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高危人群健康干预管理

时间:2022-08-27 01:13:56

艾滋病高危人群健康干预管理

摘要:目的 通过对暗娼等娱乐场所商业性者、男男同性恋及吸毒者开展有效的行为干预,降低这些高危人群感染HIV的风险,有效预防HIV病毒向一般人群的传播。方法 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止共有高危人群840人参与了调查,对其采用了多样化形式进行教育干预,其中包括发宣传折页、播放视频、现场讲座及同伴教育等方式,吸食者同时进行美沙酮维持治疗。结果 两年间参与调查的人群艾滋病传播基本知识的知晓率由28.96%提高到91.18%,及性接触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由65.23%提升至92.15%,吸毒者共用静脉注射器的比例从41.36%下降到9.17%。结论 通过对娱乐场所商业性者、男男同性恋及吸毒者进行的健康干预管理,提高了其对艾滋病的认识水平与自我防护意识,阻止了其高危的行为方式,从而遏制了艾滋病的快速传播。

关键词:干预;传染源;艾滋病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3种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这其中又以性传播为主。暗娼、男男同性恋及吸毒人员为艾滋病传染的高危人群,这些人群作为病毒的传播桥梁,让HIV病毒从高危人群扩散到一般人群[1]。为了遏制HIV病毒的快速传播,降低艾滋病毒经性传播的传染率,加强对HIV感染者的干预管理,我单位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对暗娼等娱乐场所商业性者、男男同性恋及吸毒者高危人群840人进行调查,并进行了健康干预,取得理想效果,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单位接受检查的暗娼等娱乐场所商业性者、男男同性恋及吸毒者。

1.2干预方法 首先对参与调查的干预队成员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掌握健康干预的相应的专业技术,然后由干预队成员深入市内主要娱乐场所接触调查对象,调查按照尊重、自愿、知情、保密的原则进行,所采取的教育干预形式主要有:发安全套、发宣传折页、播放视频、现场讲座及同伴教育等方式,干预的频率为每月一次,调查的方法是由调查对象填写疾控中心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为保证调查的真实性,调查以匿名填写的方式进行,文化层次低无法自行完成调查问卷的,由调查员问询后代为填写。

1.3数据处理 使用EpiData3.1软件录入,应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分类变量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一般人口学特征 共调查研究对象840例,其中暗娼580例,男男同性恋者28例,吸毒者232例。调查对象的学历层次文盲有10例,占1.19%;小学文化有57例,占6.79%;初中毕业有655例,占77.98%;高中或中专学历有112例,占13.33%;专科以上学历有6例,占0.71%。调查对象的婚姻状况已婚580例,占69.05%;未婚181例,占21.55%;同居者有49例,占5.83%,离异者有30例,占3.57%。调查对象中本市人口有80例,占9.52%;外省市人口有760例,占90.48%。在本市工作1年以上者仅为2.16%,工作6个月以下者为85.49%。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28岁,年龄16~48岁。

2.2干预前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变化 通过对调查对象进行有效的教育干预,他们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的知晓率产生了明显的变化,暗娼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由两年前27.29%增长到92.13%;男男同性恋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由两年前28.13%增长到90.27%;吸毒者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由两年前26.15%增长到91.26%;对艾滋病的3种传播途径知晓率已达到100%,艾滋病会经过血液传播,不会通过生活中的正常接触传播(如共用毛巾、衣物、浴池等不会传染HIV病毒)认知率达到90.81%,见表1。

2.3 调查者高危情况 暗娼及男性者、男男者及吸毒者等高危人群840例,暗娼第一次进行商业性时年龄18~35岁;平均进行易3~6次/d。吸毒者的年龄16~46岁,平均年龄为27.5岁,吸毒后性乱行为比例为67%;男男同性恋者的年龄21~48岁,健康干预前无保护性比例为71%,干预后为7.8%。

2.4干预前后安全套使用情况比较 通过近两年的教育干预,高危人群使用安全套的比例显著提升,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由原来的57.69%提高为92.86%,高危人群防范性病、艾滋病的意识显著增强,见表2。

3讨论

暗娼及男性者等高危人群普遍学历层次为初中,且外省市多,人员流动性很大,干预工作开展难度较大,本次教育干预活动所涉及人群也只是冰山之一角,如要展开范围更广的关于艾滋病预防的教育,那么这项工作就要从学校开始,把艾滋病与性知识教育纳入大学甚至中小学课堂,进而延伸到整个社会。同时禁毒的教育宣传也要从中小学开始,才能取得理想的禁毒效果[2]在本次研究干预活动中,通过多次的健康教育干预,让目标高危人群了解了艾滋病预防的基本常识,消除了他们认识上的误区,增强了他们的自我防护的意识,甚至一些人不再从工作,转到其他积极健康的工作上来,高危人群防护意识的提高能有效促进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开展。经过教育干预,高危人群对性接触与母婴传播HIV病毒的认识有了显著提高,对安全套的预防性病艾滋病的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调查结果显示高危人群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达97.65%,有了突破性的提高,同时对与HIV感染者共同进餐、蚊虫叮咬及进行一些日常交往不会传播艾滋病的常识知晓率也有明显提高,高危人群对长期保持一个未感染性伴能降低感染HIV病毒的风险方面认同率逐渐提高[3]。对暗娼及男性者、吸毒人员等高危人群要定期进行HIV抗体检测,同应加强对基层卫生防疫人员培训与专业技术指导,以实现艾滋病防治工作从基层做起的目标。应进一步加强对暗娼等高危人群的健康干预的力度,加大检测的范围与次数,扩大覆盖面,以发现更多隐藏的传染源并对其有效的管理。艾滋的健康干预与有效防控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总的来说要不断扩大教育干预的范围,可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艾滋病的防控工作中来,另一方面应提高安全套的易获得性,可对高危人群免费提供,提高安全套的使用率,从而有效预防艾滋病的蔓延[4]。

参考文献:

[1]张敏英,吴尊友,柔克明,等.注射者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5521.

[2]刘明,关纯兴.当前我国苯丙胺类的滥用特点与相关向题探讨[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6,15(4):3262-3281.

[3]陈玉娥,刘春香.鄂尔多斯市部分餐饮业服务人员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态度及影响因素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14(02):26-27.

[4]王睿,唐桂珍,陈坤.十堰市2009-2011年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资料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4,25(01):109-110.

上一篇: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甜蜜素及影响因素 下一篇: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认知现状的调查及优质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