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人为本”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时间:2022-08-27 07:49:29

论“以人为本”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摘要]要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必须要面对和需正确处理的一对很重要的关系,就是“以人为本”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人的发展和实现经济的发展两者是辩证统一的。

[关键词]以人为本 经济建设 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D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3-0140-01

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必须要面对和需正确处理的一对很重要的关系,就是“以人为本”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深刻理解“以人为本”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关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实现人的发展和实现经济的发展两者是辩证统一的。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是“以人为本”的根本前提

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才能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才能逐步解决失业、人口、环境污染等问题,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以人为本”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人的发展程度取决于他们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二)我国初级阶段的社会矛盾决定了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又是落后的生产力问题。所以,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只能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从根本上说是经济建设。发展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任务,“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其他方面的发展创造物质条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使国家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及重大意义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讲的“以人为本”不同于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抽象的“人本主义”

马克思将“现实的人”作为其人学理论的出发点,而费尔巴哈尽管也将人从“天国”拉到“人世”,将人理解为感性存在的人,但是他所理解的人只是抽象的人,这种人仅仅是直观着和感觉着的存在物,而不是感性活动的人。这种关于人的看法,开辟了理解人的崭新的科学思路,我们所提出来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正是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是绝对不同于抽象的“人本主义”的。

(二)“以人为本”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本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经济增长是发展的主要手段,但是手段一定要服从于目的,人作为生产力要素中最重要、最具有活力的要素,如果没有了人的能动的创造,要想经济增长是不可能的。

(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方向正确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求的以人为本,就是对发展目的、方向和方式、途径的科学定位。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它决定着发展的方式和途径,从而影响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如果发展的目的和方向不明确或不正确,那么就会使发展的方式和途径不合理和不恰当,也就不可能做到健康、协调、稳定和持续发展了。

三、“以人为本”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辩证统一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自身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以人为本”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是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必须要正确处理的一对重要关系。“以人为本”是经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发展的目的,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要真正做到比较充分地实现“以人为本”,就必须具备相应的物质基础,这就需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因为不发展什么都是空谈,慢发展很多问题无法解决。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4.

[3].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4].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4年3月11日.

上一篇:关于理论力学加速度的求法分析 下一篇:浅谈网络背景下如何当好新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