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湿度适宜有助预防便秘

时间:2022-08-27 02:11:23

室内湿度适宜有助预防便秘

大家知道,冬春季节,我国北方绝大多数地区的湿度较低,气候干燥,不仅影响人体健康,而且易患疾病,给身体带来众多危害,尤其对有病人群危害更大。

空气的湿度是指空气的潮湿程度,一般用相对湿度表示。相对湿度是指空气实际所含水蒸气的密度和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气的百分比值,人体感觉舒适的最佳相对湿度是40%~70%,相对湿度过低或过高,都对人体健康不利。在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多用火炉和暖气取暖,室内空气被加热会导致室内相对湿度降低,特别是大城市集中供暖的住宅,由于室温较高,相对湿度低于10%,这种室内环境,大家共识的一点是人易患呼吸道疾病和出现口干、唇裂、流鼻血等现象。这是因为,鼻子内部、呼吸道、肺部连同网状肺泡都是由支撑发状纤毛的黏膜覆盖着,当空气相对湿度低于40%时,气管内纤毛的运动变得十分缓慢,灰尘易于粘在黏膜上,不利于气管内的痰液和细菌的排除,容易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相对湿度低,人体表皮水分大量散失,会加速皮肤衰老,出现表皮细胞脱落,皮肤粗糙、瘙痒等现象。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在冬春季节便秘的发生率较夏季增高,高血压、中风和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也较高。

气候干燥再加上水的摄入量不够,使血液黏稠度增高,对心脑血管疾病十分不利,尤其是年老体弱多病的人群。习惯性便秘患者往往在季节交替时症状加重。所以强调适量、适度饮水和保持室内的相对湿度,对心脑血管疾病和防治便秘有很大的益处。对于便秘,人们往往重治疗,轻预防。在此提醒便秘患者,规律排便、合理饮食是防治便秘的基础。

居住环境和室内温度、湿度的变化对人体肠道黏膜有无影响呢?其实这种影响更加突出和显而易见,而这一点却容易被忽略。所以除了药物和饮食治疗便秘,还要建议人们注意居住环境的改善。如今人们住进了高楼大厦,吃住都较以往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近年来便秘、失眠患者突显增多,因此不能忽视室内的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环境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注意保持适宜的室内湿度对一些慢性病和便秘的治疗是有益的。

上一篇:漫话过敏反应 下一篇:神经内科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