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旅游合作国内研究述评

时间:2022-09-28 09:17:53

丝绸之路旅游合作国内研究述评

摘要:“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和“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的成功申遗为丝绸之路旅游合作的加速提供了重大契机。梳理了丝绸之路旅游合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按照文献的研究脉络与逻辑关系,本文从合作基础理论、合作动力机制、合作战略、合作模式、合作路径、合作机制体制和国际旅游合作等七方面对丝绸之路旅游合作国内研究内容进行了述评,并对其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丝绸之路; 旅游合作; 国内研究; 述评

0引言

当今世界经济有两大发展趋势:一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二是区域经济合作化。“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

①就是区域经济合作化这一趋势的最新动态,而在实现这一战略过程中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合作具有重要的先导作用。追溯历史,早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话丝路:丝绸之路整体性研究”项目的启动②和中国“丝绸之路”国家黄金旅游线路的推出,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旅游合作的实践探索和学术研究即已展开。而在此后的近30年间,每逢国家提出有关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重大发展战略或出台相关利好政策,抑或丝绸之路国内外旅游合作取得重大共识和突破,就犹如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往往导致丝绸之路旅游合作实践的深化和研究的深入。值此“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提出以及“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成功申遗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由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中国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的重大机遇期,梳理以往关于丝绸之路旅游合作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合理地借鉴与适当地吸收,可以为丝绸之路旅游合作研究的再一次增速与进一步深化提供更为深厚的背景基础与学术立足点。

丝绸之路作为一条横贯亚洲、连接欧亚大陆的商贸通道,尽管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闻名世界,但直到1877年,“丝绸之路”概念才由德国著名地理学家、近代早期中国地质学研究专家李希霍芬正式提出(孟昭勋,李树民,2006)。由于现有的关于丝绸之路旅游合作的研究所指路线基本都是指古丝绸之路,即指公元前二世纪由西汉张骞出使西域而开通的从新疆通往西亚的陆上丝绸之路(孟昭勋,李树民,2006),因此本文研究对象限定为传统的古丝绸之路。另外,作为一条跨国、跨洲旅游线路,必然既涉及国内合作也关涉国际合作;由于相关研究较多,本文仅站在国内视角,相应的综述内容包括丝绸之路国内旅游合作研究和国际旅游合作研究。为突出重点,本文把丝绸之路旅游合作分为两个层面,包括整体内部的合作和个体内部的合作;前者是指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旅游合作,后者是指丝绸之路沿线某个地区内部的旅游合作。由于前者受“行政区经济”的制约而使区域旅游合作研究更具有挑战性和理论与实践意义,加之其更趋近丝绸之路旅游合作实践的未来走向,因此本文选择前者作为研究层面。

1文献来源

本文资料获取主要基于“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为尽可能地扩大文献收集面并不失学术性,主要在“期刊”“特色期刊”“学术辑刊”“博士论文”“硕士论文”“国内会议”和“国际会议”等7个子库范围内进行跨库检索。在检索途径上,先以“丝绸之路”为主题进行首次检索,再以“旅游”与“合作”为主题对已检索到的文献进行二次筛选,共得到相关文献142篇 检索时间为2015年4月1日17:30,剔除了2篇内容重复论文。 。然后通过文献摘要阅读,筛选出与本文研究主题紧密相关的文献108篇。最后,通过精读确定了本文所需要的40篇文献。另外,本文还参阅了相关研究专著6部,旅游规划著作1部。

2研究内容

已有的相关综述论文(曹扬,2010)在文献选取和脉络梳理方面为本文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借鉴。考虑到相关文献内容庞杂,为避免主次不分,分类研究就成为必需。本文借鉴区域旅游合作理论的研究框架(见图1),从合作基础理论、合作动力机制、合作战略、合作模式、合作路径、合作机制体制和国际旅游合作等七方面对丝绸之路旅游合作国内研究进行述评。同时,为更清晰展现本研究主题的进展情况,我们绘制了近10年来丝绸之路旅游合作国内研究年谱(见图2)。若以2006年和2013年为时间节点 2006年,“丝绸之路”跨国申遗活动开始开展,中国《丝绸之路旅游区总体规划》编制正式启动;2013年,“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正式提出。 把近10年来丝绸之路旅游合作国内研究分为早、中、近期3个阶段,则相关研究在时间轴向上表现出早期快速发展、中期稳中有降、近期再度升温的研究趋势。

图1丝绸之路旅游合作研究框架

图2丝绸之路旅游合作国内研究年谱(2003-2014)

