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师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4 02:56:37

室内设计师论文

室内设计师论文范文第1篇

一身儒雅之风,庞大的艺术收藏品将林伟而与其他香港室内设计师区分开来。林伟

而在香港的办公间坐落在维多利亚湾旁的香港艺术中心内,汉朝雕塑、雕像、古董收音机、现当代中国绘画作品如同被检阅的士兵,稳当伫立着,静候对面办公桌前的主人。

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主人收藏的上海画家丁乙的格子画。“这是旧作,温和、恬淡,不如作者现在的作品色彩那么浓烈,但我还是喜欢这幅作品。”林伟而的徐徐语调,显出一位典型中产阶级的审美观,温和、优雅、审慎,恰如他本人与他的设计作品本身。

“艺术品可以使办公室更加人性化,可以更好地为商业服务。国外很多大公司前厅都排放了与他们文化相吻合的艺术品,当你走进去时,你会感觉到非常亲切。”他这样说。除了在自己的办公间挂起上海画家丁乙的作品外,林伟而在会议厅内也挂上了自己的摄影作品,这为每个与他洽谈业务的人找到了最自然了解他的捷径。

在频繁往来于香港、北京、上海、曼谷自己的分公司时,他逐渐将四地的艺术作品挑选进自己的工作间,一切如同10岁时那样,那年,他第一次跟随父母去英国,小林伟而为自己购进了第一件艺术品。此后,艺术如同空气,融入他的生活,也进入他的每一件室内作品。

和耐克一起成长

1993年是林伟而生命中转变之年。36岁的他,和几位设计师共同创立了思联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这年,耐克也在香港开设了第二家专卖店。毕业于美国最好的建筑大学—康乃尔大学建筑系,在波士顿做过6年注册建筑师,林伟而的国际化背景获得耐克公司的青睐,双方开始了第一次合作。

“我在美国做过6年建筑师,当时回香港没有考虑住这么久,结果做下来十多年,一直都还不错。”从1993年起步,自香港开始,林伟而的设计生涯随着耐克公司在中国、亚太地区的扩张而壮大。广州、上海、北京、曼谷、名古屋,耐克不同区域的办事处以及专卖店都有他的影子;1995年到1998年,他设计的耐克曼谷、香港、上海、广州、北京办公室屡获亚太室内设计奖、美国建筑师学会奖、香港设计师学会奖。这些业绩和荣誉,树立了林伟而在业界的地位。

营造办公人性化氛围正是林氏设计最有特色的地方。林伟而的父亲是马来西亚拿督,他的童年许多时间在五星级酒店度过,这些人性化的优质服务对他的成长影响很大。他说:“人性化、开放式办公室设计可以带来活力,我喜欢将茶水间改造成开放式的咖啡厅,员工工作疲惫时,可以在一起聊天,就像朋友一样,自然亲切。”耐克香港办事处的阅读区域用活泼的明黄色调烘托出来,员工还可以坐在榻榻米风格的桌前自由翻阅各种书籍。

林伟而为上海通成推广公司设计的办公室是他的代表作。办公室位于外滩老建筑内,通透宽敞,以现代感十足的开放式玻璃相连接,同时保留了老建筑华丽的细部,设计了酒吧、读书室、壁炉,员工餐厅内甚至看得见外滩全景。这种近乎奢侈的现代居家环境式的办公室为他赢得三项大奖,其中包括2002年度亚太区室内设计大赛商业组冠军。

一次考试经历让他的设计理念发生转变:“我在美国参加建筑师资格考试,时间大概是9个小时。我带了一个小包去参加考试,而我的邻桌带了很多东西,有屏风、椅子、家人的照片等等,把考场当成了自己的家。我当时觉得他很夸张,后来想他是尽量营造一种自己熟悉的氛围,可以发挥自己的潜能。这一点令我后来的空间设计受益良多。”

艺术血缘

林伟而对现当代中国艺术持有浓厚的兴趣,丁乙、薛松、曾凡志的作品他不仅喜欢,还收藏,“我觉得中国艺术开始有自己独特的理念,中国经济开始起飞,艺术家也在不停地改变。一个艺术家没有改变的环境,做不出好的艺术。中国正是出好的艺术作品的年代。”

让林伟而兴奋的艺术环境,也让设计师本人从艺术收藏者变成创作者。2005年6月,他举办《灵气》摄影展,向人们展示一位建筑师视角内的香港建筑物—香港会议中心、中环、大会场、交易中心等。每一张浮光掠影、模糊不清、近似印象派的建筑图片背后,都再现了作者对时间、城市、建筑的思考。

具体设计风格上,这名受现代艺术影响甚深的设计师,近年更多把精力放在以现代手法解释传统中国古典设计上。比如在九间堂别墅室内设计中,他把中国古典的云彩、明代案几、中式的亭台靠背按照现代设计理念,以钢材料做变形,使古典家居设计更抽象、简洁、现代。

室内设计师论文范文第2篇

随着人们对装饰标准与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必然要求住宅建设不断增加科技含量,实现住宅产业的现代化,进而要求其内部设计要打破以往的盒子式设计,使功能空间更加明晰,住宅部件设计向系列化、集约化、智能化、配套化方向发展。中国室内设计发展到现在也已具有一定规模,虽然与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但它的发展在当下也呈观察思考23现出新的时代特征。

1.多元性。进入21世纪以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后,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国际交流的增加,世界已联成一体。室内设计也不例外,各国带有民族性、地域性的优秀设计涌入中国,各种流派、各种不同风格的设计影响着中国的室内设计,每种设计不尽相同,但又相互协调,彰显出个性。而中国的设计师在相互交流中汲取营养,相互渗透,有利于在国内形成一个蓬勃发展的多元化格局。

2.复合性。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新材料的不断出现,新的设计理念的提出,传统设计观念不断受到挑战和突破。技术与艺术,传统与现代,外来文明与本土文化,不同地域的各种设计,形成了不同组合方式的复合性设计。它不是各种形式的任意的拼凑,也不是任何无次序的权宜变通,它是传统与现代,西方与东方的设计观念的融合,是多样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的设计语言的体现。

3.时效性。新设计替代旧设计,新材料替代旧材料,新理念替代旧理念,中国的室内设计也慢慢跟上时展的步伐,由八九十年代流行的盲目模仿欧式的设计到现在影响深刻的亚设计流派;由最初的“生存意识”进展到现在的“环保意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识”,中国的室内设计在其中寻找契机,寻找突破,紧跟着时展的需要。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内的现代化设计与建筑设计已率先打开国门,无形中也将推动室内设计迈向更高的水平。

但是我国的室内设计要走向世界,较国际水平还相差一定的距离。同发达国家的装饰行业相比,我国室内设计行业还不规范,室内设计师的整体水平还不高,带有中华民族特性的室内设计,其个性还不鲜明,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化形态等等。

导致这些问题出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装饰行业不规范我国现阶段对固定资产的投入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每年的产值都在2000亿人民币左右。

在如此巨大的消费刺激下,装饰公司也多如牛毛。在装饰行业的众多公司中,其专业水平良莠不齐,优秀企业不多,行业管理不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够规范,全国各地发展不平衡,无序从业多于规范从业,设计人员“鱼目混珠”,这些直接导致行业的恶性竞争。而马路边拿锯拿斧的“装修游击队”也声称“我们是搞装修的,我们也可以设计”。

有的室内设计公司为了竞争常常推出免费设计等等。要知道,室内设计也是一种劳动,也具有价值,如果让这种价值为零,就等于在破坏市场竞争秩序。室内设计是一门涉及到建筑设计原理、施工构造和艺术审美各方面学问的行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业。不了解设计的专业知识、设计规律、设计美感,就不能设计出好的作品。因此,我们必须规范行业运作,加强行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业监管,并严格按照市场规律来操作,才能促进室内设计的发展。

(二)室内装饰与其他项目设计分散在欧美发达国家,一名优秀的建筑师,同时也是一名优秀的室内设计师;一名优秀的室内设计师同时也是一名家具及饰物设计师;

