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学生思想品德存在的问题与德育对策

时间:2022-01-24 11:54:05

试论高校学生思想品德存在的问题与德育对策

内容摘要:道德一词在我国由来已久,我国历来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但是却存在着诸多弊端和问题,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学生思想品德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思想品德,道德,德育,高校学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然而,在这社会转型期,常常出现的经济活动的无序状态或社会伦理的失范现象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严重地冲击着社会传统价值观。在这一过程中,新旧价值观的冲突对既有道德观念、道德信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而导致道德危机的出现。这种危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无疑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高校要使理想信念教育达到良好的效果,道德教育必然是重要的基础,也是重要的前提。因此,道德教育必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当代,如何理解道德教育及道德教育的价值目标,是一个深刻的课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本文将从当代中国高校学生思想品德存在的典型问题入手,对其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一高校学生思想品德存在的典型问题

1.信仰模糊。调查结果显示,许多在校大学生认为自己已没有了革命理想和信念,且缺乏政治热情。如,对“社”和“资”的认识上,有很多大学生认为“中国的政治制度与西方的政治制度各有优势,区分它们没有什么现实意义”,主张“两种制度平等发展,井水不犯河水”;在对待入党问题上,有一大部分学生“积极”要求入党是为自己将来就业提供便利的条件,或为将来的从政做官捞取一定的政治资本。

2.价值观扭曲。重功利、讲实惠成为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追求体面与待遇优厚的工作岗位,成为一部分大学生的求职目标。据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对1999年北京50名大学生分配去向抽查显示:32名大学生选择留京,18名选择了深圳、上海、大连、青岛等沿海城市,无一人选择内地岗位;35名大学生选择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14人到外企,仅1名选择了乡镇民营企业。目前大部分大学生在择业观念上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能获得更多金钱和能够获得较高社会地位的单位作为首选。

3.道德观念淡薄。高校部分大学生基础文明素质较差,公德意识淡薄。有些学生对恋爱和两性关系采取了随意的态度,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有些学生对公共图书随意撕毁,不管他人能否继续阅读,有些学生随意破坏走廊电闸开关,不随手关门窗,等等。近期对长春水资源浪费的调查结果显示,高校浪费水资源占总体比例的60%多,位居榜首,大学生公德意识淡薄可见一斑。

4.道德知行脱节。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一些大学生不是不知道该怎么做,而是做不到该做的程度,一方面,他们对社会上的腐败现象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他们为了求职、求高分、求“进步”,纷纷效仿社会上请客、送礼、拉关系。他们一方面赞赏社会上好的风尚,对社会道德滑坡非常不满;另一方面,又对自己的不文明行为放任自流,形成“道德思想高追求,道德行为低层次”的反常现象。他们一方面认可社会上的典型榜样,对孔繁森式的人物持崇拜和敬佩的态度;另一方面,又不把让们的行为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和追求。

二导致高校学生思想道德不良状况的根本原因分析

1.社会方面的原因

目前,我国社会正自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封闭和半封闭向开放性,由单一利益主体向多元利益主体的转变过程中,这些转变在当代大学生心灵深处的激荡和冲击是空前的,引发了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刻变化。

①社会发达程度反差的结果。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实力上的差距虽然已逐步缩小,但在经济实力上仍有明显差距。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奢华的生活方式,优厚的社会福利和相对较高的工资待遇等,无不影响着部分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导致一部分大学生开始对社会主义制度产生怀疑,从而导致了某些大学生社会主义信仰的模糊。

②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引发的错误思想。市场经济条件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导致一些人在强调物质利益、追求最大价值的同时,错误地、片面地夸大了金钱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从而导致了高校学生价值观的扭曲,一部分学生滋生了拜金主义死想。受这种不良思想的影响,一方面,一部分高校学生追求个人利益,从而产生了个人主义思想;另一方面,一部分学生产生了享乐主义,迷恋奢靡的生活方式,追求所谓的高质量和潇洒的生活方式,挥霍无度。

③文化融合引发的思想冲击。世界多元化与我国本土文化的融合是一种大趋势,有利于我国本土文化的丰富与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在多元文化融合过程中,一部分大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异域文化是缺乏辨别能力,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一些不良的、不健康的、不符合中国国情的思想文化被部分高校学生接受,从而导致了其原有思想大的素质的下降及文明素质、公德意识的淡薄。

