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德育有效教学的途径

时间:2022-08-27 06:37:57

浅析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德育有效教学的途径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德育课在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德育课的现状却存在着诸多制约其发挥作用的因素,德育课教师如何更好地实现德育目标,并助力学生专业目标的实现,提高德育课有效教学是关键。试图从德育课有效教学的重要性出发,具体从德育课教师的教学观、专业素质、教学过程和德育活动组织等方面入手,为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德育课有效教学提供若干途径。

[关键词]学前教育;德育课;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3-0127-01

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德育课的性质及任务决定了德育课教师要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能力,开展有效教学。但受制于已有的传统的德育课教学模式、学生学习内在动力和重视程度、德育课的功能在教学安排中的弱化、师资配备等方面的问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德育课教学中还存在诸多与德育目标、专业培养目标不匹配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从课程定位、师资配置、教学安排、评价改革等方面努力。对于教师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开展基于专业目标和课程目标的有效教学改革。

一、教师要树立“准老师”的教学观念

有效教学的核心是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就是成为合格的幼儿教师或者工作者。这就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德育课教师要有转变教学对象身份的意识,把面对的教学主体当成准老师来对待,把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诸要素和未来的幼儿教师关联起来,把有效的教学时间与教学效益关联起来。同时,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德育课,要关注可测性和量化。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具体,将教学目标和学生未来的工作任务结合起来,将工作化的场景转化为学生的学习任务,让明确的学习任务驱动学生开展自我德育行为。

二、教师要主动提升专业素质

实施有效的德育课教学,最关键的因素是德育课教师。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教学中,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学了新理论,拿着新教材,却走着过去的德育课教学老路。二是教师德育课教学积极性不高,形成了职业倦怠,常有依靠“老本”延续职业生涯的意识,缺乏创新精神。三是教师教学过程侧重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心理需求关注少。四是教师课后反思少,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作业管理等缺乏有效的自我分析和评价。因此,实施有效教学,必然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德育课教师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丰富个人知识储备,通过不断反思促成自身专业成长。

三、教师要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

课堂是德育课教学的主要阵地,德育课教师要从教学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等诸多环节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有效的教W准备

充分的教学准备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有效的教学准备必须有有效的目标,目标的设定必须符合学生实际。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而言,女生多、理解能力不强、喜欢表现等具体的情况就是目标设定的重要因素。有效的教学准备还必须有有效的内容,把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细化为具体的教学内容,内容的处理要符合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学生实际、专业特点,做到内容适量,深浅难易适度。有效的教学准备还必须有有效的教法和学法。德育课教师要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情况和特点,灵活地选择恰当的教法和学法,特别是围绕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法指导。

2.有效的教学过程

教师要在课堂组织过程中,力求做到精神饱满、衣着得体、语言精练、时间分配合理、面向全体学生。可以尝试教师和学生互换角色,把教师讲授和学生讲授结合起来,把学生讲课和学生评课结合起来。各环节的安排要尽可能以全体学生的参与为基础,采用学习任务驱动、小组合作探究、教师点拨质疑、生活场景分析等多种形式来实施有效的教学过程。

3.有效的课后评价

教学过程的效益如何,教师就要善于利用课后练习去评价学生和反馈教学效果。课后练习一定要符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和专业特点,尽可能地把德育课和专业课学习结合起来,布置和分配一些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学习任务的课后作业和练习。同时,多元评价德育课的学习效果,可以利用课堂学生表现、课后学生行为等方式开展评价,引导学生注重德育课的实践性和实效性。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德育课是学生提升素养的必修课,也是促进学生专业成长的核心课,能否有效实施德育课教学,直接关系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素质,也关系着幼儿的成长。作为德育课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提高,努力提升德育课的有效性,实现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德育课的有效教学。

上一篇:高考背景下议论文写作进程 下一篇:浅谈让学生信服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