而一名家具设计师很有可能是一名能工巧匠,其专业领域的联系性非常强。而中国相关专业领域的人才培养却是分离的,院校的专业设置是将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分门别类,这种人才培养机制造成了割裂几个联系非常强的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专业领域连贯性。建筑师完成土建结构设计后就将建筑毛胚甩给室内设计师,而室内设计师在室内设计家具时多半只能选购市场成品,这种关系结构不利于内外一体化的优秀室内建筑作品的问世。这就是我国室内设计现在为什么普遍还是“湿作业”的原因了。

欧美国家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实现了住宅产业一体化、集约化、工业化,实现了省时、省力、省消耗,高品质、高质量这样“三省二高”的标准,提高了建筑的综合质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缩短了从建设到入住的工期,降低了成本。他们的做法还避免了那种设计师拿到建筑毛胚房,首先要对空间进行功能布局,对其空间结构进行修改,而拆墙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凿洞造成材料浪费的现象。从协调性的问题来考虑,这种建筑各个环节相互剥离的设计模式也制约了设计师对全局的把握。在这种情况下要出一个优秀的室内设计作品,无疑也提高了建筑成本。

(三)室内设计创新精神缺乏任何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创作活动,都离不开思想这个内在的发动机。而其创作的思想并非源于创作者本人一时心血来潮或异想天开,而必定是受到他所在的时代的精神和以往历史思想沉淀的影响。室内设计理念的发展应是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不同的文化特色产生不同的艺术形式。说到底没有对人类文化的深刻理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解,是根本不可能奢谈创作的,室内设计当然也不例外。室内设计这一概念是由西方传入我国的,发展到今天已形成了多元性、复合性的特点。但是,当你真正站在这么多的风格、流派面前时,却发现其中没有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只能从一个建筑设计、装饰设计中,或多或少看到国外这类或那类风格特点的影子。

一般而言,现今室内设计的风格特点是建立在以往民族传统风格特点的基础上来进行创作。但是,我们大部分设计者却停留在表面形式上的抄袭,对风格、流派的表面接受替代了自我创新,“拿来主义”成了设计的主旋律。室内设计固然可以借鉴国内外传统和当今已有设计成果,但不应是简单的“抄袭”或不顾环境和建筑类型的“套用”。我们应该扭转那种很多设计师仅看中设计的表层的形成,而忽略其深层次精神的局面,而是要民族元素的融入、大胆的探索和积极的创新。

(四)设计师队伍膨胀,素质普遍偏低市场的发展、教育的改革使得室内设计变得炙手可热。国内许多没有相应师资的大专院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校都开设了这门专业,甚24观察思考至在社会上的室内设计培训班、电脑培训班也都加入了“制造设计师”的行列,在短短十年里设计师队伍急剧膨胀。可以想象这样“制造出来的设计师”如何设计出好的作品。这样打着“设计师”旗号的人加入专业设计师的行列,使整个设计市场形成恶性竞争,产生了许多粗制滥造的室内设计作品。这些设计师基础知识缺乏,艺术语言表达不清,设计技术偏低,缺少设计的逻辑思考,浮浅媚俗的追逐时尚,依赖材料、仿造风格,而忽视实际情况;恶性竞争的后果还使许多优秀的设计师不能得到相应的回报而降低了创新的积极性。要知道真正的设计师除了是专业的能手,还应该是自己思想的忠实执行者,不被外在的意志所左右,将自己的文化品位、艺术素养,经过科学论证后付诸实施的人。

二、中国室内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人性化室内设计的理念即以人为本,这是室内设计永远的主题,未来室内设计的发展也将延续与深化这一主题。住宅的核心是人、环境和建筑,它的目标是全面提高人居环境品质,满足居住环境的健康性、自然性、环保性、亲和性和行动性,以保障人民健康,实现人文、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它的目的是一切从居住者出发,从人性出发,方便人的行为,满足人的需求。要从强化人与外界事物的联系,甚至从人的生活环境、人类社会、人的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历史及未来着眼来研究,抓住设计的真正意义,满足居住者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层次的需求,使居住者生活在舒适、卫生、安全和文明的居住环境中。

(二)生态、绿色及环保化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工业化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同时也改变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森林、生物、水、空气以及耕地。这些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保障或消失,或减少,或恶化。地球已不是人类的乐园,自然环境问题已摆在人们的面前而迫使人类思考。随着人类对环境认识的深化,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中自然景观的重要,优美的风景、清新的空气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可以改善人的精神生活状态。不论是建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由整理提供

com/">论文网整理提供筑内部,还是建筑外部的绿化和绿化空间;不论是私人住宅,还是公共环境,生态、绿色、环保成为主题。因此,人们在满足了对环境的基本需求后,回归自然成了我们现代人新的追求方向。

(三)科技智能化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居住条件的要求日益提高,科技智能将逐步走入寻常百姓家,科技智能化设计将成为未来住宅发展的方向。科技智能化提倡“四新”(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技术的应用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全面提升住宅的居住环境、住宅功能、工程质量、物业管理水平,使科技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推进住宅的产业现代化。它要求达到安全防范、信息管理、信息网络化,从而实现住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地进行家庭遥控管理或与外界进行联系。

(四)装饰部件的产业化邻国日本用了二十年来推行其住宅部品,现在住宅的各个部分都有通用部品,而其设计师的工作更多的是对建筑装饰部品的选择,工作效率非常高。而我国,传统的施工工艺仍主导着我们的施工过程,依然是切、割、锯、钻刷等工艺。各装饰部件也都是各大装饰公司自行设计。这是一套落后的施工工艺,不利于室内设计的发展,而装饰部件的产业化,应该是室内设计的必然趋势。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的住宅部件是保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证住宅功能与质量的基本条件之一,它对于室内设计标准的控制,装饰成本的降低,施工工艺的便捷,以及建筑装饰产业的现代化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西方发达国家都推行住宅部品,对无特殊要求的住宅,只要将装饰部品组合起来就可以了。因此,室内设计变得更简单,更便捷,普通大众都可以自行设计。

(五)高度的民族化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国家,它留给了我们丰富的历史遗产,中国幅员辽阔,有着56个优秀民族,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都有着本民族丰富多样的文化。因此,如何传承文明,如何将有中华民族特性的设计呈现于世界,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创作归宿。我国的室内装饰设计发展初期受西方文化影响很大,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室内装饰设计到处盛行欧陆建筑风格。但一味仿造的“拿来主义”盛行,丢失了我们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优秀的传统,丢失了我们文化的“根”。随着国家的富强,我们逐渐认识到,未来中国的室内设计所走的道路,一定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表现现代人的审美情趣的设计。因为只有地域的才是民族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进入21世纪,时代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审美情趣,而中国的室内设计也从早期的以材料的档次来评价装修水准的误区中走了出来,不断地走向完善,向国际靠拢。

当然,目前室内设计的各种规范还未健全,而室内设计从不规范到比较规范、再到相对规范,需要经历一个过程。我们相信,这个过程不会需要太多的时间了,室内设计行业一定会走向规范,最终必定会有一个好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规范.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2006

[2]戴康尼斯.享受阳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光:斯堪的纳维亚风格系列[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2

室内设计师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形势;室内设计;人文思考

1引言

在新的形势下,影响我国建筑室内设计发展趋势的关键因素就是人对建筑室内设计的需求,其主要表现就是渴望回归自然,注重文化和情感,多元性和个性化并重,注重生活品味等等。基于此,目前我国建筑室内环境的设计就更应注重“人-空间-环境”的关系,以实现建筑室内环境设计的最终目的。因此,论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2新形势下建筑室内设计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新形势下的建筑室内设计,需要结合时代的特点,设计市场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充分利用建筑的形状,优化整体设计结构,从而提高室内设计的质量。提高建筑室内设计水平,需要注重室内设计的思维创新,更新建筑室内设计的理念,确保室内设计的实用性。