2.1旅游合作基础理论

旅游的跨学科特点和区域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区域旅游合作研究基础理论的综合性。汪宇明(2009)认为,区域旅游合作研究主要涉及地理学、新制度经济学、国家竞争力理论和博弈论等理论。具体到丝绸之路旅游线路,首先,地理学中的地格理论应是其保护和开发的基础(李飞,等,2009),也是沿线区域合作的基础。现有分段式的开发和宣传,人为地割裂了丝绸之路这一廊道遗产的文脉、地格,破坏了丝绸之路的整体旅游形象;其次,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增长理论和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中的“核心-边缘”理论为丝绸之路旅游合作模式的探索奠定了理论基础。梁雪松(2007)认为,“点-轴”开发模式最适合于丝绸之路这样具有悠久历史和众多文化遗产的廊道型带状区域。淮建军等(2015)认为,“增长极”理论、“点-轴”理论和“核心-边缘”理论为构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空间结构明确了步骤,这些理论同样适用于丝绸之路旅游合作发展规划与行动方案的制定;再次,国家竞争力理论体系中的比较优势理论为丝绸之路旅游合作实践的开展提供了理论解释。王润玲等(2007)认为,西北地区要科学运用动态比较优势原理,依托丝绸之路,创造西北旅游业的动态比较优势;此外,作为一条跨区域的旅游线路产品,其合作开发涉及政府、企业、行业组织、沿线社区居民等相关利益主体,进而必然引发合作中的“博弈”问题。陈实等(2013)利用博弈论分析了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力机制,创设了“区域旅游合作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均衡模型,并把这一模型用于西部地区旅游合作机制和合作路径的分析,同样适用于丝绸之路旅游合作的研究。

综上所述,尽管区域旅游合作的大部分理论在丝绸之路旅游合作研究中有一定程度的体现,但从相关文献的整体情况看,一方面,对理论的重视程度略显不足,具体表现在一些研究仅仅局限于对案例地调查样本特征的具体描述,以及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堆砌和分析,而缺乏对旅游现象背后原因的深入思考(张宏梅,2011);另一方面,对理论的适切性问题考虑不够,具体表现为基于对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旅游发展现状和特点等方面的浅层分析,大胆套用地理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这类研究虽具有学术合法性,但缺乏中国意义(汪丁丁,2008)。

2.2旅游合作动力机制

推动区域旅游合作的空间动力机理是复杂的,既有旅游资源和产品的区域差异性与互补性诱因,又有发展和创新引起的竞争推动,还有一体化的目标诉求(汪宇明,2009)。丝绸之路沿线既富有雄浑瑰丽的自然景观,又遍布底蕴深厚的人文景点,加之天然的差异分布和优化的空间组合,使其成为中国的一条“黄金旅游线路”,也是沿线区域旅游合作的必要前提和根本诱因。但现有关于丝绸之路合作动力机制的研究大多止步于此。除了李飞等(2010)关于廊道遗产丝绸之路旅游品牌的动力机制研究和南宇(2010)关于丝绸之路跨区域、无障碍、一体化旅游模式的可行性分析分别触及发展推动和一体化目标诉求诱因外,现有研究鲜有对旅游动力机制更深层次的挖掘。正如南宇(2010)所言,旅游区域协作大部分是在“诸侯经济”的格局下人为捏合或行政“拉郎配”而组成的,缺乏联合的基础与动力――经济利益与市场机制,使发展旅游业的各项要素不能实现优化配置,许多旅游区域协作有名无实,有始无终。这一点是当前丝绸之路旅游合作现状的真实写照。梁雪松(2009)更进一步认为,丝绸之路旅游发展滞后的一个深层次原因在于沿线地区在资源互补的背景下缺少围绕产品线的深层次区域合作,游客所购买的产品是松散型的、不连贯的景点组合,而不是有机结合为一体的旅游线路产品。对照近些年政府层面在丝绸之路旅游合作领域日益高涨的呼声和紧锣密鼓的行动,反观企业层面不疾不徐的配合甚或消极冷淡的应对,说明丝绸之路旅游合作的实践仍深受“行政区旅游经济”现象(胡浩,2006)的刚性约束。政府追求旅游发展的综合效益固然没错,但若疏于对旅游企业、游客和社区居民利益诉求的考量,仅仅依靠丰富的旅游资源禀赋和突出的比较优势就想当然制定出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战略和规划,必难于跳出当前丝绸之路旅游合作“政府力主合作而企业缺位”的泥淖。李树民认为,有效的区域旅游合作不能仅仅表现为形式上的合作,而应形成优质产品组合链和高效的产业协同发展机制,通过聚合和协调作用获取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形成推动合作进一步深入发展的动力源李树民.西部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与途径[N].人民日报,20050727(09).。陈实等(2013)通过创设博弈模型证实,区域旅游合作的根本动力来源于政府、企业和行业组织等参与方从旅游合作中获得的收益大于不合作时的收益,最终旅游合作的建立依赖于参与各方策略选择之后形成的博弈均衡,而绝不仅仅只是政府的“独角戏”。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大都认识到动力机制之于区域旅游合作的重要性,但对其内在机理的深入挖掘略显不足。旅游资源和产品的区域差异和优势互补对于推动区域旅游合作固然重要,但其只是区域旅游合作的充分条件,而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旅游竞争及由此引发的各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不均衡博弈才是区域旅游合作的必要条件。现有研究对丝绸之路旅游合作的充分条件重视有余,而对其必要条件关注不足,这可能正是丝绸之路旅游合作实践不力的理论根源所在。

