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教师体罚学生问题

时间:2022-08-27 10:14:52

试论教师体罚学生问题

摘 要:教育是一种艺术,教师工作更是一种艺术,而艺术是需要创造的。教育艺术需要教育机智,教育的机智对于教师来说就是面对不同个性特征的教育对象和不断变化的教育情境,做出最合理的选择,采取最恰当的方法,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靠短短的时间是无法达到最好的,小学生的年龄很小自制能力差,在校园里有的学生会打架,有的学生会不写作业、逃学、撒谎不认真听讲,还有的学生的成绩很差……存在很多的缺点。在学习生活当中就不可避免地要出现违反学校的纪律、日常行为规范的行为。

关键词:教师;体罚;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2-0132-01

一、教师体罚学生常见的几种心态

1.情绪冲动型。这类教师体罚学生不是为了达到某个教育的目的,他们在主观意念上是没有目的性的,纯粹是因为情绪波动,行为冲动的自然结果。比如在课堂上,一个学生不认真听课做小动作,教师暗示几次后还不屑以顾,教师顿时怒火中烧,生气得本能地一巴掌打过去……教师往往在事后为自己如此打了学生感到后悔沮丧,大都会自我谴责:“我怎么这么不理智啊!

2.武力震慑型。有些教师体罚学生,是因为其骨子里崇尚“学生不打不成器”、“学生不打不怕你”的观点,一旦有学生出现“问题”,尤其是所谓的“屡教不改”时,他们就会采用“武力”,使学生尝到肉体上的疼痛,从而服从、屈服、害怕教师。比如有学生由于偷懒总是不按时完成作业,甚至不交作业,教师就会打他手心,打得他眼泪直掉,保证下次不敢了,而其他有此苗头的学生看了心惊肉跳……不过,此时的学生大都不是敬畏教师,而是害怕其手中的“戒尺”,一把戒尺只是在表面上简单地掩盖了学生“问题”的存在,实际上还可能加重了“问题”。

3.敷衍应付型。此时的体罚,已是教师敷衍应付“问题生”的一种习以为常的手段了,教师已不再考虑体罚的能否有效,反正只要学生出了难以处理的“问题”,就打,打好了就算是把“问题”处理完毕了。说得实际一点,这只不过是教师在向全体学生摆个“教育”的样子,搞个形式上的交代罢了。这类教师对“教育”不想有什么收获和突破,只求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

4.巧“罚”助育型。持此心态的教师强调,只要通过自己艺术地处理,很有技巧地把“体罚”融入教育,就能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他的好,从而被“罚”得心服口服,以至改变了存在的“问题”。这类教师热爱学生,关注学生,对“体罚”具有主观能动性,能相机而行,随机应变,在教育技巧上有自己丰富的经验。但这样的教师毕竟是少数,尤其能把“体罚”运用自如的更是少数,一般教师是很难把握的,一不小心常常事与愿违,体罚不象别的什么,一旦失误,给学生以及师生关系造成的伤害往往是无法挽救的。

二、教师体罚学生的种类

体罚,是指教师以暴力的方法或以暴力相威胁,或以其他强制性的手段,侵害学生的身体为手段的处罚方法。教师对学生的体罚各种各样但其表现可分为直接体罚和变相体罚两种。

(一)直接体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殴打。就是直接对学生的身体进行侵害。

2.罚站。就是学生犯错后罚学生站立。

(二)变相体罚

1.差辱。就是口无遮拦地训斥、辱骂、讽刺、挖苦和嘲笑学生。学生尽管年龄小但也是有人格和自尊的。可有的教师无视这一点,只要学生犯了错,就会羞辱学生。说出来的话有损我们教师的形象。

2.威胁。就是教师经常威胁、恐吓学生。说什么,“下次你再不写作业,就把你家长叫过来领你回家!别上学了”……

三、中小学教师体罚学生形成的原因

(一)自身原因

1.自持有“理”心不虚。认为自己的心是好的,只不过是好心办了坏事,问题不大。

2.传统影响根深蒂固。不体罚就不是“好老师。”古语云:“黄荆条子出好人”,“玉不琢,焉能成器?”老师曰:“‘体罚’爱你没商量”。

3.“敲敲打打”——无所谓。不少教师认为敲一敲,打一打,给他个警告,这也没什么大不了,况且别人就没事,自己也不会那么倒霉。

4.不体罚学生遭尴尬。有一位教师因从不体罚学生出了名,学生都不怕他,故意与他对着干。不久,学生及学生家长都公开要求学校换人。

5.体罚在斗争中成长。目前不少教师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采用了“拔苗助长”,“强人所难”。有“压迫”就有反抗,就有斗争,有斗争自然就离不开体罚,尽管它不彻底、不合法,但体罚是解决问题最直接、最快的方式。

(二)外部的原因

1.传统观念与家长的支持。家长授意——壮了胆。“严是爱,松是害”的观念还很流行,不少家长都要求教师管严些,教师认为体罚学生似乎是“分内之事”。“只要对孩子好,体罚也行”。

2.学校的领导睁只眼闭只眼。“不管黄猫黑猫,能管住老鼠的就是好猫”,只要能把学生管住,教学成绩好,不给领导添麻烦,就是好老师。

3.社会观念。体罚现象在中国尤其是中国农村广泛存在,一方面反映教师素质不高,另一方面也是传统的中国教育思想“严师出高徒”的惯性体现。此外,升学考试指挥棒高悬在教师头顶的现象,也导致了教师体罚学生行为层出不穷。很多农村的家长认为:老师打人本来无可厚非,只是不要打得太重了。就连一些学生也觉得老师打学生理所当然,认为“老师打你,还不是为你好?”

综上所述,现代教育观提倡以人为本,提倡教育服务意识。在教育过程中,不管遇到多调皮的学生,不管遇到多难处理的问题,都应该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仅要把学生当成人格平等的朋友,而且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要想到中小学生毕竟是未成年人,他们不可能会没有错误,教师应该宽容他们,给他们爱,要学会用自己美好的心灵去温暖其心灵,用精神甘霖去洗涤他们思想上的污垢。教师对待学生的方式,也将成为他们对待我们和别人的方式。所以,要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道德。远离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上一篇:高校教辅人员绩效评估方法研究 下一篇:飞得更高 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