2.1建筑室内设计理念更新慢

与西方国家相比,无论是在建筑的工艺上还是建筑理念上,国内的建筑水平都与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换言之,我国的建筑室内设计理念落后于西方先进国家,而国民对于西方先进理念的接受度也不够高,最终导致建筑室内设计水平的提升速度十分缓慢。而引起设计理念更新慢的原因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建筑室内设计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更多关注于建筑室外设计方面,改革开放后,人们才对建筑室内设计有所了解[1];第二,建筑室内设计师受传统设计形式的束缚,难以发挥和展现更多的创新方法;第三,对于人的因素考虑的不够充分,如客户的实际需求和经济因素等等。

2.2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性人才不足

在我国,建筑室内设计的发展历史相对来说比较短,尽管在几十年的发展中相继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存在一定的欠缺。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专业人才工作方向上的创新,建筑室内设计行业更是如此,但是我国目前建筑室内设计人才却严重匮乏。从国家发展的整体层面上来讲,造成建筑室内设计人才缺失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两个方面工作开展不足:①人才供应不足,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目前的建筑室内设计还处于初级阶段所引起的。②人才流失严重,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建筑室内设计的正规企业相对来说比较少,导致具有专业性的建筑室内设计人才无法在国内找到适合的工作,所以大部分具有专业性的人才都流向了国外。这两个方面严重导致了我国建筑室内设计行业存在专业性人才不足的现象。

2.3建筑室内设计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

在新的形势下,建筑室内设计师的设计过程要更体现出其对时念的追求,以最大限度紧跟时代的需求。唯有如此才能做到符合时展的需求,才能以人为本,满足人的需求,更能从根本上做到具有实质性的创新。然而,目前我国建筑室内设计在创新意识和能力方面还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建筑室内设计理念方面,创新意识和能力都比较薄弱。一方面是由于建筑室内设计师对于室内设计的发展历史缺乏较为深刻的把握,另一方面是由于建筑室内设计师对于室内设计缺乏创新思维。第二,在建筑室内设计的硬件和材料方面,未能及时应用新兴的科技和材料。第三,在建筑室内设计的装饰技巧方面,设计师缺乏一定的创新。

3建筑室内设计以人为本的几点建议

3.1更新建筑室内设计的理念

在进行建筑室内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人的不同需求,包括其心理活动、环境需求、设计格调需求以及颜色需求等等。只有如此,才能促使建筑室内设计的理念具有人文情怀,也才能促使建筑室内设计理念的更新具有实质性。因此,更新建筑室内设计理念时,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第一,增强对建筑室内设计的重视。第二,组织培训和交流学习,解放我国建筑室内设计师的头脑和思维,以摆脱传统设计的形式,促进建筑室内设计走向多元化、多样化。第三,以人为本,从人的实际需求出发,为其选择适合的且形式多样的设计。信息化时代下,建筑室内设计崇尚绿色环保理念,对于室内风格的设计,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光线与自然风,从而节约能源,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能够满足现代人们的时尚追求,同时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3.2培养专业的建筑室内设计人才

目前,为完善和发展我国的建筑室内设计行业,以促使建筑室内设计满足“以人为本”的实际需求,从整体上使其发展走向更符合国际化标准,此时进行培养并留住具有专业性的建筑室内设计人才就成为重中之重[2]。因此,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从学校层次来说,加强相关院校对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为我国建筑室内设计行业输送专业人才。高校需要结合时代的特点,引进先进的设计理念,创新教学模式,通过实践训练去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从而去培养社会需要的建筑室内设计人才,促进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第二,从建筑室内设计企业层次来说,规范建筑室内设计企业,使其走向正规化,为留住专业性人才提供平台。除此之外,还可以运用奖励机制等多种方式方法为我国培养并留住专业性的建筑室内设计人才。培养专业的建筑室内设计人才,可以提高建筑的设计水平,提高自然能源的利用效率,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企业需要加强对设计人才的引进,同时提高培训力度,提升室内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从而去提高企业的室内设计水准,有助于企业的未来发展。

3.3提高建筑室内设计的创新水平

在我国,建筑室内设计创新主要是指设计师合理运用室内条件,进行有价值的创造,形成新的视觉效果的设计过程。从中可以看出,建筑室内设计创新具有可行、价值、新颖以及未来性等特征。为此,我国建筑室内设计想要提高整体的创新水平就必须以此为基础,进行科学的、合理的创新。基于此,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第一,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建筑室内设计的培训和学习,让设计师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室内设计发展的历史,从而更好地感知建筑室内设计的时展脉络。第二,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和灵活运用。例如,建筑室内设计师可以通过观察和思考,探寻某个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并对其进行模仿或重组,以产生新的形势,达到建筑室内设计创新的目的。第三,科学合理地将现代技术和新材料运用到建筑室内设计过程中。最后,创新建筑室内设计的装饰技巧。

4结论

总而言之,在当今社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尽管目前我国的建筑室内设计仍存在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但其整体的发展前景还是十分令人向往的。因此,从建筑室内设计的理念、专业性人才的培养以及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提高三个方面来阐述如何更好地推动我国建筑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练全炳.基于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人性化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6(46):108-109.

【2】黄健.当代建筑室内设计的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32):74-75.

室内设计师论文范文第4篇

时代对室内设计的要求与态度

时代伴着科技发展的旋律在前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室内设计中采用一些现代科技手段,使设计达到最佳声、光、色、形的匹配效果,实现高速度、高效率、高功能、创造出理想的值得人们去赞叹的空间环境来。只强调高度现代化,人们虽然提高了生活质量,却又感到失去了传统,失去了过去,因此,时代对室内设计的发展要求就是现代与传统的结合。

随着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不断地提高,对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室内环境设计的历史画卷也随之越来越斑斓多彩了。文明的发展对室内空间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人们对传统文化都有一定的情结,与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思想、道德、风俗、艺术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传统文化的回归更是人们无论如何也挥之不去的文化情结。这不只是设计师的觉悟,更是全世界人民的共识。因此,设计师作为文化作品的创造者,有着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的社会责任。本论文对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主要是理性地继承与发扬。

如今的社会形态与历史的任何时候相比,都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完全照搬昔日的形式无论如何也是不可能的,尽管传统的形式有着无限的魅力。因为事物永远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在某些传统形式与文化之中,存在着一定量的与现代文化及社会需求相背离的成分在其中。发扬是目标,但是继承必须是要是理性的,要有所选择。也就是说对传统文化的延续即提倡文脉并非眷恋过去,而是要侧重发扬历史文化中的内质和精华。例如:在室内设计创作中,对某些传统设计元素及型制的运用,必须符合现在创作原则和现代科技的充分利用基础上才讲究对传统设计元素的提升。任何室内设计作品都是时展、文明进步的产物,传统的文化必须在现代化进程的框架中不断地进行重构,才能得到发展和丰富。事物的运动是永恒的,只有理性地继承和发扬,才能赋予室内设计的发展于生生不息地活力。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室内设计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它是在文化的参与和制约下展开和完成,充分体现出当时当地的文化风貌。

室内设计深受着传统文化的影响。从室内设计的原则到室内设计师和受众的思维方式,从设计的形式体系,到设计的评价标准都受制于“文化”因素。所以说认为自己的作品是“无传统”的,也是不可能的。尽管有些现代设计师尤其是那些具有前卫意识的设计师,时时声称要抛弃任何传统,但是设计从来就不是纯个人行为。从媒介、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的显性传统到对设计认识的文化心态、思维方式、审美观点等隐性传统,都影响着每一个室内设计师。即便是现代的艺术家和设计师都无法完全使自己脱离习俗。

随着计算机的迅猛发展,我们已从工业化时代迈人信息化社会,对于室内设计师来说,设计是借助于计算机作为媒介来创作,通过互联网向世界各地延伸,已不再是手工工艺和工业生产的结果。特别是以人为本的现在,室内设计师必须从与人类密切相关的效用方面来考虑传统文化所具有的价值,在室内设计的实践中,需要有效地利用传统文化。

