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大池持续引流在神经外科中的临床应用

时间:2022-09-29 05:20:59

腰大池持续引流在神经外科中的临床应用

【摘要】 目的:观察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神经外科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神经外科疾病患者48例进行治疗,采用腰大池持续引流方式,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45例患者体温正常,颅内压降低平稳,有2例患者出现引流管脱落现象,并且妥善固定好,仅有1例患者出现了锥管内感染的并发症。结论:采用腰大池持续引流方法治疗神经外科疾病能够减少感染,降低颅内压,治疗安全,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腰大池持续引流; 神经外科疾病

中图分类号 R6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8-0143-01

doi:10.14033/ki.cfmr.2015.18.081

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方法是应用腰穿的方式向锥管蛛网膜的下腔放入引流管从而对脑脊液进行引流,腰大池持续引流可以引流脑脊液,降低患者的颅内压,并且能够鞘内注射药物,保证脑脊液循环的通道顺畅,在神经外科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颅脑损伤脑脊液测漏、脑室内出血、颅内感染等疾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1]。本文研究了腰大池持续引流在神经外科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2-8月收治的神经外科治疗患者4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且全部进行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患者选入标准:患者均患有神经外科疾病,得到临床确诊。患者患病类型如下:颅内感染1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5例,脑肿瘤术后脑脊液侧漏8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7例。排除患者患有脑疝、中脑导水管梗阻、皮肤感染、夹闭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可能影响本次研究治疗的疾病,并且患者同意进行本次研究,患者男24例,女24例,年龄32~59岁。

1.2 治疗方法

患者侧卧,下肢屈曲,取L3~4椎间隙为穿刺点进行操作,局部麻醉,进行腰硬膜外穿刺行针,进针5 cm后见脑脊液流出,放入细塑料管进入到蛛网膜下腔间隙进行引流,保持引流畅通,拔出穿刺针,接入引流袋并固定,将每天的引流量控制在200 ml左右,置管时间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来决定,若患者出现感染迹象要进行抗感染治疗[2]。治疗后,要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引流管液体性质等,发现异常及时的处理。

1.3 治疗效果评价

观察患者的引流情况,颅内压变化、引流液性质、患者体温变化、引流并发症等治疗效果。

2 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45例患者体温正常,颅内压降低平稳,有2例患者出现引流管脱落现象,并且妥善固定好,仅有1例患者出现了锥管内感染的并发症。

3 讨论

腰大池持续引流的治疗机制:在正常的状态下,脑脊液是由脑室内的脉络膜丛分泌产生的,分泌在整个蛛网膜的下腔,最后蛛网膜的颗粒吸收,完成脑脊液的循环过程,因此当脑脊液过多或是脑脊液中含有细菌时,无法被完全的吸收,就需要进行引流治疗[3]。对于颅内感染,将脑脊液进行引流可以减轻脑部水肿,新分泌的脑脊液能够对脑腔进行冲洗,从而帮助疾病的痊愈。采用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一次的引流量相当于多次的腰穿引流,对患者的损伤小。若是患者出现系脑脊液侧漏,引流会使得颅内压降低,漏口的组织可以粘附,促进漏口的尽快封闭。

当患者出现外伤性脑部损伤时要进行早期的治疗,比如抬高床头、降低颅内压、抗感染治疗等,有伤口的患者进行清创包扎处理,转移脑脊液漏出的方向,帮助漏口的快速愈合[4]。在对患者进行引流治疗时,当脑脊液漏停止后,要关闭引流管并拔出,若是治疗无效要采用手术的方法进行漏口的封闭。患者在手术后会出现脑脊液侧漏,要预置引流管,促进硬膜的修复,对于无感染迹象的患者要避免使用抗生素。对于脑室内出血的患者要尽快清除脑内淤血,保持脑脊液的正常循环,从而减少患者出现继发性的脑损伤。对于脑出血较轻的患者可以尽早的拔管,自行吸收,从而减少颅内感染的情况。腰大池持续引流的引流管放置密闭性好,降低感染的风险,帮助脑脊液转清,减少脑血管痉挛,防止脑积水的出现。采用腰大池持续引流符合原有脑脊液循环的生理特点,不会影响正常的循环通路,帮助脑脊液循环。从本次研究上看,大部分的患者都得到了很好的治疗,并且并发症出现的少,因此治疗安全性比较高。

综上所述,采用腰大池持续引流在神经外科的治疗中发挥了非常好的效果,患者病情恢复的好,出现的并发症少,治疗安全,可以在临床治疗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崔明,左延卿.腰大池持续引流在神经外科中的临床应用体会[J].实用临床医学,2010,11(2):53-54,56.

[2]洪亚军.持续腰大池引流技术在神经外科中的临床应用[D].苏州:苏州大学,2011.

[3]何华锋.腰大池持续引流在神经外科中的临床应用[J].亚太传统医药,2012,10(7):154-155.

[4]刘伟.腰大池持续引流在神经外科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外医疗,2013,18(11):115,117.

(收稿日期:2015-02-24) (编辑:黄新珍)

上一篇:CIK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效果探讨 下一篇:gpc3/mxr7基因在原发性肝癌及其他肿瘤组织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