2.3旅游合作战略

对于丝绸之路这样一条狭长的跨区域旅游线路产品,涉及的管理主体和参与主体众多,为了达到相关主体的利益均衡并进而实现区域旅游的协调发展,加强合作战略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研究者比较一致的观点首推实施“政府主导型”合作战略(梁雪松,2007;南宇,2009;马耀峰,2009),因为在区域旅游合作实践中,公共旅游产品供给的“囚徒困境”可能导致供给不足,而私人旅游产品供给的“斗鸡博弈”则可能导致供给结构失衡,为了规避市场失灵,需要政府介入对区域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以及旅游企业的竞合行为进行合理引导(陈实,温秀,2013)。基于“丝绸之路”这一国际品牌的巨大影响力,研究者普遍认为,丝绸之路旅游合作一定要打造旅游品牌战略(梁雪松,2007;南宇,2009)。丝绸之路沿线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品牌旅游资源却略显不足,加之沿线地区对丝绸之路整体旅游产品的人为分割,“丝路之旅”实则有名无实。因此,要想实施品牌战略,必需借鉴系统论的整体观点,注重丝绸之路整体品牌的营造,而要实现品牌创新,致力于跨国申报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是一种有效途径(马耀峰,2009)。此外,梁雪松(2007)、马耀峰(2009)基于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普遍不高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提出要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实现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

综上所述,以往有关丝绸之路旅游合作战略的研究,对战略的全局性、整体性特点强调有余,但对战略的阶段性、动态性特点重视不足。由于内外部环境随着时间在不断变化,某种战略的有效性随之也在变化(加斯・塞隆纳,等,2004)。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政府主导”合作战略的推动下,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旅游业在短期内获得了快速发展,然而随后的旅游发展实践证明,“政府主导”并非“万能药”,随着我国旅游市场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市场在旅游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愈加重要。而对于品牌战略,在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申遗成功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由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中国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的背景下,品牌战略的实施内容和重点亦应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些都是以往研究所欠缺的。

2.4旅游合作模式

区域旅游合作模式,是指区域旅游系统各要素和旅游活动在合作区域空间内的相互关系和组合形式。在不同的区域条件和合作机制作用下,区域旅游合作会呈现不同的结构形态,并处于时空演化之中(汪宇明,2009)。现有关于丝绸之路旅游合作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空间结构层面的合作,尽管空间结构模式类型众多,但不同的空间形态结构通常对应于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时空组合的阶段性特征(杨荣斌,等,2005)。丝绸之路的“廊道型”特点和旅游合作现状,决定了“点-轴形态模式”是一种比较适宜的合作模式(梁雪松,2007)。注意到丝绸之路沿线旅游资源和市场分布的不均衡特点以及旅游合作模式的时空演化趋势,梁雪松(2009)提出了丝绸之路旅游合作的互补模式(即单核辐射和双核联动模式)及发展趋势模式(即网络模式),南宇和李兰军(2010)基于申遗的视角提出了丝绸之路旅游合作的跨区域、无障碍、一体化旅游模式,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动态思维的思想。除了以上在概念层面关于丝绸之路旅游合作的研究以外,有些学者从更具体的操作层面探讨了丝绸之路沿线重点旅游中心(节点)城市的合作开发模式。汪威(2007)采用旅游地中心性指数对丝绸之路21个节点城市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在丝绸之路沿线构建一个立体化、网络化的多级旅游中心城市体系。南宇和杨阿莉(2010)也认为,丝绸之路沿线重点旅游城市实行梯度开发,旅游中心城市实行协作开发一体化网络模式,两者虽在城市分级标准方面有所不同,但理论依据均为增长极理论。

综上所述,学者们大都注意到丝绸之路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对丝绸之路旅游合作模式的影响。但以上关于丝绸之路旅游合作模式的探讨,更多地停留在概念层面,绝大多数是经济地理学或区域经济学中相关模型的翻版,仅是就合作范式、政策尺度、目标指向与水平深度的一种定性描述,缺乏实证分析的支撑(汪宇明,2009)。另外,现有关于合作模式的研究仅仅局限于空间视角,研究视角亟待拓展。

