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孤儿性格特征与心身健康关系研究

时间:2022-08-27 12:20:30

唐山大地震孤儿性格特征与心身健康关系研究

【摘要】 目的 调查经历唐山地震的孤儿在地震灾难发生30年后的人格特点及其 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 共有260例唐山地震的孤儿幸存者和241例经 历唐山地震的非孤儿幸存者作为对照参加调查。使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 SCL-90)、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对被试进行评估。 结果 在全部被试中,EPQ-N分与SCL-90总分(r=0.51)、SCL -90总均分(r=0.51)、SCL-90阳性项目数(r=0.52)、SCL-9 0阳性症状均分(r=0.32)、自评抑郁问卷(r=0.53)、自评焦虑问卷(r=0.51)显著相 关,P均

【关键词】 唐山大地震;孤儿;创伤后应激障碍;人格特征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re Associated with Long-term Mental Health Statusi n Adults Orphaned by Tangshan Earthquake Occurred 30 Years Ago: A Cross-section a l Study. Yu Zhenjian, Wang Liping, Yue Lingmei, et al. Kailuan Psychiatr ic Hospital Affiliated to Kailuan (Group) Limited Liability Corporation, Tangsha n 063001,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rvey the personality tendency of Tangshanearthqua ke orphaned survivors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the orphans' current mental healthlevel 30 years after the earthquake. Methods 260 survivors orp haned by Tangshan earthquake and 241 survivors who had none parent died in the e arthquake matched by age and sex participated the investigation. Symptom Checkli st 90,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elf-Rating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Social Su pport Rating Scale, 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 Eysenck Personality Q uestionnaire were used to assess all the participants. ResultsIn all 501 participants, EPQ-N score h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total sc ore of SCL-90 (r=0.51), total average score of SCL-90 (r=0.51), number of SCL-90 positive items (r=0.52), averag e score of SCL-90 positive symptoms (r=0.32), score of SDS (r=0.53), score of SA S (r=0.51), P all

【Key words】 Tangshan earthquake; Orphaned survivor; Posttraumatic str ess disorder; Personality tendency

童年与青少年期遭遇巨大的心理创伤可能引发一系列精神卫生问题,包括社会适应不良、心 境障碍、焦虑障碍、酒精滥用、人格异常、自杀及暴力行为[1-3]。研究显示,经 历唐山大地震的孤儿心身健康状况较差,焦虑抑郁水平显著高于非孤儿对照组,PTSD的患病率为12%。多因素分析显示人格特征是PTSD的重要预测因素[4]。 人格发育的自然过程本身有可能受到心理创伤的影响,同时人格特征也是远期患心身疾病的 危险因素。有研究表明,童年遭遇创伤或灾难的幸存者成年后可能发展为人格障碍或适应不 良的性格特征[4]。唐山地震孤儿既经历了瞬间发生的毁灭性灾难,同时在灾难中 失去父母,导致在创伤后心理复原和正常 生长发育过程中处于不利的处境[5]。对他(她)们的人格特征与远期心身健康的关 系进行探讨,有助于加深对这方面问题的理解。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一所特大型国有企业,由分布在全唐山地区的十余 座煤矿和众多直属单位和企业组成,地震当时职工和家属总数为50余万。1976年唐山大地震 发生后,开滦矿务局(旧称)设立了专门的抚育机构来安置部分地震中遇难职工的遗孤,并在 (他)她们成年后优先安排在本单位就业。本研究以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全部经历过唐 山大地震,并在地震中失去父母,地震时年龄不满18周岁,调查时在本公司工作的地震孤儿 为研究对象。调查开始前由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各单位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上报本单位员 工中全部地震孤儿的名单。共有260例地震所致孤儿分布在全集团公司所属的6所矿业公司或 直属单位。其中男性110例,女性150例。调查时被试的平均年龄为40±4岁,年龄范围3 3~4 7岁;同时按年龄、性别和受教育年限相匹配在地震孤儿的同事中选取对照组,共有241例对 照,其中男性108例,女性133例。调查时平均年龄41±5岁,年龄范围30~48岁。调查时间 为2006年8~11月。

1.2 工具

1.2.1 自编唐山大地震孤儿一般情况调查表 包括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围创伤期变量(包 括地震当时创伤经历,如地震中是否受伤、是否被埋入废墟、埋入废墟时间以及对创伤事件 的主观体验,如恐惧紧张的程度、地震发生后的早期心理应激反应等);地震后的成长经历( 如养育方式);目前家庭结构等内容。

1.2.2 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6] 有90个评定项目,每 个项目分 5级评分,包含比较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能较好地反映被试的精神症状及其严重程度 和变化。

