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观念,改变德育手段

时间:2022-08-27 03:26:36

更新观念,改变德育手段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学校德育工作不能满足于已有的教学模式,应从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渠道四个维度进行改革和创新,积极开拓课程改革中德育工作的新局面,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人文精神;德育

一、体现人文精神,更新德育观念

道育教育应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挖掘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把人作为道德主体来培养,促进人的道德发展和道德人格的提升。学校德育工作应重视人文环境的建设,使学校形成具有现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和谐美的环境。

首先,学生是德育的主体,不是被灌输的客体,德育既是社会的要求,也是学生自我发展、自我生存的要求。德育工作中,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道德水平和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或有组织的活动中自己去感受、去体验,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其次,提倡师生关系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合作伙伴关系,在“晓之以理”中“动之以情”,使学生感受人文精神,发展人格。

再次,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参与评价,建立“生生互动,自主评价”的评价体系,通过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小组评价,进一步提高学生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能力,增强了道德规范的自我约束能力。

二、突出自主体验,改变德育方式

学生的模仿性、可塑性强,情境体验可使德育由说教向情境转变,加深教育印象,强化德育效果,从而拉近德育目标,促进思想认识和行为的统一,达到德育目的。

1.在模拟情境中体验,即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境,进行即兴式的、可以反复多次的模拟演示活动

如,教完有关“尊敬老师,对老师有礼貌”等德育内容后,就引导学生把当一天辅导员、老师作为体验的角色,体验组织活动、备课等工作的辛苦,获得为人师表的真实感受,从而明白尊师的道理。

2.在家庭中体验,即与家庭生活密切结合,促进“知行统一”

如,学习了“在家应孝敬父母”的内容后,可以组织“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为父母洗脚”等活动,让学生在切身体验中感受父母的关爱与艰辛,激发他们心中的情感体验,使之从内心真正明白“孝敬父母”的道理。

3.在劳动中体验

引导或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亲自参与劳动,并从中受到教育。如,我在校园的空地上开辟出一块菜园,作为学生的劳动基地,学生在园子里种上了绿油油的青菜,红红的西红柿,长势喜人的胡萝卜。到了收获季节,学生把蔬菜摘下来,运到菜市场出售。在卖菜过程中,学生得以工商、税务人员打交道,懂得如何与顾客讨价还价,又向蔬菜商们请教了有关蔬菜的保鲜技术,这样学生得到了劳动锻炼,又培养了与人交往的能力。

三、强化德育教育,丰富德育内容

1.道德教育

作为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道德品质,是人的各种素质的深化和活化。学生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就有可能成为祸害社会的“危险品”。因此,培养和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十分重要。例如,新课程背景下提出的诚信教育就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诚实乃为人之本,守信乃立事之根。小学生是社会的一员,未来的主人,从小培养他们的诚信意识十分重要。

2.民族教育

当今社会,市场经济活跃,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们更应当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报效祖国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

3.法制教育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要从小培养。学校可以聘请法制专家,学习法律知识,并通过一些发生在身边的案例来教育学生,使他们牢固树立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

4.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德育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学校心理咨询热线,及时预防、矫正、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培养其健康的人格。

四、引导拓宽载体,多维德育渠道

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课内系统、科学、严格的教育训练,还需要拓宽德育渠道,尤其是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整洁、卫生、美好的德育环境,也是一个大的德育教育环境。这种环境和氛围对学生群体有独特的魅力。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大和课改的深入,学生已不满足于课内生活,他们努力寻找表现自我的机会。因此,我十分重视德育文化的建设,经常开展文化和艺术型的活动,拓宽载体,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如,坚持每学期开展一次美术书法比赛,评出优秀作品进行展示,使学生不同程度地发展了审美情趣和爱好,陶冶了情操,组织学生开展,爱班级“学先进”“读书周”等活动。我还带领学生亲历社会实践,学生置身于青山绿水的大自然怀抱中,考察家乡工业的发展状况,寻觅革命先辈的足迹,使他们亲身感受家乡的美、祖国河山的壮丽,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把学校的小课堂与社会的大课堂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事物的兴趣和正确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真正让学生明白做一个合格小公民的道理,养成文明礼貌、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

总之,学校德育要根据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规律,更新教育观念,改变德育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拓宽德育载体,不断深化道德认识,指导正确的道德行为,使学生做到规范自我、完善自我,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作者单位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实验小学)

上一篇:中国影子银行监管问题研究 下一篇:医院统计数据质量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