自觉地将传统文化融人到现代设计理念之中,是设计师应着重关注的问题,更是设计师的社会职责所在。具有“高雅”、“雅致”格调的物品和室内空间被国人所欣赏,这实际上是受传统老庄美学思想“恬静淡泊”的影响。这种“美的意向”无疑是从我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提取出来的。因此对设计师而言相当必要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了解,对中国审美传统有所认识。

室内设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运用

文化积淀为一种深厚的传统时,文化价值会逐渐丧失其原有的积极性,往往助长人类的惰性而阻碍人类前进的步伐。所以人类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绝不是简单的克服或保留,而应包括对文化的创新。基于传统文化的显性与隐性、生活性与发展性、相对性与绝对性、复杂性与多元性等形式,可以推导出如下几种的创新性运用方法。

1. 从传统文化的思维上借鉴

中国在其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逐渐形成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就这一点来说,是勿庸置疑的。在室内设计中传承传统文化,就要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学习,需要深刻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有的精髓、价值取向和审美哲学等多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社会发展,影响是巨大而又深刻的,儒、道、佛三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各以其不同的文化特征影响着中国文化。其精髓在于《周易》的重生思维,天人合一观念;儒家的仁者思想、中庸思想;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同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表现在自强不息、正道直行、平均平等、求是务实、豁达乐观以及以道制欲等诸多方面。

中国美学的起点是从老子美学开始。数千年以来,大量的哲学家、美学家、艺术家不断在这一领域进行探索,从而形成了玄机独具,博大精深的中国美学体系。这个体系中蕴藏了中国文化的传统精髓,从思想到行为上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人。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整体意识、生态意识、人文导向、雅俗观、多元论倾向等等,都对现代的设计有着很好的启示作用。

2. 对传统图案的再创造

室内环境中,传统装饰图案的再运用有很多,也很常见。归纳起来,常用的传统装饰

图案的再创造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抽象简化。以抽象表达具象,以简练的笔画在限定的空间里表达了运动与节奏。图例中都是用点、线、面来表示宇宙万物,从万物的运动中体现了自然之美。

如中国古代阴阳互相交替的图形演变,这种形式把一个整体破为两个互相对立而又互相关联着的相反而又相成的图形,在限定的方形与圆形中具有完整的形式美,黑白、虚实、空间的对比,相互衬托,体现了事物本质的美。这种手法在东方特别是在中国、日本的传统与民间图案中应用很多。对称的表现形式给人以单纯化、秩序与条理性,它把一种抽象的朴素的美展现得淋漓尽致。抽象简化是对传统形式的整体或局部,进行艺术加工提炼与抽象简化,其原则是可失传统之形而不使传统之韵,使传统在结合现代的功能与技术的基础上,得到延续与发展。

第二种是变形、重组。这种手法以最简练的艺术语言传达着丰富的信息与内涵。对基本形状进行打破、变形重新组合,进而重复出具有节奏感的韵律。通过形的共生、形的渐变组合和信息的交合,是表达出来的图案相互沟通、相互转换、相互演化与繁衍。

第三种是适形造型。通过色彩、肌理、点、线、面、立体的变化和平面空间的限定,综合各类关系要素如材料、技术、构造、功能等,使传统图案成为人们精神中的视觉图像。将感觉因素与想像因素作为各种美的形式和内容在图形中保持了协同与融合。

第四种是随形就像。图形创造的形式法则多以平衡、对称为基础,从所要表现的内容出发,最后的视觉效果取决于处理的视觉空间和艺术的综合构成。规则和不规则、简单与复杂、对称与不对称等,都与构成中的主题形象融为一体,不能彼此孤立,要充分利用空间的变化,调整图形的大小。在特定的平面空间,通过对传统图案尺度的控制,画面装饰流程的调整,使特定的空间平面中的相互关系得到了有效的发挥。不是机械地选择限定图案的空间,而是根据它的内部世界、造型结构和自然界的光所引起的直觉来选择决定的。

总之,对传统图案的再创造,主要是在符合现代的加工工艺和建造工艺的基础之上,对其融入了现代的一些文化信息。

3. 对中国传统色彩的提炼

中国传统色彩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蕴,传统色彩观是民族的、悠久而质朴的。中国传统的色彩很多,有的古朴典雅,有的浓重热烈。中国红与青花蓝、琉璃黄、国槐绿、长城灰、水墨黑和玉脂白构成一道缤纷的中国传统色彩风景线。

单就红色来讲:从朱门红墙到红木箱柜;从孩子的贴身肚兜到以中国红为主题的婚礼;从舞龙灯的绣球到锣鼓唢呐的饰物;从深闺女儿的红头绳、香囊到扭秧歌的舞绸;从开张大吉的剪彩到恭贺新禧的贺卡;从铭刻着权力的印泥到记录着功勋的锦旗;从过年过节悬挂的灯笼到家家户户张贴的春联、倒福和窗花;从“压肚腰”的压岁红包到除旧迎新的爆竹……中国红就这样以农耕文化为依托,以家族意识为核心,经过多少代潜移默化的熏陶,深深地嵌入了中国人的灵魂,成为当之无愧的安身立命的护身符,镇守着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理想疆土。

在现代室内设计中,中国人对中国传统色彩的运用有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种是保留原色。原色纯正饱满、鲜艳大气,是最富有中国特色和民族表现性的色彩,多年的传承使原色被赋予了丰富的想象和象征意味。比如黄色在中国是尊贵之色,代表极高的社会地位,通常皇族才可以运用。中国传统的明黄色用于家居点缀居多,土黄、琉璃黄则在现代家居色彩设计中应用得比较广泛。青花瓷中的蓝色是中国蓝当之无愧的代表,青花蓝连同青花瓷的形状在家居装饰中的运用被认为是中国风的典型代表。中国色彩的黑色代表是水墨黑,黑色不是绝对意义上的纯黑,而是一定程度上的重色或深色。

第二种是色彩的强烈对比。中国传统色彩喜欢将对比互补的纯色配合使用,从而达到明快新鲜,强烈醒目的色彩效果。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也使其更富有民族感和现代感。

第三种是和谐共生。中国传统色彩在配色运用时常以其中的一种或一组色彩作为整体色调,小面积使用其对比色作为陪衬点缀色,从而达到统一又不失活泼生动的室内效果。而当几种色彩并置时可以将色彩的面积、疏密、形状、大小等进行不等值配置,使得总体色彩沉着厚重,艳而不燥,璀璨绚烂而不张扬,色彩含蓄又充满张力。

结束语

任何创作都离不开文化底蕴。对传统文化与艺术的传承与创新问题,一直是艺术创作中的一个方向。而室内设计中的文化艺术强调实际使用功能,但又往往和精神意识联系在一起。室内文化艺术形式的营造,与其所处的地域及时代密切相关。作为一名中国的设计师应立足于现代,从实际出发,将室内装饰风格与时代的经济发展程度密切联系,并融入传统文化,将其与现代美学与现代设计理念完美结合,从而创造出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佳作,创作出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生活实际的需要的艺术设计。

(作者单位:郑州科技学院)

室内设计师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中国是一个崇尚传统的国家,所谓传统不外是历史上流传下来具有一定特点的某种思想、道德、风俗、艺术、制度等。由于几千年文化的积淀,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各行各业都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室内设计作为社会文化的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对其的影响更是如此。本文主要阐述了室内设计的相关理论,以及室内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和传统文化在当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一、室内设计的含义

所谓室内设计,是指将人们的环境意识与审美意识相互结合,从建筑内部把握空间的一项活动。具体地说就是指根据室内的使用性质和所处的环境,运用物质材料、工艺技术及艺术的手段,创造出功能合理、舒适美观、符合人的生理、心理需求的内部空间;赋予使用者愉悦的、便于生活、工作、学习的理想的居住与工作环境。从广义上说,室内设计就是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创造性活动。现代室内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尽管还只是近数十年的事,但是人们有意识地对自己生活、生产活动的室内进行安排布置,甚至美化装饰,赋予室内环境以所祈使的气氛,却早已从人类文明伊始的时期就存在了,室内空间设计产生一开始只是为了满足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安全与温暖。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人们对生活空间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更加对精神文化的渴望和培育。室内设计文化往往具有鲜明、浓郁的传统特征。

二、室内设计与传统室内文化

(一)传统室内文化

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我国历史上,不管是文献记载还是考古出土的文物,都证明了我们古代在室内设计方面不仅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体系,而且还创造出了许多经典的范例,令人惊叹!

