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K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效果探讨

时间:2022-08-27 05:27:38

CIK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效果探讨

【摘要】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杀的杀伤细胞(CIK)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行CIK联合化疗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7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离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MCs),实验室培养14~15 d输入患者体内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本研究纳入恶性肿瘤患者72例,行CIK联合化疗治疗135人次。经治疗,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病情稳定及病情进展分别为2例、10例、48例及8例,因治疗无效死亡患者4例,治疗有效率83.3%(60/72)。72例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的平均KPS评分为(9.4±2.1)分,治疗后,53例患者KPS评分较治疗前提高,平均KPS评分为(16.7±3.4)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8114,P=0.0000);19例患者评分无明显变化。纳入的72例患者中,由于肿瘤晚期治疗无效死亡4例,其余患者CIK联合治疗间,均未出现不良的临床反应,在CIK细胞治疗期间,未发生输注不良反应。结论:在治疗恶性肿瘤上,CIK联合化疗的效果显著,具有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CIK; 化疗治疗; 恶性肿瘤

中图分类号 R730.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4-0041-03

doi:10.14033/ki.cfmr.2015.14.019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及饮食结构的改变,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在临床上体内回输免疫活性细胞过级免疫疗法为一种有效的肿瘤治疗方法。其中,杀伤细胞(CIK)可经非特异性免疫杀伤,有效清除肿瘤患者体内小残余病灶,效果理想,且化疗的作用也非常明显[1]。本研究随机纳入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72例,探讨CIK联合化疗治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72例恶性肿瘤患者,经细胞学、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均确诊为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男45例,女27例,年龄25~75岁,平均(45.3±10.4)岁;其中包括15例非小细胞肺癌、11例乳腺癌、6例结肠癌、5例卵巢癌、直肠癌及小细胞肺癌各3例、子宫内膜癌及肾癌各3例,宫颈癌11例,胆管上皮癌及恶性胸膜间皮瘤各1例、霍奇金淋巴瘤5例、血管肉瘤1例、胃癌及十二指肠癌各2例。

1.2 CIK细胞制备及回输

由广西莱福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本研究CIK细胞制备及回输,而免疫细胞治疗质量标准均根据《人体细胞治疗研究和制剂质量技术指导原则》及《自体免疫细胞(T细胞、NK细胞)治疗技术管理规范》来实施。同时,分离患者外周单个核细胞,分离机器采用血细胞分离机,并培养部分分离细胞[2]。在GMP实验室中,采集细胞分离成贴壁与悬浮细胞。在分离成悬浮细胞与贴壁中,贴壁细胞为1000 U/ml rh-GM-CSF、1000 U/ml rhIL,而特异性肿瘤抗原肽含量为50 ml/L,人DCs细胞完全无血清培养液,在培养过程中加入10 μg/L、TNG-a诱导成熟。而悬浮细胞培养中,加入1000 U/ml IL-2、1000 U/ml及50 ml CD3mAb细胞因子。上述方式即为CIK细胞培养方法及过程。将DCs及CIK混合培养,诱导产生抗原特异性T细胞,并在2周后静脉回输患者体内。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实体瘤疗效判定的RECIST标准,对比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指标,分为四级,即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及进展(PD),治疗有效率=CR+PR+SD[3]。观察化疗毒副反应及回输的不良反应。

1.4 化疗方案

对于本研究纳入的非小细胞患者,可实施含顺铂双药方案;对于结直肠癌患者,可给予含草酸铂化疗;对于妇科肿瘤患者,实施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其他患者均按照CCN指南进行对症治疗。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

本次研究共纳入恶性肿瘤患者72例,经CIK联合化疗治疗,2例患者完全缓解(CR)、10例患者部分缓解(PR)、48例患者稳定(SD)、8例患者病情进展,4例患者死亡,治疗总有效率为83.3%(60/72)。其中,前列腺癌合并肺部转移患者1例,经氟他胺联合CIK治疗,复查结果显示,肺部病灶完全消失,临床判断为完全缓解。

2.2 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72例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的平均KPS评分为(9.4±2.1)分,治疗后,53例患者KPS评分较治疗前提高,平均KPS评分为(16.7±3.4)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8114,P=0.0000);19例患者评分无明显变化。体重变化:除4例死亡病例及8例病情进展患者外,其余60例患者中,经治疗后,有38例患者出现体重增加现象,平均增加(1.5±0.7)kg,其余患者的体重维持治疗前的数值。食欲方面:本研究纳入患者中,经CIK联合化疗治疗,42例患者食欲改善,改善率为58.33%。

