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省级高校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建设

时间:2022-08-27 12:21:27

浙江省省级高校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建设

【摘要】 高校作为政府采购重要主体之一,内部采购模式各异,管理机制和项目流转各有不同,电子化平台建设寥寥,不仅不利于高校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规模采购,也极大地降低了行政效率,提高了行政成本,本文拟通过建立统一的省级高校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实现与省级平台的有效衔接,实现与其他院校的信息资源共享,实现与其他部门电子政务的有效合作。

【关键词】 高校政府采购 电子化平台 浙江省

一、浙江省省级高校政府采购及电子化现状

浙江省自2003年政府采购法颁布实施以来,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政府采购制度,并于2007年建成了全省统一的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用以提高政府采购的效率,实现公平公正的理念。根据政府采购法的规定,高校是政府采购的重要主体之一,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实施采购活动,且高校采购规模逐年增大,涉及到货物、服务和工程各大类,但在高校内部,尚无统一的采购电子化平台与省采购平台进行有效衔接,各高校之间也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加上高校资金来源的多样性、下达时间的不确定性,程序审批手续较为繁琐、效率低下,行政成本较高,资源浪费严重,如何提高高校政府采购活动的效率、发挥政府采购的功能作用,建成与省采购平台有效衔接的、高校之间可以信息共享的电子化平台,将有重要意义。

1、采购内容及结构分析

每年年初,浙江省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会下发该年度政府采购目录,界定政府采购涵盖的内容与范围。从内容上看,高校涉及较多的包括交通工具、电气设备、办公设备、耗材、图书资料、教学软件、高教仪器设备及科研仪器设备、办公用房建设、智能控制系统、计算机网络工程、出版、印刷、工程监理、维修维护、保险、会议、物业及中介服务等。相对于其他行政机构,高校的政府采购,在标的物上更具有相似性,因此,实现规模采购的可能性也更大,通过电子化平台等手段,可以有效实现高校间的采购联盟,发挥规模采购作用,达到节约财政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目的。

2、采购程序分析

从采购程序来说,浙江高校的政府采购活动的大致程序如下:在采购预算下达以后,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经财务部门、审计部门和采购执行部门审核后,再由学校专门的采购招标工作领导小组或党委会审批,进入采购程序,由省采中心(政府集中采购)、中介机构(分散委托)或学校采购部门(分散自行组织)组织采购过程,成立评标委员会推荐合同签订供应商,对评审结果在相应的媒体上进行公示,组织合同签订和验收。因此,在程序上,高校的政府采购也有类似性,而电子化平台的建设,则更有利于各环节的公开透明,有利于采购程序的控制和项目管理,有利于提高政府采购效率。

3、高校政府采购模式分析

浙江省高校的政府采购活动完全纳入政府采购的范围,在采购相关机构设置上,虽具体格局有所差异,但均成立了管理、执行和监督相互制约的模式,采购执行部门一般为采购中心或设备处,管理部门一般为财务处或专门的采购领导小组,监督部门一般为审计、监察或财务处;在采购类型上,由集中采购、分散采购以及使用部门自行采购相结合;在采购方式上,涉及公开招标、邀请招标、单一来源采购、竞争性谈判等多种方式;在评审上,各学校均成立了专家库,开展分散采购项目的评审。

4、高校政府采购电子化水平

目前,浙江省高校的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建设的目的不一,有些学校完全没有相关的平台;有些学校对于限额标准以下的项目设立了电子化平台;有些学校的平台仅仅包括信息公示,为学校自动化办公系统的一部分;有些出于监督的需要由其他部门成立。平台较为简单和封闭,没有与其他高校结成采购联盟或与相关部门的电子政务网站联网。

二、电子化平台建设的原则和标准

高校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的建设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标准,首先是合法性,要保证平台建设符合现有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规定;其次,在流程上要实现标准化和完整性,既要包括政府采购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各环节的名称、内容也要实现标准化设置;再次,要保证政府采购信息安全;最后,要使得平台具有开放性和协作性,能够有效实现与多部门电子政务系统的协作衔接。

1、平台建设的合法性

高校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建设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合同法》、《政府采购运行规程暂行规定》(财库〔2000〕11号)、《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财预字〔1999〕363)、《政府采购信息公告管理办法》(财库〔2000〕7号)等的规定。

2、流程设计的规范性

首先,在设计开发上要具有统一的标准规范,应符合国际国内网络系统建设标准;其次,在业务内容上应具有统一的标准规范,包括采购预算编制、需求论证、项目资金申报、采购文件编制、采购过程组织、信息、专家管理、合同签订、投诉处理等;再次,在业务程序上应具有统一的标准规范,从需求提出、需求功能论证及可行性方案分析、采购组织、项目验收、绩效审计及项目数据分析和统计几方面涵盖政府采购整个过程,确保政府采购全过程都能够在平台上实现。

3、信息安全性

政府采购的信息安全非常重要,一则许多事关政府部门的信息具有政治敏感性,需要保密;二则不恰当的信息泄露会影响潜在供应商之间的公平竞争,影响采购过程的顺利开展和采购结果的有效实现,因此,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的建设必须保证信息的安全性,确保各部门政府采购信息的安全流转、传递和共享。