1.2.3 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7] 20个条目的自评问 卷,采用4级评分,反映近1周的焦虑水平。

1.2.4 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Rating Scale,SDS)[8] 20个条 目的自评问卷,采用4级评分,反映近1周的抑郁程度。

1.2.5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9] 由肖水源 编制,该 量表有10个条目,包括客观支持(3条)、主观支持(4条)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条)等3个维 度。能较好地反映个体的社会支持水平。

1.2.6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10]由解亚宁编制,20个条目,4级评分。反映被试应对方式的积极性和被动性。

1.2.7 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11] 由英 国心理学家艾森克(H.J.Eysenck)夫妇编制,中国心理学家龚耀先和陈仲庚先后修订的艾森 克人格问卷中文版。可反映被试性格特征。

1.3 调查方法 开始调查前由调查员向每位被试说明本次调查的目的和内容,被试自愿参 加调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调查地点为被试所在单位专门提供的房间,事先约定时间进行调 查。首先由调查员逐项询问被试并填写唐山大地震孤儿一般情况调查表。然后由调查员为被 试逐个读每个自评问卷的指导语,由被试独立填写问卷。最后,由一名精神科主治医师对每 位被试进行访谈,了解地震创伤经历对被试造成的心理影响,根据《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 类与标准(第3版)》做出由地震经历导致的可疑现患PTSD或现患PTSD的初步诊断。对可疑或 已初步诊断为PTSD的唐山地震孤儿最终由精神科主任医师做出与地震经历所致的现患PTSD的 确定诊断。调查可一次或在近期内分次完成。

1.4 统计分析 t检验分析组间差异的显著性,变量间的相关分析采用Pe arson's相关系数。多元线性回归预测EPQ-N和EPQ-E维度T分。全部统计分析应用SPSS 13.0 统计软件包。

2 结 果

2.1 EPQ-N、E维度分与其它心理卫生状况测量工具评分的相关分析 对全部501例被试(研 究组260例,对照组241例)的各EPQ维度T分与SCL-90、自评抑郁量表、自评焦虑量表、社会 支持和应对方式的评分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EPQ各维度分与其它各量表评分间均有不同程 度的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EPQ-N的评分与SCL-90各项评分、焦虑自评量表和自 评抑郁量表的评分相关系数较大,除与阳性项目数的相关系数较小(r=0.3 15),其余各项r>0.5。EPQ-E与EPQ-L维度T分与SCL-90、SAS、SDS评分尽管相关系数较低(大 部分r

2.2 孤儿组与对照组EPQ特征比较 孤儿组与对照组EPQ各维度T分比较显示孤儿组EPQ-N分 高于对照组,而孤儿组EPQ-E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

2.3 患PTSD孤儿与未患PTSD孤儿EPQ特征比较 患PTSD孤儿与未患PTSD孤儿EPQ各维度T分比 较显示患PTSD孤儿的EPQ-N维度T分高于未患PTSD孤儿组,同样EPQ-E维度T分低于非PTSD孤儿 组。

2.4 多元线性回归预测EPQ-E与N维度的T分 把可能影响唐山大地震孤儿远期性格的变量, 包括地震时的年龄(x1)、性别(x2)、受教育年限(x3)、地震中是否失去父母(x4)、 震后抚养方式(x5)、地震中被埋时间(x6)、地震时受伤(x7)、地震中昏迷(x8)、 积极应对均分(x9)、消极应对均分(x10)、主观支持分(x11)、客观支持分(x12)、对支持利用(x13)、SCL-90总分(x14)、SAS总分(x15)、SDS 总分(x16)、及是否患PTSD(x17)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

以全部被试EPQ-N维度T分作因变量,以上变量作为自变量,采用逐步法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进入方程的变量有:对支持利用(x13)(β=0.216)、SDS总分(x16)(β=-0.1 39)、消极应对均分(x10)(β=-0.108)、积极应对均分(x9)(β=0.180),这四 个变量能解释EPQ-N维度T分总变异的25.67%(Adjusted R2=0.232)。另以被试EPQ-N维 度T分作因变量,引入上述同样的自变量,以同一方法作多元线性回归,进入方程的变量有 :地震中是否失去父母(x4)(β=0.1416)、是否患PTSD(x17)(β=0.1287)、受 教育年限(x3)( β=-0.1210)、客观支持分(x12)(β=-0.1314)这四个变量能解释EPQ-N维度T分总变 异的42.21%(Adjusted R2=0.4215)。

