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水推舟 坐享其成

时间:2022-08-27 12:22:47

儿童面对未知的世界,产生无尽的好奇与兴趣,这正是他们探索科学的开端。

――题记

“老师,我们的科学课代表还没有选呢!”上课铃刚响,学生便迫不及待地提醒我。

“你们心目中的科学课代表是什么样的?”

“读过很多课外科学读物的,有丰富的科学知识的。”“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并且很喜欢动手制作、发明的。”“发现问题,会自己寻找原因,并想出改进方法的。”

……

“看来同学们对科学课代表的要求还真不低,那么谁能胜任呢?”

“钟昕!”“钟昕!”呼喊声一浪高过一浪。

的确,这个钟昕很爱科学,读了不少科普读物,见识比教师还多,也非常爱做实验,爱问问题。就在笔者即将响应大多数学生的提议时,笔者看到了一双暗淡的眼睛,那是刘方成,他不仅发言积极,还主动做课外实验,并第一个用照片记录;看到了一颗耷拉的脑袋,那是柯文,最有自己想法的孩子;看到了一脸失望的雷雨科,她写的科普征文、观察日记可生动了;还有无奈赞成的许遂、曹楠、王子洋、朱依依……这些孩子,个个都是“精兵强将”啊!怎么办?公平竞选吧。

于是,笔者给学生出了一道难题,谁能解开谜底,谁就是课代表:这是一个神奇的水桶(如图1),无论你从上面倒进什么颜色的水,下面马上流出的总是清澈的水。画一画,你认为这个水桶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

大家顿时陷入了沉思。几分钟后,有些学生窃喜地画了起来,看来是胸有成竹了;有的画画停停;有的还在冥思苦想;有的抓耳挠腮,焦急地巴望着。又几分钟后,陆陆续续地有人举手了,接着是越来越多的小手,越来越得意的笑容……

“请举手的同学先把自己的想法说给组里的同学听,同组同学相互提意见,修正完善。等会我们要请每组推荐一个最好的进行全班竞选。”

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小组讨论――发表意见的激动而小声,大概怕自己的创意被邻组听了去;听取想法的凝神而深思,谁不想听听别人的高见,找找别人的漏洞呢?

多么热烈而专注的讨论啊,笔者暗自高兴。不一会儿,各小组的最优想法出炉了。

“我认为上面这个漏斗的下端连着一根管子,管子里有一些海绵,可以把有颜色的水过滤成清水……”还没等胡昱雯说完,邻组的胡欣旖就高高举起了手:“光靠海绵过滤是不行的,还会有颜色的,不过是变浅一点而已。所以我认为这根管子应该更细长,里面除了海绵,还有细沙、叶子、吸水纸等,这样才能过滤出干净的清水。”

“我反对,如果是用过滤的方法,水是不可能很快流出来的。我爸爸是中学科学老师,我看过他做过化学实验,一种红色液体和黄色液体倒在一起会变成无色的液体。因此我想这个桶里肯定装着一种化学药品,它能使液体变无色。我回家问问爸爸就知道是什么药品了。”大家都好羡慕这位同学有个当科学老师的爸爸哦。

“我觉得任何一种化学药品都不是万能的,不可能使所有颜色都变无色。我们在四年级的时候学过人体的消化系统,我想应该是里面的管子像人的内脏一样,会把水中的颜料消化吸收掉。”这家伙还会联系旧知,真不错!

“可是这根管子到底是怎样的,我们还是不知道啊!”大家异口同声地质疑。

“刚才几位同学的想法有个共同点,就是都认为玄机在漏斗下面。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全班学生都挺直了身子,睁大眼睛,仿佛最权威的答案就在栩安手里,“我想的漏斗下面不是管子,而是两个分流片。桶的下面是清水,当有颜色的水倒下去的时候,就把下面的清水挤出去了。”瞬间,栩安的发言赢得了阵阵掌声。

“我还是认为不合理,用什么能把液体阻隔着,一点都不渗漏?这个分流片不实用的!我看过锅盖上的蒸馏水,是无色的。我想这个桶里应该有个加热装置,不管什么水倒进去,瞬间沸腾,然后蒸发。蒸馏水集中到管子里,最后流出来。”又是一阵掌声。

钟昕终于按捺不住了,压轴戏上场了。“蒸发也需要时间,不可能快速流出。再说,如果是蒸馏水流出来,应该是热的。我还是赞成栩安的想法。但是我想在他的基础上改进一下。”说着把图展示在大家面前,“在漏斗的下端系一个塑料袋,桶里装清水,出水管刚好在清水液面高度,当有颜色的水倒下去的时候,塑料袋变大了,就把清水压出来了。”

“到底哪种想法好呢?都回家做做看吧,实践是最好的裁判!下周把你们的作品带来,我们一起来见证,好吗?”下课了,学生三三两两还在探讨着……

这是一堂开放的课,真实有趣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思维;体现了课堂的生本理念,创新精神;构成了互动交流的“动态曲线”:主题指向、辩答展示、实践推进。

(浙江省龙游县西门小学 324400)

上一篇:让学生拥有自由的思想王向英 下一篇:政府预算编制的影响因素及其改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