4、多方协作性

高校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需要实现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的有效结合,一方面,相关的供应商可以在平台上进行注册并宣传自己的产品,另一方面,平台需要与工商、财政、税务、社保、海关等各电子政务系统的对接,有利于对供应商资格的网上审查、预算金额的申报审批和进口产品的进关手续办理;同时,该平台应包括各个高校,实现各高校之间的采购联盟,有利于资源共享和规模化采购;此外,电子化平台还要建立与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联结的金融服务系统,并与专业的验收机构和第三方公证机构相连,以保障后期的项目验收和货款支付。

三、电子化平台应有的功能和模块

高校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的建设应实现管理、组织、监督等功能,通过平台,财政部门及采购人能够有效管理采购活动,采购执行部门能够有效组织和进行时间控制,监督部门能够对项目的效率、效果等方面进行考察;在平台模块上,须包含申报、审批、组织、评审、绩效审计等环节,不同的当事人能够进入自己的模块进行操作;在内容上,必须包括使用财政性资金购买货物、服务和工程的所有项目。

1、电子化平台能够实现的功能和作用

电子化平台要实现政府采购全过程的一体化,实现高校之间的采购联盟和信息、资源的共享,提高政府采购活动的效率,降低成本,促进信息公开和透明。

(1)实现政府采购全过程的一体化。建立统一的省级高校内部采购电子化平台,实现从预算申报到合同签订等一系列程序的电子化,以节约资源,提高效率,增加公开透明程度,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实现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的有效衔接。

(2)提高政府采购效率。建立高校电子化平台可以极大提高政府采购效率。从资金下达开始,采购整个过程都可以在平台上实现,采购部门可以有效地对各时间节点进行控制,可以极大地改变目前分散无序的采购项目审批现状,缩短采购活动的周期,从而提高采购活动的效率。

(3)加强前期需求论证和后期验收。平台的建立,采购方可以有效地利用平台中的专家资源或公示平台进行需求论证,可以利用之前类似采购活动的成交价格和供应商信息进行市场调研和分析,用于指导采购活动和预算申报,寻找市场合格的供应商,使评审工作更有参照性。

(4)提高公开透明度。高校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的建立,可以将高校的政府采购整个过程在网上实现,这将更加有利于公开透明原则的实现,财政部门、采购方各部门及相关人员可以审查采购需求有无超标、采购过程是否合法规范、采购结果是否合理、资金使用效率如何等,有利于强化对高校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管理。

(5)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加强指导作用。该平台将包括相关的信息资源库,可以实现各高校之间的资源信息共享,将各单位的采购需求进行实时定期汇总,实现批量效应,同时该平台还可以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对今后采购作出指导。

2、高校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包含的模块

该平台应集预算申报、采购执行、监督管理于一体,包括申报子系统、决策子系统、执行子系统与监督子系统四个部分,申报子系统的主要功能为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日常采购项目申请的提出;决策子系统涉及主要事项为审核申报部门提出的采购需求、确定资金来源、审批采购方式等;执行子系统涉及主要事项为采购公告的,采购文件的制作,供应商进行网上投标,评审专家网上评审,采购结果的公布等;监督子系统涉及的主要事项为对评审专家的监督,对评审过程的监督,对评审结果的监督,对使用部门的监督以及对供应商履约表现的监督等。

3、高校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建设要实现的衔接

(2)与海关、审计、工商等部门之间的衔接。高校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需与海关部门、审计部门、工商纪检部门电子政务系统有效衔接,在涉及到进口产品时,可以从海关平台中获取货物是否免税、征免税证明号、进口放行日期等;在采购项目开始前,可以从税务、工商部门的系统中查取潜在供应商的资质、工商登记情况、税务登记情况,在预中标公告公布前,可以从纪检部门的系统中查取预中标供应商是否存在重大违纪违法行为;对于重大项目,可以邀请审计部门与学校一起对项目实施经济合规性审计和绩效审计。

(3)高校之间的衔接。高校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还需要实现各高校的衔接,建成高校之间采购联盟的平台载体。高校之间,在预算体系、采购内容、机构设置等各方面都具有相似性,高校政府采购联盟的电子化平台能够及时定期地汇总高校内部各时点上的同类采购需求,形成批量效益,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可以实现高校之间的专家资源的共享,增加专家数量和类别,以加强政府采购前期的需求论证和后期的验收环节;可以利用平台中的数据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和分析,指导今后的采购工作和预测行业发展。

(注:本文系“浙江省省级高校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建设方案研究”(编号Y201121100)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杭州市财政局课题组:杭州市政府采购电子化应用研究[N].政府采购信息报,2008-04-28.

[2] 吕汉阳:韩国政府采购电子化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A].全球金融危机形势下的政府采购与公共市场研究——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政府采购与公共市场改革论坛文集[C].2009.

[3] 李智:加快我国电子化政府采购的发展[J].企业导报,2011(11).

[4] 张志泉:政府采购电子化探析[J].经济纵横,2011(7).

上一篇: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浅析襄阳古隆中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