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延茄子高效栽培技术

时间:2022-08-27 05:44:17

秋延茄子高效栽培技术

摘要 介绍了秋延茄子高效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茄子;秋延后;高效;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41.1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7-0084-01

贾汪区作为徐州市蔬菜主产区之一,蔬菜的种植规模、产量都占据一定份额。茄子是贾汪区蔬菜种植的主导品种之一,群众有多年的种植经验。为提高种植效益和充分利用设施,近年来,群众不断改传统正常的夏季栽培为早春、秋延后、越冬等反季节栽培模式。特别是秋延后栽培模式不仅产量高,而且价格优,被群众大面积推广。

1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茄子属于喜温、喜光蔬菜,秋延后栽培时间跨度较大。因此,该栽培模式在品种选择上应以耐低温、耐弱光、早熟、抗病品种为宜,如徐州圆茄、南京紫圆茄、周口紫冠、紫帅等。播前将选好的种子在阳光下晾晒6~10 h,用55~60 ℃的温水浸种10~15 min,利于杀死种子表面病菌,浸后冲洗种子表面粘着物,用高锰酸钾1 000倍液或10%磷酸三钠溶液浸泡15~20 min,也可用适当浓度的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浸种,清水洗净溶液后再用25~30 ℃的温水浸种4~5 h,用湿纱布包好催芽,待种子大部分露白后播种。

2 播种育苗

2.1 适时播种

秋延茄子育苗时间在7月中下旬,选择地势高燥、土壤肥沃、未种过茄果类蔬菜的温室或大棚作为苗床,苗床应为高畦。播前苗床施腐熟有机肥30~45 t/hm2、50%多菌灵10~15 g/m2,均匀配成育苗土,并留足一定量备盖种和分苗用。播种选择晴天上午进行,并在前天下午大水浇透苗床,种子均匀撒施畦面后将先前预留的育苗土0.5 cm厚度盖在畦面上,用农膜覆盖畦面,同时加盖防虫网、遮阳网,以防害虫和高温伤苗,也可以采用穴盘育苗[1]。

2.2 苗期管理

播种20~25 d,茄子幼苗长出3片真叶及时分苗。分苗前天下午浇透苗床水以利起苗,按10 cm×10 cm行株距分苗。分后大水浇透,同样用农膜、防虫网、遮阳网覆盖保温、防虫、避强光,促进快速缓苗、健长。分苗利于刺激根系生长,形成壮苗,穴盘育苗无需分苗[1]。播种后用农膜、防虫网、遮阳网覆盖保温、保湿,出苗后及分苗缓苗后及时揭去地膜或农膜以利通风,幼苗期少浇水,不旱不浇水,以防止徒长形成高脚弱苗。苗期重点防治猝倒病,因此揭膜后及时喷64%杀毒钒500倍液,或50%甲霜灵锰锌1 000倍液。

3 定植

茄子分苗后25~30 d即9月中下旬,幼苗5~6片真叶,株高20 cm左右时及时定植。定植前温室或大棚按腐熟鸡粪75 t/hm2+腐熟牛粪75 t/hm2+复合肥1 500 kg/hm2的标准施肥,在定植前15 d将上述肥料撒施到棚室内深耕翻,定植的前一天在苗床上集中喷药1次。做成龟背式高畦,按照大行80 cm、小行50 cm,株距50 cm标准定植,栽植3.75万株/hm2左右,移栽前去除病、弱苗,实行大小苗分级。定植时用77%可杀得600倍液浇定根水,大水浇透后及时覆盖地膜[2]。

4 田间管理

4.1 温光管理

茄子秋延栽培温度管理上,前期要降温后期要增温,在霜降前10 d即10月中旬及时覆盖棚室,最好用茄子专用膜。后期低温条件下,棚面适时覆盖草苫,保证白天温度在25~28 ℃,夜间在12~15 ℃,并做到早揭迟盖,延长光照,或利用张挂反光膜、电灯光源增强光照。

4.2 肥水管理

茄子定植初期以蹲苗为主,待植株长至30 cm高时在畦面的小沟内膜下浇水,当门茄长至3~5 cm浇水、追肥1次,在畦面下结合浇水追施尿素300 kg/hm2、磷酸二铵75 kg/hm2或冲施生物肥525 kg/hm2;盛花、盛果期肥水适量加大,以后每采摘1次果,施肥水1次。肥水总的原则是小、大、小,且膜下暗灌,防止高湿引发病害[3]。

4.3 植株调整

留双枝,采用双干整枝法。在对茄形成后,剪去2个向外的侧枝,形成2个向上的双干,以后所有侧枝均去掉。结果中后期及时去除老叶、黄叶、病叶及徒长枝。生长后期温度较低不易坐果,可用30~40 mg/kg 2,4-D激素保花保果[4]。

5 病虫害防治

茄子病害以黄萎病、绵疫病、灰霉病、褐纹病为主。在防治上除选择抗病品种、轮作换茬等农业防治措施外,前期还要进行种子处理和土壤药土处理,同时生长期间发病应根据病情、苗情长势选择适当药剂防治[5]。

5.1 茄子黄萎病

该病在茄子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但多发生坐果期,主要造成植株根茎部的维管束坏死,导致营养水分供应不上,造成植株黄萎死亡。移栽前用50%多菌灵粉剂800倍液喷洒土壤后深翻15~20 cm,也可在移栽时将配好的药剂浇入穴内;移栽缓苗后用5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进行灌根。

5.2 茄子绵疫病

该病从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茄子果实。发病由最初的水渍状小斑点逐渐扩大整个果实表面产生茂密白色菌丝,苗期受害常发生猝倒现象。防治上,发病初期用25%甲霜灵粉剂800~1 000倍液,或64%杀毒钒500倍液,或77%可杀得粉剂500倍液喷施,每隔7~10 d喷1次,连喷2~3次。

5.3 灰霉病

该病可危害茄子茎、叶、果实,高湿有利其发生,植株密度大、光照不足、有机肥未腐熟或氮肥用量过大,其发生重。防治上,移栽前用50%速克灵粉剂1 500~2 0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喷施幼苗;移栽后发病用50%扑海因1 500倍液,或50%农利灵粉剂500倍液喷雾。

5.4 虫害

蚜虫、红蜘蛛,采用40%乐果1 000倍液,或21%灭杀毙乳油2 000倍液,或25%扑虱灵2 000倍液交替喷洒防治。

6 参考文献

[1] 朱素英,刘洪文,赵月涛.蔬菜高产高效周年栽培技术模式[M]//高效农业实践与探索.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5:125-129.

[2] 郭世荣,马月花.蔬菜穴盘育苗实用技术[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12:7-12.

[3] 罗启录,王衍银.大棚茄子早熟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1990(9):25-26.

[4] 焦光才.茄子小拱棚早熟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1990(11):21-23.

[5] 邢振铎,尚成荣,陈春秋.茄子病害[M]//最新蔬菜病虫害防治实用技术.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28-34.

上一篇:早熟豌豆冬播免耕高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北方大棚吊蔓西瓜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