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独立学院舞蹈选项课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时间:2022-08-27 05:31:59

“程序―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独立学院舞蹈选项课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程序―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理念为健康体育、主体性教育以及体育的终身性,目标是提升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从而改善其健康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发展终身体育。文章对“程序―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独立学院舞蹈选项课教学中的应用,从运动技能和心理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程序―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舞蹈;教学

[DOI]10.13939/ki.zgsc.2016.22.220

1 独立学院舞蹈选项课教学中应用“程序―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对学生运动机能的影响

1.1 程序学习操作对于学生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来说有很大帮助

学生之间是具有差异的,所以个体素质和基础方面也不尽相同,而使用程序教学的方式来传授给学生舞蹈技术,不会因为这种个体差异对整体学习进程造成影响,学生可以自己选择适合的学习速度,然后按照教学程序的要求进行学习,学得快的学生通过程序的时间也会比较早,掌握了一个程序的学习内容以后就可以开始下一个程序了。学得慢的学生在遇到动作不能掌握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暂停,然后对这方面的内容进行反复的研究和练习,如果还不能达到程序标准的话则要倒回更前的程序。程序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教学程序有了概念,对于动作标准也有一定了解,可以对自己的技术动作随时进行检查,判断是否真正掌握了。学习过程中程序自身就是对学习结果的反映,学生经常获得这种信息反馈,可以对他们的学习方向不断进行校正,保持方向的正确性,并及时改进错误的动作。学生通过这些信息反馈也认识了自己的努力带来的进步,在学习运动技术的时候具有了更高的积极性以及自信心。

舞蹈教学具有比较强的技术要求,而程序教学法具有因人制宜、因材施教的优点,可以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进行更科学并且系统化的教学;同时信息反馈非常及时,可以此为依据对教学进行改革和优化从而减少错误;程序教学法还可以用来对教材组合进行优化,对学生自学能力进行培养,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运动技术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2 小组合作学习对于运动机能的提升有促进作用

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分组合作学习的形式,首先对学生进行一个全面的测试,组成以便了解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然后合理划分学生,组成若干小组,尽量保证各小组拥有相似的实力,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小组间会产生竞争,通过胜负之分降低运动能力好的学生的优越感,使运动能力不足的学生有危机感,每个人都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锻炼,从被动变为主动;而组内同学会合作并彼此帮助。同时教师还要通过引导,让小组之间也开展合作学习,通过切磋或者合作学习的方式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提升学习效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供充分的机会,让学生进行自身才能的展示,让学生在合作探索、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

在舞蹈教学中还需要注意以学生为中心,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开展教学,辅以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这样一来学生对于技术动作有了更强的想象记忆,将本体感觉和想象实现了有效的结合,另外练习量也得到了增加。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学流程非常单一,教师进行示范讲解后,再由学生进行练习模仿,而合作学习则更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教师不再占据权威地位,而是负责进行指导。学生感受到了自己的主体性,练习会更加积极,运动技能水平自然也就提升了。

2 独立学院舞蹈选项课教学中应用“程序―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对学生心理方面的影响

2.1 “程序―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中的社交行为能力影响了运动机能的发展

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应用“程序―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社交行为能力水平,而这些变化又推动了学生舞蹈技能的学习。角色扮演和分享领导是组内合作策略的一个重要措施,也就是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让每个成员扮演一个角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证明,成员在群体活动中如果没有明确的责任,对于群体活动的参与兴致就会下降很多,也就是逃避工作。所以,互换角色可以将领导责任分担出去,不仅保证组内合作学习的秩序,还能激励每个成员去挖掘自身的潜能。

有学者认为发展社会交往技能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特征,社会交往能力指的是人类和他人进行交往、信息沟通以及关系处理的能力,所以社会交往能力不仅是构建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开展合作学习的基础,还是合作学习正常进行的重点所在。也就是说,在不断提高自身社会交往能力的情况下,人际关系会得到良性的发展,并且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因为人际关系得到改善以后,有学习障碍的学生可以获得相应的帮助,得到他人认可,保证了其自尊心理不受伤害。

相比传统教学中的自然分组来说,“程序―合作学习”的策略更加科学,异质分组和组内合作的形式营造出的学习氛围更加轻松、和谐。因为小组之内具有归属感,组员相互信任、帮助并彼此尊重;而且小组内还具有认同感,组内成员在面对大事的时候会形成一致思维;同时还有小组支持,一切与小组期望相符合的行为都可以得到鼓励和表扬。正是这种一致的价值观念、荣誉感以及强化期待行为的过程,小组每一个成员都觉得氛围轻松而平等,自发地进行学习并对他人进行帮助。

2.2 “程序―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中的学业成就动机影响了运动机能的发展

成就动机是一种内部的力量,对于人有驱动作用,可以帮助其在社会活动中的特定领域中取得成功。从行为上来说其表现形式为,人刻意地去追求自己认为有足够价值的社会或者生活目标。“程序―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不仅宣传了人人都能进行学习的这种理念,还将其与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的理念结合了起来,不再只重视少数优秀学生,而是将注意力放在了全体学生身上,全面对其进行培养。同时对传统学生观念进行了改变,与素质教育在发展以及全面方面的要求相一致,在此前提下提高了学生学业成就动机。

教育心理学说明教师的学生观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以及动机等。传统体育教学中认为总有学生是不能掌握技术动作的,只要这部分学生的人数不超出标准,依然是成功的教学。而在师生相互的作用中这种期望就得到了或明或暗的表现,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事实上如果我们信任学生的潜在智力,并对其抱有希望,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感受到这种期望,从而引发内在动力推动主观行为,最终产生“期望效应”。尤其是对于后进生,其内心学习勇气和信心的激发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对其每一次进步都进行鼓励,以便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形象,长久的进行主动学习。

学生拥有越高的学业成就动机,在舞蹈运动技术方面就会有更高的追求,这种愿望的强烈程度决定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学生提升自身的舞蹈水平。参考文献:

[1]石红.“程序―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健美操选项课教学中的实验研究――以吉首大学为例[J].搏击:体育论坛,2012(10):48-49,61.

[2]马鹏涛.浅谈探究式教学在高校舞蹈选项课中的应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0):121-122.

[3]周振乾.独立学院舞蹈课程实施分类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4):2-3.

上一篇:发挥资源优势 紧握创新根基 下一篇:从跑小区到社区营销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