2.5旅游合作路径

区域旅游合作路径主要是指合作主体之间为了达到合作目标而采取的合作方式,是以政府、企业和非政府组织为基础,整合多项生产要素的多项产业发展路径(陈实,温秀,2013)。在政府层面,囿于行政壁垒的刚性约束,加之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客观差异以及对旅游业的重视程度有别,如单单依靠沿线个别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旅游交流和合作,根据耗散结构原理,丝绸之路整体旅游系统的输出必然是低效的。为了保证充分交流和常态化合作,组建能够统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旅游发展的协调机构就十分必要,该组织可由丝绸之路沿线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关部门领导、专家学者和旅游商等多方组成,就区域旅游合作中的重大问题和政策进行协商,保证丝绸之路旅游合作的顺利开展(马耀峰,2009)。另外,考虑到丝绸之路作为一条文化线路的整体性特点,联合申报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对创新丝绸之路旅游品牌就显得尤为必要(南宇,2009)。但尽管如此,丝绸之路主题旅游形象的塑造仍要遵循“和而不同”的理念,因为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旅游业发展条件和态势不均,所以不同地区宜分别采取不同的形象建设策略(程圩,等,2014;李巧玲,2012)。此外,现有设施良莠不齐是制约丝绸之路旅游发展的一个短板。因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首先应加强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整体规划、布局和对接,尤其要把立体交通的打造作为当前合作的重中之重马勇.丝绸之路旅游发展的策略[N].中国旅游报,20131009(11).。同时,要坚持“物流先行”的原则,物流系统的建设不应仅仅针对货物运输,而且要解决东西部地区、西部地区与国际间人员的交往、观光旅游等需求,要让人们愿意并且方便地进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王之泰,2014)。

在企业层面,一些研究者提出了丝绸之路沿线地区联合开发旅游资源和旅游线路产品的构想(梁雪松,2007),还有研究者提出了加强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联合营销(李飞,等,2009)。但由于缺乏对旅游企业合作动力机制的深入探究,有些路径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已遭到丝绸之路沿线旅游企业合作不力的证伪。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的竞合以逐利性为根本特征,目前以政府为主要推手促成的以“拉郎配”式为突出特征的旅游企业合作,其核心成员由于缺乏产权基础,难以发挥旅游企业合作的积极性和整体优势,而以市场为主的旅游企业集团化才是西部地区旅游企业合作的发展方向(陈实,温秀,2013)。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加强旅游企业信息化建设,助推旅游电子商务发展(易方,唐光海,2015),以实现“资源互享、客源互送、线路互推、信息互通”(南宇,李兰军,2010)。

在非政府组织层面,相关研究着墨不多。为了维护本行业利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以达到规范经营的目的,成立跨区域旅游行业组织来进行协调沟通就变得异常重要,应充分发挥其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李创新,等,2009)。

综上所述,关于丝绸之路旅游合作路径的探讨主要集中在政府层面,企业层面和非政府组织层面相对薄弱。然而单单强调“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而缺乏最根本的“贸易畅通”,丝绸之路旅游合作就会因为合作主体的缺位和合作载体的缺失而流于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合作路径的理论研究理应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这需要相关研究的理性回归。

2.6旅游合作机制体制

基于中国国情的区域旅游合作的机制体制,实质上是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等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战略性命题,相应的合作主要包括3个层面:政府层面、企业层面以及非政府组织层面,所涉及的机制体制分别对应为基于政府层面的公共行政管理体制、基于市场化机理的区域性合作机制和基于非政府组织的参与机制(汪宇明,2009)。整体上,丝绸之路当前的旅游合作机制主要局限在政府层面。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丝绸之路沿线城市、省区政府间自下而上的旅游合作形式,如中国丝绸之路吐鲁番葡萄节旅游论坛;另一种是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自上而下建立的合作平台,如欧亚经济论坛(李文兵,南宇,2010)。但无论哪种形式,合作仍停留在政府主办的“对话”“论坛”等战略性合作层次(曹扬,2010),而对务虚的强调又使其渐趋流于形式的“合作秀”。相较之下,企业作为区域旅游合作的主体,本应通过基于市场化机理的区域性合作机制,在丝绸之路旅游合作中发挥参与主体作用,但因缺乏根本的利益驱动机制和长效的合作机制,导致合作效果不佳(梁雪松,2009)。至于非政府组织,由于其在中国的天然弱势地位,决定了其在区域旅游合作中的参与性地位。陈实等(2013)认为,当前西部地区的行业协会与政府渊源很深,要想充分发挥其监督与智库作用,需要行业组织的自主化、职能化和市场化转变,但由于其本身缺乏监督机制和自律机制,这一过程可能会相对漫长。