原始社会西安半坡村的方形、圆形居住空间,已考虑按使用需要将室内作出分隔,使入口和火炕的位置布置合理。在原始氏族社会的居室里,有人工做成的平整光洁的石灰质地面,在新石器时代的居室遗址里,还留有修饰精细、坚硬美观的红色烧土地面。也就是说,在人类建筑活动的初始阶段,人们就已经开始对居室的“使用和氛围”、“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功能同时给予关注。

在商朝,从宫室出土遗址显示,宫室建筑空间秩序井然,严谨规正,宫室里装饰着朱彩木料,雕饰白石,柱下置有云雷纹的铜盘。而秦朝的阿房宫和西汉的未央宫,虽然宫室建筑已荡然无存,但从文献的记载、从出土的瓦当、器皿等实物的制作,以及从墓室石刻精美的窗权、栏杆的装饰纹样来看,毋庸置疑,当时的室内装饰已经相当精细和华丽。

在经过我们古代文明的不断沉淀和深化下,室内传统文化也不断的传承和发展。清代名人笠翁李渔对我国传统建筑室内设计的构思立意,对室内装修的要领和做法,就有着极为深刻的见解:“盖居室之前,贵精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烂漫”,“窗权以明透为先,栏杆以玲珑为主,然此皆属第二义,其首重者,止在一字之坚,坚而后论工拙”。

由此可见,中国的传统室内装饰文化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有许许多多宝贵的经验和设计元素值得我们挖掘并“古为今用”。

(二)室内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1.室内设计反映了传统文化:室内设计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是何种风格的设计,它都有着特定的精神和文化心理结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展开和完成,反映出不同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体现当时的文化风貌。因此设计形式来源于文化,并且反映现实文化。

2.传统文化影响了室内设计:设计从来就不是可以任意作为纯个人行为。从媒介、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的显性传统到对设计认识的文化心态、思维方式、审美观点等隐性传统,都影响着每一个室内设计师,即使是任何一个宣称“反传统”设计师都不可能完全的抛弃传统,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室内设计无时无处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室内设计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设计思想对中国当代室内设计中有着方方面面的影响及应用,其中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朴素平淡,自然真实、返璞归真,以质为美的简约的审美思想和审美情趣为重。重朴素、简洁之美,反对奢华和铺装堆砌,注重事物的本质之美,重视设计实用功能,强调实用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反对为了形式而形式。这一思想对当代室内设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与当代流行的简约室内风格思想遥相呼应,是简约主义在中国的现代设计中得以迅速流行的重要思想基础。

三、结语

室内设计师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空间形象;“实”“虚”

室内设计是以满足人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为目的的环境设计。物质的需求在于可供自然与人为环境系统所运行的物理空间的建造,即为“实”,精神的需求在于室内空间形象的合理塑造,则为“虚”,既需要建筑工程师专业的工程技术,又需要室内设计师无限的艺术创造力。室内设计师在一定程度上也需介入一部分构造和环境的技术工作,但从总体来看,从艺术角度出发的空间形象“虚”与“实”的结合是设计师的主要工作。

一空间形象的确立

空间形象是以人的感官所感受的室内空间实体与虚体所反映的全部信息,即空间总体氛围的表象概念,是在“感觉与知觉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概括性的感性形象”。对于室内设计师来讲,不但涉及空间形态的审美,同时与时空的功能形态有关,需要通过空间形态表象的传递,即通过各种技术的手段,运用不同的材料、按照艺术设计的规律、用图形思维的方式,最终完成空间形象的创造。空间形象的艺术氛围则需要通过一定的物化方式进行表达,即针对室内空间实体形象的设计,或通过对这种实体形象设计所产生的虚空意境的再创造。

二空间形象中的“实”

空间形象中的“实”,即空间的实体要素,室内空间的实体形象是由建筑的结构、围合的界面、软装陈设品所组成,具有可视的实际空间表象,其造型、材质等都能显现出其风格特征。从而实现空间形体的形象设计。空间的实体要素是以其自身的合理定位,实现其整体空间审美价值的。如何进行实体要素的空间组织,是设计师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重点考虑的问题。

1整体形态

每个室内空间总是呈现一定的空间形态。要实现实体要素空间组织,首先就是要根据限定的形态决定装修的整体形态。由建筑限定的室内空间一般呈现两个方向,即水平剖面方向和垂直剖面方向。其中最基本的形态有圆形、矩形、三角形,这三种基本的形态造就了室内的整体形态。如图1,用曲线造就了化妆品店的空间形态。通常情况下,在建筑限定的原有剖面形态来决定室内装修的整体形态容易使建筑结构和设备达到理想的配合,但是往往缺乏审美的个性。如整体形态与原有形态完全不同时,应考虑构造与设备条件、面积、比例等各方面的因素,如果应用得当,则能创造出不同凡响的空间整体形态。

2空间构件

空间构件在实体要素中非常凸显,特别是暴露于空间中的建筑构件。近年来,工厂化装配式构件应用越来越多,机械加工的构件本身外观设计美观,工艺精巧,在比例恰当及空间氛围相符的情况下可以直接用于室内装饰,从室内设计的角度看,添加空间构件,大多数是为了空间形象的美观,很少是功能上的需求。因此,在整体形态的设计时,衡量的标准应该是审美的优点对于功能的需求,实现更多的审美价值,使构件产生的视觉效果突出。通常一些特殊的空间,也可以利用加装构件来装饰空间。

3界面构图

界面是室内空间实体要素中的主题,影响着空间的整体氛围,墙面的定位是根据房间功能需求来确定的,既是平面布局的设计内容,也是墙面本身的空间构图。房间整体的墙面空间构图可分为四种类型。

(1)单面整体构图

此构图方式最为常用,适应性也最强,通常除了踢脚线或顶角线作为过渡界限外,主要靠门窗等必备构件的工艺处理来达到调节构图装饰空间的目的。灯具及设备管口往往与顶面形成完整的几何构图。

(2)水平分格构图

水平分格构图,可采用材料接缝手法处理,改变分格的间距,营造舒展的视觉空间。水平的线性与顶角线、踢脚线保持平行,形成统一完整的墙面效果。

(3)垂直分格构图

垂直分格构图,可采用材料接缝手法进行上下线性的设计,营造稳定与活跃的空间氛围。在接缝处可以添加相关的灯具、构件等,以产生节奏感和韵律感。

(4)散点自由构图

散点艺术构图比较容易出艺术效果,设计感较强,没有特殊规定,既可平面画作,也可用不同材料点缀装饰,线条和图案灵活应用,根据空间要求塑造丰富的界面造型,营造不一样的空间氛围。

4软装组件

软装组件包括家具、灯具、布艺、绿植、工艺品等软装产品,其选择与摆放也是室内设计空间形象重要的一部分。家具在界面围合的室内陈设空间中,是体量最大的实体,也是室内空间的主体,家具的选型直接影响到空间的整体造型。因此家具的尺寸选型与风格选型至关重要。另外工艺品、艺术品、绿植花卉等陈设组件具有广泛的选择性,在空间的总体构图中具有平衡作用。就像是天平上的砝码,一直达到空间的平衡。在摆放的过程中要考虑好平面与立面都能够兼顾的最佳位置。平面位置需要考虑交通与使用功能,立面位置是人的视点与视域作用于陈设物和墙面的垂直景象选择,以及人的视点变换所引发的四维空间效果,需要设计师反复权衡。

三空间形象中的“虚”