④社会不良风气引起的思想波动。目前社会上腐败现象严重,黄赌毒沉渣泛起,假冒伪劣欺诈行为屡见不鲜,这些不良社会思想倾向及丑恶现象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高校学生的思想,致使许多高校学生思想颓废,缺乏健康的精神追求,不能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去掏这些不良现象,甚至认为“存在即合理”。

2.高校德育方面的原因

①原有德育工作模式的弊端。原有的思想政治工作只重视任务的布置,而不看实施中的效果,从而导致高校德育工作存在重群体、轻个体;重共性、轻个性;重理论、轻实践等不良倾向,削弱了德育作为行为规范提高思想素质的功能。此外,“两课”作为高校德育的基本途径,虽然大部分内容也是在“三观”上下功夫,然而却未免失之空泛,或者案例研究与社会相差甚远,很难成为成功案例,使人觉得不痛不痒,犯了“假、大、空”的德育禁忌。

②德育内容安排的无序。德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先从基础入手,结合学生的成长规律进行教育。然而,我国目前德育却出现了向小学生灌输高等、抽象的理论,对大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的现象,且德育内容陈旧,不能很好的适应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大学生自身思考关心的问题相差甚远,从而不能很好的解决当代大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总是不能对这些问题进行有力指导。如大学生对自己的就业问题和自己的社会价值的思考,这样,使德育失去了权威性和指导性,难以去约束、规范和指导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也难以有效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

③高校德育教师整体素质不强。教师是德育过程中最直接、最直观、最有效的德育因素。然而目前,大部分高校缺乏专门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很多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往往是从多年从事这只工作的教师兼任的,这些教师缺乏专业知识,导致了德育工作实施过程中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德育教师在自身素质上也有待提高;有些德育教师思想陈旧、僵化,缺乏责任感和育人意识,不注重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自我要求松弛,不能言行一致,为人师表……,这些负面影响,将直接影响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

三切实加强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当代高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使高校德育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应在以下几方面寻求突破。

1.拓展的与目标。拓展的与目标,应从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为注重能力的培养,是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大的选择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并强调社会主义公德,让学生学会关心。这样才能尽量避免“两课”具体实施过程中的一些误区。

拓展德育目标,要把德育由划一性想层次性转变。这种转变并不是把原有道德目标单纯地分为多个,而是指以原有德育目标为中心,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特点,具体分为多个层次。长期以来,尽管我们一直强调重视德育,但效果却不尽人意。究其原因,就在与德育目标要求提的过高和过于划一。这种划一的目标,显然是难以适应社会需求和受教育着特点的。所谓目标递进层次,是指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思想道德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教育要求。

2.更新德育内容。高校德育内容应以高校德育目标为基本出发点,一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及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主要依据,在德育内容的组织安排上重视内容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使其从单纯服务于各种中心工作转变为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要确定不同学两阶段的德育内容。同时,作为培养新世纪高素质、要确定不同学龄阶段的德育内容。同时,作为培养新世纪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高校德育,不仅包括形式上的更新,也包括内容上的充实,如性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创业教育、环境教育、廉政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等内容,都应引入德育课程。

3.变革德育工作模式。新形势下的高校德育工作必须更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因此,新时期德育工作模式要实现以下两个方面转变;首先,变单一型为多元型。在继续重视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的同时,充分公民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祖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充实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个性教育和自我教育能力,以培养学生优秀的个性品质。其次,变封闭型为开放型。学校要充分利用本地德育资源,因地制宜地开辟校外德育基地,组织学生通过调查、参观、讲座、报告、劳动等多种形式,广开德育的渠道,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网络,走出德育仅仅依靠学校,单纯依靠灌输的狭窄天地,从而有效地加快德育的社会化进程。

通过对高校学生思想品德存在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当认清目前的德育形式,通过缜密的思考、科学的规划、严谨的论证、踏实的工作,对高校德育给予更多的重视,并提出合理的高校德育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促进高校德育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为国家、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道德素质与科学素质相结合的优秀人才。

上一篇:长管棚和径向注浆小导管在隧道塌方处理中的应... 下一篇:关于大洼县城镇地籍信息系统数据质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