综上所述,丝绸之路旅游合作机制体制虽然涉及政府、企业和非政府组织3个层面,然而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政府层面的合作最受关注,凸显了区域旅游合作中“政府主导”的特征。但却不能因此忽略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其实正是由于企业缺乏利益分享的动力机制,非政府组织缺乏独立自主的监督机制,才造成当前丝绸之路旅游合作“政府热情,企业冷淡,非政府组织无声”的局面。这两个层面的研究和实践在以后亟待加强。

2.7国际旅游合作

对跨国旅游合作的关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旅游研究者的国际化视野,尤其对于丝绸之路这样一条国际旅游线路产品,无论是对合作动力机制、合作战略的分析,还是对合作模式、合作路径和合作机制体制的研究,如果无法打破“地方主义”的藩篱,就很难突出丝绸之路的整体旅游形象,很难实现“资源互享、客源互送、线路互推、政策互惠、信息互通、节庆互动、交通互联、争议互商”(南宇,李兰军,2010)。整体来看,关于丝绸之路旅游的国际合作研究还相对较少。童斌(1979)对日本“丝绸之路热”的分析是当前可得文献中较早地关注丝绸之路国际客源市场方面的研究。马耀峰(2009)探讨了跨国丝绸之路旅游合作的意义、可行性、机制与方式等,比较全面地总括了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合作研究。其他研究多集中于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合作的某一或几个方面,其中,在合作动力机制和战略方面,马勇等(2014)认为,丝绸之路旅游文化经济带的发展动力机制首先应着眼于旅游要素和文化要素的聚集,在产业融合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并从提升全球竞争力的角度提出了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国际合作发展战略、全产业链发展战略和产业外溢发展战略等四大发展战略;在合作模式方面,郭鹏等(2014)认为,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合作模式应以打造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联盟、丝绸之路国际生态旅游带、丝绸之路国际文化旅游带、丝绸之路无障碍旅游区、丝绸之路旅游经济特区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城市网络为重点,合理共建“丝绸之路国际旅游经济带”。魏敏(2015)分析了中国和土耳其旅游合作发展的基础,认为,当前中土旅游合作基本上属于市场互换的低级合作模式;在合作路径方面,惠宁等(2014)认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要充分发挥上海合作组织的平台作用,依托欧亚经济论坛,借助丝绸之路国际旅游文化艺术节的影响力,推动建立双边、多边精品旅游合作项目,以旅游促进文化交流,发挥旅游产业的扩散和带动效应,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此外,马莉萍(2015)探讨了丝绸之路经济带跨境旅游消费者的权益保障问题。

综上所述,相较于全面展开、日益深化的丝绸之路国内旅游合作研究,国际旅游合作研究无论是研究广度还是研究深度都远远不够,这可能是近几十年来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合作实践不力的客观反映。未来只有因循“理论研究先行”的逻辑,日益加强和深化丝绸之路国际旅游的全方位、多方面研究,才会有利于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合作的有序、良性、持续发展。

3研究展望

丝绸之路整体性的突出特点,决定了相关研究只有因循系统思维的逻辑,才可能从整体上把握研究的宽度、广度和深度。根据系统理论,研究一个系统,不仅要对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各个层次、各个方面进行分析,更重要的是对各个组成部分、层次以及方面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夏建华,许征,2004)。具体到丝绸之路旅游合作,今后除了继续加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旅游方面的单体研究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强化在合作基础理论、合作动力机制、合作战略、合作模式、合作路径、合作机制体制和国际旅游合作等方面的系统研究。

3.1重视旅游合作基础理论的应用研究

理论之于实践的作用就如同下层基础之于上层建筑的支撑,针对旅游合作基础理论研究不足的问题,今后在旅游合作动力机制方面,除了深度挖掘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地格差异外,还应深入分析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文脉相承关系,因为地格差异、文脉关系均是旅游合作发展的基础在国内,陈传康强调文脉的重要性,邹统钎主张地格差异是地方旅游发展的命脉。(邹统钎,2013);在旅游合作模式方面,应加强增长理论的阶段适应性分析,通常“点-轴开发模式”多适用于旅游发展的初期,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的提出以及丝绸之路沿线主要旅游中心城市旅游发展的日臻成熟,其旅游开发或合作模式也宜作相应的调整;另外,还应注意到丝绸之路旅游合作发展中不同利益主体博弈的动态演化特征;最后,对于丝绸之路这样一条跨区域旅游线路,由于涉及相关利益主体众多,因此在强调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同时,注重理论应用的“情景适应性”也尤为重要。

