段内,西部城市与东南沿海城市有着巨大的差距。信息在地区扩散上有快慢、普及程度上有高低,呈现出时间与空间上的非均衡性,主要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信息技术人才、信息化服务能力诸方面的差别为主要表现形式。在中国西部,旅游资源的信息化表达,旅游过程的信息化服务,旅游管理、营销的信息技术应用,游客对旅游信息的获取等都处于一种相对落后的状态,无法满足信息化时代旅游发展的需求。

2.大线路旅游开发中的信息不对称

丝绸之路旅游属于空间跨越和行政区划跨越最大的旅游线路之一。目前,丝绸之路沿线的地区和城市,无论是国内段还是国外段,都还处于一种各自为政、缺乏系统耦合、缺乏大线路无缝对接的阶段,丝绸之路旅游的整体形象塑造和整体营销也处于阙如的状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宣传仅仅是以各行政区为单位进行的局部性宣传推广,缺乏信息共享、共同合作的政策机制,没有形成旅游大线路的集群效应,因此很容易造成旅游客源竞争、相互挤兑的现象。丝绸之路旅游在资源开发、旅游规划、旅游要素配置、旅游服务设施、旅游服务标准、旅游市场机制的一体化进程方面尚未真正提上议事日程,旅游信息技术应用范围也十分有限,这与各地区、城市的旅游开发愿望和游客对丝路旅游的渴望形成较大的反差。

3. 丝绸之路旅游资源与旅游信息需求的不对称

丝绸之路旅游资源类型多样、特色鲜明、分布空间异常广阔。按照国家旅游资源普查分类体系的标准看,丝绸之路沿线的旅游资源可谓品种齐全、丰富多彩,许多还是具有稀缺性、权威性的特色旅游资源,但相应的图、文、数据的表达相对粗浅,未能充分揭示其内涵和价值。特别是大量有关历史事件、文化遗存、民间传统、民风民俗的人文类资源,大多处于一种离散存留的状态,并未纳入旅游资源普查和评价的视野,而这些很可能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和文化交流的对象。这种对人文类旅游信息的粗放处理,实际是一种无形的浪费,许多宝贵的资源如能得到准确的描述、评价和介绍,就可能转化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从而成为既能满足文化消费需求,又能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的文化资本,并将在开发应用中得到保护和传承。

(二)丝绸之路旅游业发展对信息驿站的需求类型

本文关于旅游信息驿站的创意构想有两个基本着眼点:一是着眼丝绸之路大尺度旅游线路的特点,二是着眼现实中不同旅游主体的应用需求。关于旅游信息应用的主体,本文将其分为四类。这四类旅游信息应用主体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矛盾统一关系,对旅游信息的需求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

1.旅游管理者

旅游管理者既是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的规划者、引导者,又是旅游政策和法规提供者,同时也是某些旅游资源如土地、山水、文物的所有者,他们关注的是资源利用、资本引进、保护开发、企业运行、产业结构、市场秩序、旅游业发展趋势、旅游业内外环境等信息。这些信息同时也是旅游企业交叉关注的对象。

2.旅游企业

旅游企业包括旅游开发市场的投资者,旅游景区、景点的建设者和旅行社、宾馆及商业性演出等旅游要素的供给者。它们关注旅游资源的商业性开发、客源市场开拓、政府旅游政策法规、投融资环境变化、游客消费变化、旅游产品及线路的效益、景区景点运营、游客意向及反馈等方面的信息,是各地旅游开发经营的主体,与游客需求是既有矛盾又相互依存的关系。

3.旅游景区经营者

旅游景区经营者是代表政府或旅游企业,在旅游目的区域进行管理运营,直接提供旅游服务的团队和组织。一般是由旅游景区向旅游消费者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的相关旅游服务,并向游客提供预定、购票、讲解、接送、法规要求、投诉理赔诸方面的服务产品。他们既是旅游目的地旅游服务信息的提供者,同时又是旅游运营过程信息的需求者,景区经营者对旅游交通、旅游商品市场秩序、餐饮住宿、景区环境容量、天气预报、行业管理检查、游客投诉热点等信息特别关注。

4.旅游者

游客是旅游产品及相关服务的购买者、消费者,是各旅游信息驿站主要的服务对象。旅游者从产生旅游意向,查询旅行信息开始,到结束旅行行程回到家里,整个过程都持续产生着对旅游信息的不同需求。特别是现代旅游者,他们在旅游消费的过程中经常处于“在线”的状态,无论是对旅游吸引物还是旅游目的地的外部环境,都有旅游应用信息的需求。传统的六要素旅游信息已不能满足其需求,他们的新需求还包括对信息和安全要素的迫切需要。这涉及对网上旅游阅读、通讯、微博微信发送、网上娱乐的需求,涉及对出行安全、社会安全、食品安全、购物安全的需求。“在线”、“在网”构成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因而也成为现代旅游消费的行为模式。这将对旅游信息产业提出全新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三)旅游信息驿站是传统旅游与数字旅游的联结点