空间形象中的“虚”,即空间中的虚体要素。究其室内空间设计的本质,我们最终所需要的是这个虚无意境的“无”而不是围合界面的“有”。“虚”的存在给予了“实”的更多内涵和个性,同时也是一种对实的丰富与扩充。在空间形象的塑造中,光、色、质是空间系统中虚拟形态表达最重要的部分,通过控制光照的强度,改变光照的投射方式,室内色彩的合理搭配以及各种肌理和特性的变化对比,都会创造出不同的空间意境。

1光影组织

光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是塑造虚空间的有力手段,通过空间的变化合理利用光影的变换或通过光线的强弱,形成空间形态虚实对比。照明配光的光影组织通过光线投身于界面的凹凸层面产生不同的光影效果,阳光则透过窗户经过窗框的遮挡会在室内产生相对的影子,通过窗帘的样式或窗框的分格,能产生丰富的阴影,如罗马万神庙,光线通过巨大穹顶上面的圆形顶顶窗照射进来,所产生的巨大光斑随着时间的变化而移动,使人有种置身于宇宙之中的感觉。光影作为界面构图的一部分,能够产生非常突出的空间视觉感受,可以根据界面构图需要减少与增加光影,通过光影的变化或通过光线的强弱,形成空间形态虚实对比,从而增加室内空间的立体感和艺术感。视觉感受在室内系统的空间形象设计中处于首要位置,进入任何一个空间,给人的第一感觉肯定是光与色的印象。色彩是表达空间形象视觉感受最直接的要素。色彩所反映的表象,对空间大小、轻重、虚实的意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色彩具有丰富的生命力,不同色彩所唤起的人类情感是其他要素所不能取代的。色彩的表现形式也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成熟,根据色彩本身具有的特性可以更好地表现在室内设计中。室内设计的空间特殊性,决定了它的色彩表现方式。室内空间是一个完全包容人活动的空间实体,由地面、墙面、顶棚所构筑的实体组成了最大的着色界面。人的色彩感觉来自于这些界面,室内的主色调就是由这些界面的色彩倾向所决定的。除了一些特殊的空间场所或个性需求空间,会使用纯度较高或色彩倾向明确的颜色,一般室内界面色彩主要以明亮的、中性的、有一定含灰度的色调为主。通常利用家具、织物、装饰品的色彩倾向来协调与界面的关系,对比或者统一。利用高纯度色彩的器皿和艺术品摆件突出主题,通过色彩营造视觉中心。在空间色调的处理上,应该先界面,然后是家具与装饰织物,最后是陈设饰品。同时要注意色彩本身的一些特性。

(1)色彩的距离感

色彩的物理性能和色彩对人心理的影响,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空间尺度、比例、分隔、渗透空间,产生不同的距离感,从而改善空间效果。一般暖色系和明度高的色彩具有前进、凸出、接近的效果,而冷色系和明度低的色彩则具有后退、凹进、远离的效果。如居室层高过高时,可用近感色,减弱空旷感,提高亲切感;墙面过大时,宜采用收缩色。

(2)色彩的年龄感

室内设计中,最重要的是功能合理,因此色彩和形式要满足功能要求,才能营造舒适的室内环境。如居住空间的设计首先应该在功能上分析家庭成员的各方面要求,如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工作需求、学习环境以及年龄、性别等,根据具体分析给每个家庭成员准确定位,设计出合理的色彩搭配空间,充分发挥其功能性。

2质感

室内装饰材料的质感、纹理等,对“虚”空间的意识及意境的营造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选择不同质感的材料体现于空间形象的表达,能够协助形体与色彩达到所要表现对象的特质。质感除了视觉感知外还表现为触觉感知。通过各种材质的肌理特性,形成相互对比,同样可以产生虚空间。同一空间中用两种不同的材质,能够在无形中划分空间,如客厅的茶几周围铺一条地毯,会使沙发周围围合成一个独立的空间。一些表面光滑,反光性强的材料也能使室内空间感觉上具有通透性,起到扩大空间的作用,在一定层面上也是虚体的表现。如巴塞罗那展厅的空间设计,玻璃和大理石构成的薄片,纵横交错,形成奇妙的流动空间,灰色折光玻璃与透明的水面,形成强烈的虚实对比。

四结语

室内设计中所有过程都是围绕着空间形象来进行的,空间形象主要靠实体要素与虚体要素的有无相生来实现的,即所谓“实以形见,虚以思进”,实施具象的,易被感知的,而虚是抽象的,飘忽不定,不易被人们感知,虚空间依附于实空间存在,同时又是实空间的延伸,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做到虚与实、情与景、主体与客体的审美统一。

参考文献

[1]论文:黄绪甜.建筑设备作为装饰元素在室内设计中应用的研究.设计.2016.(2)130-131

[2]论文:杨曙光.中国传统室内设计美学思想之“虚实相生”观念浅论.硕士论文.2008.(12):8-10

[3]专著:郑曙旸.室内设计思维与方法.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10):229-235

[4]论文:甘璐.论“虚实相生”理念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和发展.2014.(5):27-30

[5]论文:齐红艳.色彩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艺术时尚.2014.(3):118

[6]论文:魏艺.试论室内设计中虚空间的营造.文艺研究.2012.(9):52-55

室内设计师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室内设计;建筑设计;关系

1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概念

建筑设计是指运用各种建筑构件建造出满足人们对建筑物基本功能经济和艺术需要的建筑空间。设计师在建筑物建造之前必须对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等做好设想和应对。由此可见,建筑设计对建筑实体的形成和产生具有指导作用。

室内设计是处理建筑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塑造整体建筑空间环境,改善人们生活居住质量的学科,是根据空间的使用性质、业主的经济能力和环境特点,运用技术手段、造型艺术和人体工程学等知识对具有视觉限定的人工环境进行功能技术艺术的综合设计,其目的在于满足人们的生理和精神需求,保障人们生活生产的需要室内设计不仅具有满足相应功能要求的使用价值,而且还具有反映历史文脉和建筑风格的艺术价值。室内设计与建筑同步产生,当前的室内设计不仅是对建筑的美化,更是对室内功能和形态的改善,尤其是近年来建筑室内一体化跨界设计理念的盛行,更是将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建筑空间要想达到科学合理的美化功能和使用功能就必须是由内至外的,是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的一体化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具有相同之处,也有差异性,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室内设计是与建筑同步产生的,他们两者之间的关系息息相关又相辅相成。室内设计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但它的演化过程与建筑史、美术史、艺术史、家具史等学科密切相关。无论是中国传统室内设计还是西方室内设计,都是一个漫长的不断完善的、螺旋上升式的发展过程。室内设计的演化与两大因素有关:其一是地理因素,包括地形、地貌、水文、气候等;其二是文化因素,包括政治、经济、宗教、技术和风俗习惯等。

2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不同点与内在的联系

2.1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不同点

好的建筑物,必须包含着内、外空间设计的两个基本内容。尽管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有很多相似点,例如它们都要考虑造型上的形式美,使用上的功能美,但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之处的。

首先,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的统筹性和综合性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两者关注点也不同。建筑设计更加强调综合性,包括设计一个建筑物甚至是建筑群的全部工作。过程中需要解决一些问题,如合理安排建筑物内部各种使用空间以及功能,如何解决在实现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材料、劳动力、投资、时间的消耗,协调配合好建筑物与周围环境和外部条件的以及内部和外表之间的艺术效果,综合协调建筑与结构以及各种设备等相关技术间的关系。然而,室内设计仅仅是通过内部空间造型,室内照明、色彩、装饰等营造特定的空间氛围,它是针对处理具体的空间环境。

其次,二者的更新速度不同,并且处于整个设计的不同阶段。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时候室内设计也会更新,然而建筑可以存在很久。建筑设计是室内设计的前提,室内设计是将建筑设计进行再深入的生活化。两者按工作阶段划分以建筑工程的构架完成之前为建筑设计,之后的是室内设计。