3.2注重旅游合作动力机制的博弈分析

尽管促发区域旅游合作的诱因众多,但从本质上看,利益互补关系是合作主体的主要动力机制,区域旅游合作能否顺利开展关键在于相关利益主体之间是否可以实现皆大欢喜的“博弈-均衡”(汪宇明,2009)。对于丝绸之路这样一条跨国、跨区域旅游线路产品来说,其旅游合作的实现取决于政府、企业、行业组织和社区居民之间能否实现诸多的“博弈-均衡”结果,具体表现在各级政府之间达成的区域旅游合作框架,政府和企业之间形成的制度安排,政府和行业组织之间建立的职能分工体系,政府和社区居民之间形成的社区参与机制,企业和企业之间生成的竞争-合作机制,企业和行业组织之间生成的自律和监督体系,企业和社区居民之间达成的利益分成机制,行业组织和社区居民之间建立的分工合作体系。只有以上相关主体在彼此的博弈中实现了“多赢”,区域旅游合作才可能真正实现。现实中丝绸之路旅游合作不力的现象正是相关利益主体无法实现“博弈-均衡”结果的表征。因此,若欲推动“丝路之旅”的蓬勃发展,首要思考如何实现相关利益主体的“博弈-均衡”,这是未来加强动力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点。

3.3强调旅游合作战略的动态演变

合作战略的制定关乎着区域合作的长远目标和关键行动方案能否顺利得以实现。对于这样一条跨越不同行政区域、历史概念清晰而现实区域模糊、主题一脉相承而构成又丰富多样的整体旅游产品,没有战略目标的宏观指导其合作是难以想象的,但制定出沿线地区都满意的战略方针也近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在旅游合作实践中应体现“和而不同”的战略思想,强调“整体协调和突出特色相结合”(王瑜,等,2011);同时,作为一条“廊道型”文化旅游线路,还应把丝绸之路人文精神的挖掘作为一种战略思想贯穿旅游合作实践的始终,以延长丝绸之路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实现遗产保护、继承和可持续发展(王啸,2004);另外还应考虑到战略的“动态演变性”特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新丝绸之路概念的提出,丝绸之路的概念逐渐泛化,尤其是新近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战略的提出,更加速了这种趋势,因此未来关于丝绸之路旅游合作的研究首先应打破传统的概念藩篱,逐步转向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旅游合作研究。而在此种转变背景下对未来旅游合作战略的考量首先要基于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合作发展两大基本特征的根本把握。第一,和以往狭义的丝绸之路旅游合作不同,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合作是沿线国家之间的相互旅游交流,以国际旅游为主体。第二,开展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合作是在国家实施向西开放背景下实施的,是作为落实国家开发战略的先导步骤来布置的,要在实现国家总体战略意图的原则下具体实施。

3.4拓展旅游合作模式的研究视角

研究视角不同,合作模式的类型往往有别。陈实等(2013)分别从合作程度、产业组织、要素组合、地理空间聚集程度(状态)和合作内容等视角研究了区域旅游合作的模式。根据丝绸之路旅游发展现状,在现有基础上,通过拓展研究视角,探究旅游合作模式的新类型。具体来说,从合作程度视角看,结合吴军(2007)基于合作主体之间联系紧密程度对区域旅游合作模式的分类,可以判断丝绸之路现有旅游合作属于半紧密半松散型合作模式,未来要想提高合作的实际效果,就要在资源开发、政府合作、企业往来、联合执法、联合营销和市场规制等领域展开广泛、深度的合作,逐步形成紧密型合作模式;从产业组织视角看,根据区域旅游合作中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可把合作模式分为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型和企业主导政府服务型。毋庸置疑,目前的丝绸之路旅游合作当属于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型合作模式,表现出市场主体缺位、旅游发展动力不足等特征。未来随着丝绸之路沿线旅游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的逐渐确立,可考虑向企业主导政府服务型合作模式的转化;从要素组合视角看,丝绸之路作为一类整体旅游产品,采取资源共享型旅游合作模式是其合作发展的前提。由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脉、地格不同,相应的旅游资源禀赋、类型有别,因此,采用资源互补型合作模式也成为必然。此外,基于丝绸之路市场互补性强的特点,也可采用资源拉动型合作模式,使沿线国家和地区互为客源地和目的地;从地理空间聚集程度或状态视角看,要逐步实现从目前的以增长极为中心的点-轴开发模式向网络式空间结构模式的转化;从合作内容视角看,丝绸之路旅游合作应告别目前内容相对单一的旅游资源合作模式,逐步实现向行业综合型和多元化全方位合作模式的转化。如果站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合作的高度,把丝绸之路旅游合作模式定位为关联性区域合作模式可能最为恰当。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必将在客观上促进丝绸之路旅游的合作与发展。