从理论和技术上讲,信息具有超越时空、超越文化和行政板块进行信息收集、储存、输送的功能;从实践和操作层面看,旅游信息的生产供给和消费关注仍是呈现出和旅游产品时空分布相应的结构。旅游产品的管理、开发、供给遵循着按地区、按行政区划组织的基本特征,游客的旅游消费和信息需求,也围绕着旅游线路、旅游目的地、旅游景区而持续产生。丝绸之路旅游信息驿站的构想,就是要一方面满足现代旅游业发展和现代旅游消费对旅游信息的海量需求。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旅游管理经营和旅游消费以点为主、点线结合的模式,依托各地区的景区景点,建设以点为依托、以线为主干的旅游应用系统,在传统旅游和数字旅游之间创建促进旅游业发展,满足现代旅游消费需求的数字廊道和智慧旅游平台。

三、丝绸之路旅游信息驿站系统建设构想

(一)丝绸之路旅游信息驿站系统的结构和层级设计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结构是功能的表达形式和载体,信息驿站的结构和层级设计与促进丝绸之路旅游业发展和满足各类旅游信息应用是互为表里、互为条件的关系。以“点为依托,线为主体;连点成线,以线带点”的信息驿站建设思路是与丝绸之路旅游开发的渐进式策略同构的。如前所述,信息廊道呈现出等级化节点分布的空间组织形式,丝绸之路的信息驿站系统也应该按游客集散功能、旅游服务功能、信息处理能力划分信息驿站的层级结构。像西安这样的旅游名城,应该承担起一级性的旅游信息中心枢纽的职能;相应地,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等省会城市则承担起二级旅游信息中心的职能;再往下是咸阳、宝鸡、天水、平凉、张掖、敦煌、吐鲁番、楼兰、库车、喀什、都兰、格尔木等构成古城景区型三级旅游信息驿站。通过上述三个层级的信息驿站结构,实现丝绸之路贯通。旅游景区覆盖的旅游信息网络系统建设,使之成为地方政府、旅游企业、旅游景区和游客所依赖的旅游信息咨询库,成为物流、商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汇聚分注的大平台。

(二)丝绸之路旅游信息驿站的应用信息分类设计

有等级差别,呈点线结合,以旅游目的地城市和著名景区为节点依托,是丝绸之路旅游信息驿站系统的组织架构;注重不同旅游主体应用性信息需求则是信息驿站信息供给的指针。旅游业既是各类信息的超大用户,又是信息生产的超级部门,各种资源类的、管理类的、资讯类的、娱乐类的信息在此汇聚分流,从而满足不同旅游主体的资讯需求。本文提出一个框架性的应用信息分类设计,力求体现出对旅游业发展和游客需求的理解,并突出各类信息充分交流、内外交换的开环系统特色(见下图)。

四、关于丝绸之路旅游信息驿站的特色和作用

丝绸之路旅游信息驿站的创意构想,针对大尺度线路、地区发展差异、信息服务特点,旅游主体需求等几大参数,拟在数字旅游模式和传统旅游模式之间架起一座引桥,实现大数据时代的信息深度服务和旅游应用。从理论上讲,我们可以预期该系统具有以下几点特色和作用。

(一)系统性

围绕大品牌、大尺度旅游线路,构建序列化、多维度的信息服务平台,必须要有系统关照的品质,使各系统在运行中处于有机联系、功能耦合的状态。

(二)应用性

根据旅游管理者、旅游企业、旅游景区和旅游者的信息需求进行信息处理,是有的放矢的经世致用之举。

(三)多功能

这种从特大旅游城市到特色旅游景区的层次信息驿站系统,将根据不同部门、不同方向的需求对信息进行多功能、多载体的组合处理,并能为其他行业和部门提供重要的信息。

(四)带动性

丝绸之路旅游信息系统的创建,不仅仅是满足旅游的信息应用,还将有效地促进沿丝绸之路地区和城市的跨文化传通。通过信息驿站的建设,为西部纵深地带的城市提供文化营销和形象塑造的平台,从而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这是完全可以乐观预期的带动性效应。

[参考文献]

[1]周伟洲,丁景泰.丝绸之路大辞典[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

[2]吉嫱.常熟市智慧旅游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013.

[3]西桂权.我国数字旅游服务信息化平台体系构建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2,(12).

[4]王晓峰.基于TMIS和TGIS比较的陕西旅游资源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5.

[5]马耀峰,梁雪松,李君轶,白凯.跨国丝绸之路旅游合作研究 [J].开发研究,2006,(2).

[6]张彬.弥合数字鸿沟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政策选择[J].现代产业经济,2013, (5).

[7]申培德.丝绸之路旅游资源开发的战略与对策[J].丝绸之路,2009, (16).

[8]马耀峰.丝绸之路国内段旅游合作与开发[J].丝绸之路,2009, (16).

上一篇:论基金会“内部监督”制度的完善 下一篇:从墓葬壁画看魏晋时期酒泉地区的桑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