最后,社会经济的发展,刺激着室内设计涵盖的内容不断延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以下四个主要内容,分别是室内物理环境设计、室内装饰装修设计、空间设计、室内陈设以及家具设计。室内设计的对象比通常意义上的室内设计的范畴要大,它并不仅仅是局限在建筑物的内部,还包括其他事物的内部空间的设计,如飞机、轮船等的内仓空间的设计也属于室内设计。

2.2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内在联系

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是有着相互影响的内在联系,其实在整个过程中二者是并驾齐驱,同时进行的。首先考虑为了避免对现有建筑进行再改造的发生,建筑物在建造之前,设计者应根据具体的建设任务分析考虑具体的室内设计的进行,以及室内设计过程中会发生的问题,也即在整个设计的前期工作阶段,必须要确定室内设计的定位,以实现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的相辅相成。

其次建筑师需要考虑设计的是建筑物的总体架构,是一种时空上的关系,而室内设计师设计的是针对已经完成的具体建筑物内部设计的时空关系。在设计建筑物的过程中,建筑师要充分考虑二者的紧密关系,为今后室内设计师的创作提供条件,这就要求建筑师必须要深刻的了解室内设计。与此同时,建筑师的创作意图也是室内设计师的重要课题,室内设计师需要发挥自己的能力结合各种手段,完成室内环境的理想设计。

再次无论是建筑设计还是室内设计都需要遵从相应的技术标准,这要求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都要牢固掌握,严格遵守。比如由哪些元素构成一个完整意义的房子,如何设计建筑完成它,需要哪些步骤,工程中的对结构的要求是什么等。

最后室内设计师需要通过对建筑物内部空间的再创造,考虑整体设计的大方针,在突出室内设计个性的同时也要与建筑物自身的特质相映。因此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是整体的完备的设计,二者需要相互协调,同步完善。

3 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一体化

一般而言,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是建筑的一个结合体,其形成过程中,需要很多的设计环节,而要想确保良好的设计风格,就是保证良好的组合秩序,要做到这一点,就是要加强统筹规划,控制设计的整体性,通过严谨的组合秩序,推动其准确性。

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需要实现建筑物本身由内而外的和谐和统一。要保持相同的设计理念,保证设计同步性与协调性,兼顾考虑各种设计元素的相互渗透,进而优化组合设计。充分考虑设计过程的相互制约性,包括客观约束和人为约束。要处理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协调,保证有效的连接各个工序。设计一个完备而良好的方案,要确保建筑设计师与室内设计师之间的有效沟通。我国现行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存在的缺陷,当前形势下,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我国在面对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方面的分工过于分化,致使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这两者之间的协调性降低。

从专业角度分析,强调建筑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风格相互协调的设计观,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即视觉上的延伸、心理上的融合、文化上的统一,从而使所创造的室内空间环境在风格、文化、内涵上更好地延续建筑所传达的精神和内涵,使整个建筑达到内外风格的统一。

4 总结

建筑设计制约着室内设计,室内设计则改变着建筑空间,室内设计是对空间的再创造。室内设计只能在特定的建筑物内部进行,建筑设计着眼点是整体性,对室内环境的设计缺乏细腻性和个性化;而室内设计的着眼点是室内空间,它是建筑设计的继续和深化。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之间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为人们提供一个优美舒适的居室环境。

【参考文献】

[1] 赵爱玲,刘磊. 室内设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A]. 土木建筑学术文库(11卷)[C].2009.

[2] 马世泰,任泽粟. 浅析室内设计的地域性―以沈阳地区室内设计为例[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

[3] 张琦. 融会贯通相得益彰―从建筑走向室内设计[J]. 华中建筑,2009(02).

[4] 马琪. 谈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之联系[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2).

室内设计师论文范文第8篇

王兆明WANG Zhaoming

王兆明

男,1963年出生于哈尔滨,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环艺系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室内建筑师,哈尔滨唯美源装饰设计公司负责人,唯美环艺设计学校创办者、法人

社会职务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副理事长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第十一(哈尔滨)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专家委员

黑龙江省建设厅科学技术委员会建筑装饰专家组成员

哈尔滨南岗区民办教育协会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学会教育分会“新明珠大奖赛”专家评委

第二届IFI国际室内设计大赛暨2006年“华耐杯”中国室内设计大奖赛评审委员会委员。

《id+c 室内设计与装修》编委

《室内细部》编委

《宁波设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获奖情况

1999年三项竣工作品――“哈尔滨明月泉洗浴广场”,“哈尔滨太阳岛月亮湾培训中心”,“哈尔滨报业大厦”,分别荣获首届中国室内设计大奖赛“荣誉奖”。

2001年两项竣工作品――“哈尔滨国际饭店”、“哈尔滨精华书店”在中国室内设计大奖赛上荣获“佳作奖”。

2003年 竣工作品《女王 SPA 梦幻生活馆》荣获亚太地区室内设计大奖赛 “冠军奖”

2003年 竣工作品《光谱SPA美容美体中心》荣获中国室内设计大奖赛公共空间类 二等奖

2003年 手绘作品“某酒吧”荣获首届中国室内设计手绘表现图大赛金奖

2006年 竣工作品“现代食尚”荣获“箭牌杯”海峡两岸四地室内设计大奖赛三等奖

2006年8月,竣工案例“惠鸿SPA生活馆”荣获2006年“箭牌杯”海峡两岸四地室内设计大奖赛三等奖。

2006年8月、竣工案例“锦州大连湾海鲜”荣获2006年“箭牌杯”海峡两岸四地室内设计大奖赛三等奖。

2006年11月,竣工案例“梦天湖会馆”荣获中国室内设计大奖赛商业工程类佳作奖。

2006年11月,竣工案例“大连湾海鲜码头”荣获中国室内设计大奖赛商业工程类三等奖。

2006年11月,竣工案例“成都世纪城假日酒店”荣获中国室内设计大奖赛酒店、宾馆工程类二等奖。

2006年11月,竣工案例“大田韩式松骨会馆”荣获中国室内设计大奖赛商业工程类优秀奖。

2007年 论文《室内设计专业构建工作室学习体系》入选2007年《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年会论文集》,被评为2007年度优秀论文。

2007年12月20日由王兆明同志负责的“十一五”规划课题“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经专家组评审、省高教学会审批,该课题成果获二等奖。

2007年11月竣工案例“女王传奇美容美体SPA店”荣获中国室内设计大奖赛商业工程类佳作奖。

2007年11月竣工案例“晶鑫公馆”荣获中国室内设计大奖赛商业工程类优秀奖。

2008年10月竣工案例“印象食代”荣获2008年中国室内设计大奖赛商业工程类佳作奖。

2008年10月竣工案例“八府香鸭”荣获2008年中国室内设计大奖赛商业工程类二等奖。

各项荣誉

2004年 被评为首届“中国室内设计师十大封面人物”

2004年 被现代装饰(国际)年度传媒奖评审组评为首届“2004年度优秀设计师”

2004年 被中国室内设计学会评为“全国百名优秀室内建筑师”

2004年 被中国建筑装饰学会评为“全国杰出中青年室内建筑师”

2004年 荣获ID+C首届“最佳设计师”

2005年 被“2005中国(深圳)室内设计艺术周” 组委会授予“中国第二室内设计师最具代表性人物”称号

2005年 由其创办的唯美源装饰设计公司荣获IAID

地产景观类“最具影响力建筑装饰设计机构”

商业建筑类“最具影响力建筑装饰设计机构”。

2006年荣获“光华龙腾奖――2006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提名人”

荣誉称号

2007年荣获“光华龙腾奖――2007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提名人”荣誉称号

作为一个设计师,从来没有真正的审视过生活,忙忙碌碌的一天只认为设计是生活重要的一部份,有的时候与其说是生活不如说是活着。忙着去搞方案,忙着去实现自己设计的思想。嘴里面经常谈着的是设计离不开生活,但何时真正地去观察过生活,审视过生活。