3 讨 论

本研究最主要的发现为地震所致孤儿EPQ-N维度分高于经历过地震的非孤儿,特别是现患PTS D的孤儿EPQ-N维度分显著高于未患PTSD的孤儿和经历地震的非孤儿。同时,研究结果表明在 全部被试中EPQ-N维度分与心理健康状况各项评分均相关。根据艾森克个性理论,个性可分 为三个维度:E(内外倾性)、N(神经质或情绪稳定)、P(精神质)。E维度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 奋、抑制的强度密切相关。N维度与植物神经的不稳定性密切相关。EPQ-N维度分高者常常焦 虑、担忧、郁郁不乐、忧心忡忡,遇到刺激有强烈的情绪反应,以至出现不够理智的行为。 分数低者情绪反应缓慢且轻微,很容易恢复平静,他们通常是稳重、性情温和、善于自我控 制[11,12]。Vaidya(2003)发现高EPQ-N分和低E分是PTSD的危险因素[13] 。而采用不同的人 格问卷几个研究者均发现PTSD患者中存在不同的人格特质[14,15],并因此对慢性P TSD是一 种创伤后心理反应状态还是一种人格问题的外在表现产生疑义[16]。本研究结果支 持PTSD患 者存在突出的人格特质这一结论,表现为患PTSD的孤儿EPQ-N维度的T分明显升高,但是EPQ- E分与孤儿是否患PTSD及目前心理健康状况的关联较弱,这一点与Vaidya的观点略有出入。

由于在地震中失去父母,孤儿组在地震时承受的心理创伤的严重程度理论上高于非孤儿对照 组,同时地震后他们易于陷于沮丧反应,在心理创伤复原的过程中因缺乏双亲的情感支持也 处于不利处境[4,5]。在地震后的成长过程中由于缺乏父母抚育和家庭支持在心理 发育、个 人发展方面可能会面临更多的困难,这些因素很可能对性格形成造成影响。多元线性回归分 析结果表明,孤儿(地震中是否失去父母)、患PTSD与EPQ-N分呈正相关,而社会支持和受教 育程度与EPQ-N分呈负相关,结果支持这一假设。因此,特定的人格特点本身可能是更为强 烈的心理创伤及与孤儿有关的不利因素共同结局,同时也可能是孤儿长期存在PTSD症状的重 要中间变量。由于本研究为横断面设计,因此无法回答人格特点与PTSD的确切关系。进一步 探讨人格因素与PTSD的因果关系应选择心理创伤易感人群样本(如救援、武装人员)采取前瞻 性设计。

4 参考文献

[1]Orlee U, Bovle S, Yule W, et al. Risk factors for long-term psychol ogical effect of a disaster experienced in adolescence: Predictors of posttrauma tic stress disorder. J child psychiat, 2000, 41(8):969-979

[2]Terr L. Psychic trauma in children: observations following the Chowc hilla school bus kidnapping. Annual Progress in Child Psychiatry and Child Devel opment, 1982:384-396

[3]Winje D, Ulvik A. Long-term outcome of trauma in children: The psyc h 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a bus accident. J.Child Psychol.Psychiat, 1998,39:635- 642

[4]张本,张凤阁,王丽萍,等.30年后唐山地震所致孤儿创伤后应激障碍现患率调查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6):389-394

[5]张本,王学义,孙贺祥,等.唐山大地震所致孤儿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调查.中 华精神科杂志,1999,33(2):111-114

[6]陈昌惠.症状自评量表.见:汪向东,王希林,马弘,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31-35

[7]吴文源.焦虑自评量表.见:汪向东,王希林,马弘,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235-238

[8]舒良.抑郁自评量表.见:汪向东,王希林,马弘,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 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94-197

[9]肖水源.社会支持量表.见:汪向东,王希林,马弘,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27-131

[10]解亚宁.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见:汪向东,王希林,马弘,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 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22-124

[11]龚耀先.修订.艾森克个性问卷手册.长沙:湖南医学院,1986:1-49

[12]高玉祥.个性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

[13]Vaidya N, Garfield D. A comparison of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 f patients with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s and substance dependence: prelimi nary findings. I: J Nerv Ment Dis, 2003,191(9):616-8

[14]Harvey R, Christopher F . Personality and PTSD II: Personality asse ssment of PTSD-diagnosed Vietnam veterans using the Cloninger Tridimensional Pe rsonality Questionnaire (TPQ). Depress Anxiety, 1997,6(2):70-7

[15]Britt K, Per-Anders R. Trauma, PTSD and personality: the relations hip between prolonged traumatization and personality impairments. Scand J CaringSci, 2008,27(5):527-31

[16]Derek B, Jonathan H, Dominic O, et al. Long-term effects of psycho l ogical trauma on psychosocial functioning.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 iatry, 2004,45(5):1007-11

(收稿日期:2008-02-26)

上一篇: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关联性... 下一篇:我国现阶段心理学科发展的制约因素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