2.3 化疗的不良反应

本研究纳入的72例患者中,由于肿瘤晚期治疗无效死亡4例,其余患者CIK联合治疗间,均未出现不良的临床反应,在CIK细胞治疗期间,未发生输注不良反应。

3 讨论

在目前的临床治疗中,治疗肿瘤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及放疗等方法,这些常规治疗方法的优劣不同,适应范围也不同。在肿瘤发生机制研究深入的形势下,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进一步拓展了肿瘤治疗方法,其中,新型的方法之一为肿瘤生物疗法。同时,该方法也成为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中的有机组成部分[4]。Schmindt-Wolf于1991年对CIK细胞首先进行了报道,认为其是体外用多种细胞隐私及CD3单克隆抗体培养后获取的CD3、CD56T细胞为主的异质细胞群,不仅具有T细胞表面标志(CD3),同时也具有自然杀伤细胞表面标志(CD56),所以它的特点是自然杀伤细胞非MHC限制性及T淋巴细胞抗瘤活性[5]。Marten研究发现,CIK细胞增殖能力与多发性骨髓细胞的杀伤能力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而其中杀伤力的表达,主要是由CD3、CD56T淋巴细胞负责的。Angela用黑色素患者在独特抗原刺激剂自体来源CIK细胞培养过程中发现,CIK细胞效靶比低,在5∶1的条件下,可充分发挥溶解肿瘤细胞作用,在溶解肿瘤细胞时,与特异性抗原刺激共育后,作用的效果将更为显著[6]。文献[7]报道显示,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对于提高IFNr及TNFα细胞因子表达有着重要的作用,患者的生存率提升16%。同时,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CIK联合化疗治疗弥补了其缺点和不足,克服了体外增殖数量少、不良反应大,已经成为临床上肿瘤生物治疗的新疗法[7]。

但是,由于CIK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为新的方法,所以临床观察文献还不多,尤其是缺少大样本对照研究文献,对治疗效果尚待进一步探索。由于当前对恶性肿瘤发生机制尚未确定,所以与其他治疗方法相结合的最佳模式,尚待进一步摸索,而且还没有找到并制定能够切实反映免疫细胞临床获益的疗效标准[8]。

本研究的结果具体如下,(1)近期疗效情况:72例恶性肿瘤患者经CIK联合化疗治疗,2例为完全缓解(CR)、10例为部分缓解(PR)、48例为稳定(SD)及8例为病情进展,4例因治疗无效死亡,治疗的有效率为83.3%。其中,前列腺癌合并肺部转移1例,经氟他胺联合CIK治疗,复查显示肺部病灶完全消失,临床判断为完全缓解;(2)生活质量改善:72例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的平均KPS评分为(9.4±2.1)分,治疗后,53例患者KPS评分较治疗前提高,平均KPS评分为(16.7±3.4)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8114,P=0.0000);19例患者评分无明显变化;体重变化:4例死亡及8例病情进展患者外,其余60例中,治疗后体重增加的有38例,平均增加(1.5±0.7)kg,22例体重维持治疗前水平;食欲情况:经CIK联合化疗治疗,42例患者食欲明显改善;(3)不良反应情况:72例中,由于肿瘤晚期死亡4例,其余68例在联合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且在CIK细胞治疗期间,也未发生输注不良反应,治疗结果提示,CIK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效果显著。采用CIK联合化疗治疗,成为一种可行性的选择,经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肿瘤进展,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治疗具有安全性高、无不良反应的优点,为治疗恶性肿瘤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模式[9]。

综上所述,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目前恶性肿瘤尚未有很好的治疗方法,比如化疗、放疗等治疗方法,患者的不良反应大,本研究主要是探讨了生物治疗技术发展的背景下,CIK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效果,证实CIK联合化疗治疗的安全性高、无不良反应,是一种可行性较高的治疗选择,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样本量较少、随访时间有限等因素限制,对于研究结果与远期治疗效果的观察不足,尚需做进一步的治疗与论证。

参考文献

[1]王美清,彭大为,程小珍,等.自体DC-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J].中国热带医学,2012,12(6):719-721.

[2]莫晨,黄燕苹,吴小娥,等.D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临床疗效[J].现代肿瘤医学,2011,19(3):479-483.

[3]曹宇华,邱想英,冯国生,等.DCs-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观察[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28(6):902-904.

[4]时圣彬.DC/CIK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维持治疗中的临床研究[D].济南:济南大学,2012.

[5]谷文龙,孙军,颜廷华,等.肿瘤的中医病机及CIK细胞治疗老年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观察的探究[J].环球中医药,2014,23(12):127-128.

[6]王浩,苏文,毛光华,等.DC-CIK过继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对食管癌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4,21(28):1-3.

[7]李春青,赵予军,张晨.华蟾素联合folfox6方案对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14,10(6):2470-2471.

[8]孔天东,刘丹娜,朱眉,等.参芪扶正注射联合DCF方案化疗对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4,5(25):11-13.

[9]刘光艺,李洋,陈振海,等.DC-CIK细胞联合全身静脉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伴弥漫性肝转移临床疗效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1,39(3):124-125.

(收稿日期:2015-01-12) (编辑:黄新珍)

上一篇:婴幼儿高热抽搐的临床急救护理措施及体会 下一篇:腰大池持续引流在神经外科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