3.5强化多层面旅游合作路径的研究

区域旅游合作主体的多元性决定了合作层面的多样性。今后应紧密结合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家战略,除了继续强化政府层面的合作以外,企业、行业组织和民间层面的合作亦应加强。具体来说,在政府层面,应通过区域政策调整,为其他主体的区域旅游合作创造良好的区域环境。通过改善政府的决策能力提高政府的协调创造能力,通过制定区域旅游发展规划保护合作区域内有形的和无形的特色旅游资源,通过完善区域利益均衡机制平衡区域之间和区域各个合作主体之间的矛盾;在企业层面,应通过价值链重新构建企业联合体,实施旅游企业集团化、国际化战略,联合设计、开发丝绸之路旅游线路产品,加强网络为基础的旅游企业信息化合作,共建丝绸之路国际旅游产品品牌;在行业组织层面,要逐步摆脱对所在国政府的依赖,行业协会要避免政府干扰,在发挥自身职能时要做到专业、独立与公平。在市场功能上,要贴近企业,在企业国际化合作中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在民间层面,由于民间文化交流能够使各国人民了解丝绸之路异域文化风貌,产生旅游动机与需求,进一步产生旅游交往的行为。因此应搭建民间文化交流的机制和桥梁,促进民间文化的交流与合作,进而带动丝绸之路旅游的合作与发展(马勇,2013)。

3.6坚持旅游合作机制体制的创新研究

区域旅游合作,其实是建构一种多元主体参与的公共治理架构。在政府层面,以中国既定的国情和丝绸之路旅游合作发展的基本态势和属性特征,政府主导及其推进的会议模式,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的主要机制体制;对于旅游企业来说,其参与旅游合作的主动性,关键在于其在合作伙伴关系网络架构中的话语权地位(汪宇明,2009)。但地位或权力不是自动形成的,也不是单纯由当地政府赋予的,而是各利益主体在持续的、反复的博弈过程中实现的(张民巍,2004)。一方面,要求旅游企业在相关利益保障、政策差别、服务标准、经营环境和诚信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设性的制度要求。另一方面,要求政府在规范旅游市场竞争秩序、清除区域性制度障碍、改善区域性旅游发展环境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此外,行业组织作为推动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重要智囊力量,应充分发挥其非强制力、非盈利性、客观中立的组织优势,在沟通政府与企业发展的利益诉求,破解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难题、促进相关利益主体信息共享,为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提供战略性决策及相关方案供给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从而进一步推进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理论集成与丝绸之路旅游合作实践模式创新(汪宇明,2009)。综上所述,建立一种能够融合政府、旅游企业和行业组织等多方力量参与的“三主机制”(即政府主导,企业主动,行业组织参与),应是未来丝绸之路旅游合作机制体制创新的方向。

3.7加强国际旅游合作方面的学术研究

丝绸之路旅游线路的跨国性、整体性决定了相关研究的国际性和系统性。以往国内有关丝绸之路旅游合作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国内段,一方面反映了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合作不力的现实,另一方面也突显了国际旅游合作相关研究的不足。如果要使合作不仅仅停留在口号层面,就必须在今后全面加强对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合作的学术研究。在合作基础理论方面,考虑到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旅游资源禀赋、旅游产业地位、社会经济状况等方面的不同,应日益重视旅游合作基础理论的“情景适应性”。在合作动力机制方面,要打破“就旅游谈旅游”的藩篱,深入理解“旅游搭台,经贸唱戏”的本质,充分认识到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战略既是经济战略,也是政治、文化战略,旅游合作战略只是这一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除了重视沿线各国政府、旅游企业和行业组织在旅游方面的博弈分析之外,还应加强沿线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动力机制分析。在合作战略方面,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跨国性决定了丝绸之路旅游合作战略的国际性。这一特点决定了丝绸之路旅游合作研究必须以国际旅游为主体,无论是合作组织的建立、旅游规划的编制还是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品牌的打造,都应该具有国际化视野,实现真正的国际参与和合作。在合作模式方面,基于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社会体制、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产业地位及旅游发展阶段等方面的客观差异,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型合作模式都将占主体地位,在这种模式下,政府除了发挥正常职能和作用外,还需要考虑对市场国际化、投资国际化和经营国际化合作的引导和支持(陈实,温秀,2013)。在合作路径方面,应加强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和地区在政府、企业、行业组织和民间方面的全方位合作研究,尤其要加强旅游企业的跨国合作,这是推动合作实践的根本力量,行业组织和民间的国际合作和交流作为旅游合作的助推剂和剂,同样也不能忽视。在合作机制体制方面,对于丝绸之路这样一条跨国旅游线路来说,政府主导模式可能会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占主体地位,除了深化现有会议模式的形式和类型以外,还应积极探索政府合作的其他有效方式。但从更长远的未来看,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合作终究是一种市场行为,因此及早加强丝绸之路沿线各国旅游企业合作机制体制的探究,并辅以行业组织等其他层面合作机制体制研究的补充,对推进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合作大有裨益。

4结语

对丝绸之路旅游合作国内研究的述评,既有助于对以往研究内容和重点等方面的整体认识,也有利于对未来相关研究方向和趋势的一个宏观把握。但由于区域旅游合作研究内容庞杂,涉及合作基础理论、合作动力机制、合作战略、合作模式、合作路径、合作机制体制和国际旅游合作等诸多方面,囿于篇幅及研究视野,每一方面的综述都尚待深入。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践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合作将会成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研究热点和重点,需要后续更多相关研究的及时跟进与逐步深化。

参考文献:

[1]陈实,温秀.西部区域旅游合作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6873,98114,217235,239,241,256257.

