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临床观察

时间:2022-08-27 09:03:00

综合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临床观察

摘 要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分为两组各43例,治疗组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按摩牵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02%,对照组7906%,两组比较,P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牵引 按摩疗法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7.097

资料与方法

2005年以来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43例,男21例,女22例;年龄32~77岁。对照组43例中,男20例,女23例;年龄31~78岁。两组性别、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订《中医病证诊断标准》。①有慢性腰痛史;②多发生50岁以上的体力劳动者;③长期反复的腰腿痛和间歇性跛行;④下肢肌萎缩,腱反射减弱,腰过伸试验阳性;⑤腰椎CT显示有不同程度腰椎椎体及关节退变征象,并有腰椎管狭窄。

对照组:①牵引治疗:采用平卧位腰椎骨盆慢速牵引,重量以体重的25%为宜,牵引时间15~30分钟,每日1次。牵引完毕后令患者休息3~5分钟再进行推拿按摩;②按摩治疗:牵引后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术者立于床边,在腰骶部、双下肢施以按、揉、拿等手法,反复操作20分钟以上,再点按肾俞、八醪、环跳、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绝骨等穴,每穴1~2分钟。后在腰骶部、双下肢反复轻揉、拍击,最后搓擦结束。每日1次。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治疗。处方:黄芪30g,党参12g,炒杜仲12g,穿山甲2g,丹参12g,当归尾8g,赤芍12g,川芎8g,怀牛膝12g,桂枝8g,细辛2g,独活4g,桑寄生12g,秦艽8g,防风3g,茯苓12g。疼痛明显者加全蝎4g、蜈蚣2g。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

两组均以10天为1个疗程,治疗2~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结 果

治疗结果,见表1。

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

讨 论

牵引治疗可使椎间隙增宽,增加椎管及侧隐窝容积,降低椎管内压力,减少对椎管内容物的压迫,恢复脊柱的生理弯曲,从而缓解因椎管狭窄造成的神经受压及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引起的症状。按摩手法治疗可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解除肌肉痉挛,松解神经根粘连。手法治疗的作用可能有:①利用屈曲位牵拉使椎管内肥厚黄韧带变长变薄,可使髓核部分回纳,从而解除对马尾神经和神经根的刺激或压迫,改善血液循环;②使腰椎前滑的倾向得以改善,并且在屈曲位动作下利用棘上韧带、黄韧带和后纵韧带的张力使滑脱的椎体向心回纳,从而改善椎体前滑而导致的椎管狭窄;③加强血液循环,消除水肿、炎症;④有利于缓解广泛增生的小关节对关节囊、细小神经分支的刺激;⑤调整腰椎小关节紊乱,恢复和改善腰椎生物力学方而的平衡与稳定。中医学认为此病发生的机理多为气血亏虚、风寒湿邪易于侵袭的特点,采用“培补气血、疏通经络、祛风除湿”的治疗原则进行辨证施治。诸药合用使瘀滞化解,气血得通,筋脉得荣,经络通利,消除或减轻突出物对脊髓、神经、神经根的压迫,改善血液循环,使脊髓、神经根和周围组织的水肿、无菌性炎症消退,从而达到消除麻木、疼痛、无力等症状的目的。结果表明,综合疗法见效快,无不良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高龄患者伴发疾病较多,应详细了解病史,认真体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参考文献

1 戴慎,薛建国,岳沛平,等.中医病证诊疗标准与方法选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81-983.

2 王汉文,孙秋平.推拿治疗腰椎管狭窄.按摩与导引,2001,17(3):47-48.

上一篇:改良经腹横切口输卵管结扎术1500例临床观察 下一篇: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6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