今年春天偶然的一个机会,接下了一个设计任务,做一个餐厅。说来也怪,这个餐厅的名字起得有些感性,和餐厅配合起来有些不搭调,叫“完美生活”。做着设计之余也想着生活问题,生活离不开乐观的面对每一天,而每一天又在品味着生活,感悟着设计,但是说突然有一天来了个设计叫完美生活,从创意上来讲不可能说把完美生活去怎样创意,而是说更多地通过这个案子去给自己一定的反思。完美生活是具有空间想象的,当中的“完美生活”是合乎人性,合乎于生命的东西,但是完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作为一个小空间的餐馆,能提倡这种理念的设计,非常值得我对它的重新认识!我尽我作为设计师的职责,来体现我所想象完美生活的空间,像它简洁的四壁,每天都有充足的阳光透过宽敞的大玻璃窗洒向室内,让走进来的人对生活怀有着无限想象的完美的生活空间。

生活离不开灿烂的阳光,自己身为天天熬夜作案子的设计师,特别渴望着能有闲暇的时间,可以真正地观察生活,原来说的自认为对生活很有观察,其实并没有特别静地去看待生活!看看那一片片的树叶,听听森林里那自然的声音,感受自然的气息,这是大家所向往的,当真正有一天休息的时候,我要去追求这种完美生活,我认为完美生活是永远追求不到的。

完美生活只是精神层面的。但是我觉得大家在忙碌之余,起码要想到还有对完美生活的一种向往就够了。

完美生活是享受自然的,自然界给人创造了阳光,空气,水和食物,如果大家可以用自己良好的精神状态把这些物质生活体现到生活的更高层面,我想这就将是完美生活!

As a designer, with the busy days passing by, I have never spared a chance observed the life carefully, I only believe that designing is a part of my life. Sometimes, it would rather be call called making a life than making a living. I have been involved in creating plans and realize the design thoughts of designing.Designing derives from life, that is what I often said, but do I found a time to observe the life truly and carefully?

Accidentally, a chance came in Spring this year, we undertake a task of designing a restaurant. It is rather strange; the name of it is, somewhat perceptual, called Perfect Life, seemingly unsuitable for a restaurant.While making the designing, I also am thinking about the problem of life. Actively I face each day of my life, and everyday I get touched in designing by tasting the life. Suddenly a designing task called Perfect life comes into my life. From the angle of creating, it is impossible to say how to make a design on perfect life, but it can rather brings me a chance to reconsider the life. Perfect life has innovation space, in which the meaning complies with the human nature, it is something with living factor in it. But for the perfect things, they are rather relatively called perfect than absolutely. As a restaurant of small space, it requires a decoration design like this, for me this is worthy being re-cognized! Contributing my responsibility of a designer I have embodied the space of perfect life that I imagined. Its brief walls let abundant sun shining penetrates the huge glasses in to the room, it enrich the people who come in with infinite imagination of perfect life.

Life would not be life without shining sunshine. For those designers who spend all days and nights on their cases are thirsty for the spare time to observe the life truly. Formerly the designers who believe that they have enough observation of life actually failed to treat it in a very quietly way! Looking at every leaf, listening to the sound of nature and feeling the taste of nature, all these are what we are dreaming of. When that day of true rest comes, I will pursue this kind of perfect life. I believe that the perfect life is out of obtaining forever, it is something related to the spiritual level. But I think in the spare time, one should at least, hold a dream toward the perfect the life, that is enough.

室内设计师论文范文第9篇

摘要:近年来,全装修住宅作为城市住宅开发和消费的一种新型模式,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针对全装修住宅这种新的开发模式,确立新的设计思路,设计出令业主满意的室内居住环境,关系到业主的需求,全装修住宅的发展以及整个房地产市场的规范化。因此,本文就如何对应住宅全装修设计做了探讨,希望能抛砖引玉,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和研究兴趣。

关键词:全部装修住宅;一体化;设计思路;简装修;重装饰

本文就如何应对住宅全装修设计中有关设计管理模型,设计方法,设计师的业务素质,设计中装修与装饰的延续等问题,作了粗浅的探讨,希望对负责住宅全装修工程的管理人员,开发商以及设计人员能有一定的启发。

一、住宅全装修设计程式的选择

一是套餐式装修模式,即开发商针对不同的户型和业主的要求,按照统一的风格和标准进行设计。

二是点菜式装修模式,即开发商针对同一种户型,从风格类型,界面处理,色彩选择,价格定位等方面提供数种和多种装修方案。

三是自助装修模式,这是一种开发商根据客户的需求增减或是改变设计内容的设计模式,这种设计模式非常重视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是与客户互动最多的设计模式。

综合比较上述三种模式,从操作层面上来讲,套餐式装修涉及的管理环节相对较少,运转周期相对较短,而且这种模式不论对于开发商还是施工单位,都较容易控制其交付时的最终效果。所以,我们认为,在住宅全装修的推广过程中,应重点推广套餐式装修这一模式。而点菜式与自助式装修,在适当控制其市场份额的前提下有选择的开发。

二、 住宅全装修设计的一体化

我们认为住宅全装修必须实行设计一体化,作到四个统一:

统一设计,即开发商委托一家设计单位统一牵头进行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装修设计,和设备设计。当然统一设计对设计单位的资质,资历等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就目前情况来看,尚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但我们应当将其视为全装修设计的发展方向,统一图纸,即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装修设计,和设备设计统一在一套图纸中,并在一个时间交付图纸,统一审图,即审图中心对于建筑设计图纸,结构设计图纸,装修设计图纸,设备设计图纸进行统一审图,统一设计进度,即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装修设计,设备设计基本同步进行。我们认为,在建筑设计的方案阶段,装饰设计,设备设计,就应该介入,使各专业设计在同步进行中加强沟通,和完善。总之,这四个统一体现了全装修设计的一体化观念,全面适应住宅全装修的设计特点。

三、设计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1.室内设计师在充分理解全装修住宅的意义和要求的同时,应遵循住宅建造与装修的整体设计原则,如加强与建筑师的沟通与合作,在过去的住宅建筑中,建筑设计和装饰设计都是分开进行的,大部分建筑师对住宅装修设计的知识不够了解,而大部分室内设计师在建筑与结构方面的知识也较为匮乏。根据住宅全装修设计的概念,在这种新是设计要求和设计管理模式下,为避免出现由于缺乏建造与装修的整体设计观念的问题,室内设计师必须学习新知识,建立新观念,以满足住宅全装修的新要求。

2.简装修,重装饰理念的提出顺应了全装修住宅发展的趋势,装修与装饰其实分别对应于设计的共性和个性问题。为了使交付使用的全装修住宅能够满足大部分住户的需求,共性因素的提炼成了设计师主要考虑的问题,而能体现个性因素的装饰部分完全可以交由居住者自己发挥。可以说共性和个性因素的界定及其对设计效果的影响成了全装修设计的最主要的问题,这在下文还会详细论述。

3.室内设计师在优化方案时,应在参照住宅部件(如家居,设备和配件)的标准尺寸以及人们的使用行为模式的基础上,所做的设计方案应努力实现标准化,模数化。早在2002年国家建设部出台《商品住宅装修一次到位实施导则》中已明确了全装修的标准装饰材料,规范了住宅相关部位装饰材料的名称,规格和色彩。这几年国家更是大力倡导加快实现住宅部件的工厂化和装配化生产,我国住宅部件的尺寸在一定程度上已基本形成。因此,室内设计师所做的应是尽量使用标准化,模数化的设计,使得住宅部件装配化和工厂化生产能顺利实现。

四、结语

住宅全装修不仅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社会表现,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国家和地方主管部门在推进住宅全装修工作中的决心之大、力度之强,更是不容忽视,作为从事住宅全装修的专业人员,文明更应该积极应对其推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将矛盾转化为设计的出发点,以开发商、管理者、设计者和业主的几重身份处理设计问题,尽快将全面建设适应性、发展性以及可持续性住宅的政策转化为实际。

参考文献

[1]高祥生.室内建筑师辞典[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2]胡剑虹.上海全装修住宅与产业化的研究[J].同济大学,博士后学位论文.2004

上一篇:广告设计小论文范文 下一篇:统计学毕业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