[2]曹扬.西部区域旅游合作十年回顾与展望[J].商业研究,2010(6):135139.

[3]程圩,隋丽娜,程默.基于网络文本的丝绸之路旅游形象感知研究[J].西部论坛,2014(5):101108.

[4]郭鹏,董锁成,李泽红,李宇,程昊,袁靓.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业格局与国际旅游合作模式研究[J].资源科学,2014(12):24592467.

[5]胡浩.旅游城市“行政区旅游经济”透析[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517.

[6]淮建军,王征兵,赵寅科.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综述[J].学术界,2015(1):219228,327328.

[7]惠宁,杨世迪.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内涵界定、合作内容及实现路径[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6066.

[8]加斯・塞隆纳,安德里・谢帕德,乔埃尔・波多尼.战略管理[M].王迎军,汪建新,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4.

[9]李创新,马耀峰,李振亭,马红丽.遗产廊道型资源旅游合作开发模式研究――以“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遗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9):841844.

[10]李飞,宋金平,马继刚.廊道遗产旅游品牌塑造与区域营销研究[J].商业研究,2010(11):140144.

[11]李飞,宋金平,张宁.廊道遗产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理论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9(6):96100.

[12]李巧玲.丝绸之路申遗中国段旅游形象设计与推广策略――基于陕西段西安旅游区的视角[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51158.

[13]李文兵,南宇.论丝绸之路沿线旅游合作机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1):196200.

[14]梁雪松.丝绸之路区域旅游合作空间开发模式选择[J].丝绸之路,2009(4):101102,104.

[15]梁雪松.遗产廊道区域旅游合作开发战略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7.

[16]马莉萍.丝绸之路经济带跨境旅游消费者权益保障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5(2):110111.

[17]马勇,刘军.丝绸之路旅游文化经济带全球发展战略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14(2):151158.

[18]马耀峰.丝绸之路国内段旅游合作与开发[J].丝绸之路,2009(16):510.

[19]孟昭勋,李树民.新世纪丝绸之路旅游[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3.

[20]南宇.西北丝绸之路旅游区旅游品牌创新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09(11):7377.

[21]南宇.西北丝绸之路区旅游中心城市合作开发网络模式研究[J].经济地理,2010(6):10381042.

[22]南宇.西北丝绸之路五省跨区域旅游合作开发战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23]南宇,李兰军.西北丝绸之路跨区域、无障碍、一体化旅游模式研究――基于丝路申遗的视角分析[J].新疆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4):3539.

[24]南宇,杨阿莉.西北丝绸之路区重点旅游城市梯度开发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9):161167.

[25]童斌.日本的“丝绸之路热”[J].世界历史,1979(6):8689.

[26]汪丁丁.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导论[J].财经问题研究,2008(10):313.

[27]王润玲,张伟.加速西北地区旅游业开发与发展的战略与对策――基于比较成本原理的视角[J].特区经济,2007(12):153155.

[28]汪威.丝绸之路中国段旅游中心城市体系构建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380383.

[29]王啸.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中人文精神的发掘――以我国西北丝绸之路为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S2):4649.

[30]王瑜,吴殿廷,朱桃杏.论旅游开发中的“和而不同”――以丝绸之路为例[J].人文地理,2011(2):128132.

[31]汪宇明.旅游合作与区域创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955,67,73,75,250269,276277.

[32]王之泰.丝绸之路经济带:丝绸之路的升华[J].中国流通经济,2014(5):1115.

[33]魏敏.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土旅游合作的战略思考[J].亚非纵横,2015(1):8192,123,127.

[34]吴军.中国区域旅游合作时空演化特征分析[J].旅游学刊,2007(8):3541.

[35]夏建华,许征.整体性观念的系统论阐释[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4(2):2527.

[36]杨荣斌,郑建瑜,程金龙.区域旅游合作结构模式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5):9598.

[37]易方,唐光海.丝绸之路旅游电子商务发展路径与对策[J].当代经济,2015(1):5658.

[38]张宏梅.西方社会科学研究范式与中国旅游本土化研究[J].旅游科学,2011(5):19,32.

[39]张民巍.社区制度的培育与规则的形成――从几个案例考察城市社区权力的形成方式[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6570.

[40]邹统钎,高中,钟林生.旅游学术思想流派(第2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2.

上一篇:电话诈骗成“台湾之耻” 下一篇:官员“雅腐”如何影响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