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乐学好学

时间:2022-08-27 12:18:36

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乐学好学

摘 要:长期以来,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总是以“权威”的地位出现,学生的身份总是“遵从者”。,随着时代的发展,转变学生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势在必行。

关键词:激发兴趣 感受乐趣 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c)-0020-01

长期以来,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总是以“权威”的地位出现,学生的身份总是“遵从者”。而思想政治课教学更是如此,普遍存在着“满堂灌”死记硬背的现象。学生成了被灌输的容器,囫囵进去,不知其味,他们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销蚀,使得思想政治课越来越乏味。“单一、呆板”一直都是思想政治课的代名词。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转变学生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改变人们对思想政治课的看法,势在必行。下面本人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对传统政治课的看法,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1 利用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青少年处在兴趣高峰时期,好奇,好动、好学、好模仿,是这一时期的特点。因此,他们对许多问题都感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感。”因此,教师正好可以利用他们的兴趣来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生动活泼,幽默诙谐的语言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变单一,呆板为生动、活泼;可以用形式多样的课堂形式,让学生在激烈的讨论中、辩论中,在教师适时点拨中,受到启发和锻炼;可以创设情境,利用小品,情景短剧或其他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表演欲和创新思维;可以利用设置悬念问题,一环扣一环,逐步启发学生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自律能使人优秀起来》内容时,我组织了一次辩论会。辩题:网络的利与弊,正方观点:网络的利大于弊;反方观点:网络的弊大于利。把全班同学一分为二,一半为正方;另一半为反方,我当辩论主席。(事先,让同学们提前做了一下准备,查阅了一些资料。)上课就开始了辩论,同学们热情高涨,一个个跃跃欲试,那激烈的场面给了我很大的震撼。通过这个小小的辩论,使学生全员动员,不仅使学生了解了网络的利与弊,也使学生对网络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对今后如何看待网络问题将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更大的一个作用是给现在一些正在迷恋网络游戏的学生很大的教育作用。通过这种灵活、热情、激烈的学习方式,既煅炼了学生的说话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也激发起了同学们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学习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同学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这个小小的辩论中,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同学们的集体主义观念,在辩论地过程中,我惊喜地看到,同一组的同学之间为了能辩倒对方,都在竭尽全力努力着,整个的辩论过程井然有序,也看到同学们之间,有一定的道德意识,这是在传统思想政治课中看不到的,也是达不到的。

2 利用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以教师讲授为主,而忽视了教与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久而久之,使得政治课变成了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学生变成了观众,只有看得份儿,根本没有参与的可能,这样的课堂,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吗?能让人喜欢吗?能使学生享受到学之乐吗?

心理学研究证明,积极的情绪,能激发人的潜能,发挥出超常的水平。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民主、平等、合作和谐的关系,这样就要求教师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表现,适时的引导,倾听学生的意见,真正地把学生的“要我学”的意识转变为真正的“我要学”。这样一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给他们自我展示的空间,调动起他们的积极的情绪,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例如,在讲《生活需要友谊》时,我准备了一个“四人踩报纸”的游戏。我事先准备了四张人民日报,上课一开始,我把学生四人一组分好(最好2个男生、2个女生),准备游戏,开始报纸整张展开铺在地上,让四个人一人站一只脚在上面;接着报纸叠一下,还让同学们一人站一脚站在上面,往后依次,当报纸只剩下1/8时,看哪一组还能站上去。第一批站完,第二批接着依次进行。让整个班的同学都体验一下。当时,现场的火爆劲儿无以言表,整个课堂一直洋溢着孩子们的欢乐的笑声,和谐的魅力太大了,我也被融进了这欢乐的海洋,被同学们的激昂的情绪所感染,我更惊喜地看到,连平日里不爱动的同学,这次也积极参加了,看着他们的一张张天真,灿烂的笑脸,有哪件事能比得过这些呢?通过这次小小的活动,可以使同学们,体会到团结的力量,友谊的可贵,也促进了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事后学生跟我说,他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鲜和快乐。

3 利用教学评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只注重最后一次考试的结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没用过程,哪有结果。真正影响学生的并非最后一次考试,而是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行。因此,我们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

把过程这一环节掌握好,必须抓好几个方面的问题。

3.1 注重与时俱进的“巩固练习题”

在设计巩固练习题时,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要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并且联系实际,题型要灵活多样,难易适中,要符合不同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情况,使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有所得。在学生做出回答后,要及时发现共性问题,并及时分析,引导和纠正,对学生要及时鼓励和评价。

3.2 注重“课堂小测验”

课堂小测验的特点是“小”它灵活,短小,便于操作,可以在开始上课时进行,可穿插在授课过程中,也可在总结过程中进行,方式灵活,可用大屏幕,可用口答式,也可用笔试,形式多样,在设计此类测试时,一定记住它的“小”,一定要精练,一般为1~2题为佳;要注意给学生选择和评价的机会,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增强学生的积极性。

3.3 要注重“单元测试”

教学是一个整体,也是一个过程,它是由相关的各个部分,各个阶段构成的,只有把每一部分,每一阶段的教学都搞好,才能使整个教学活动收到理想的效果。对于政治学科来说,整体性很强,几课教学结束后,可能只解决了一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应该总结和盘点一下,检测一下学生对这些内容学得如何,单元小测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小测考完之后不等于任务就结束了,这不过只是一个开始,最重要的环节是――批阅和评定,把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并且进行必要的指导,让学生对失误之处进行修改和补充。

3.4 注重“对学生的评语”

学生是有情感的,他们不是木头,不能把他们当作机器,教师一定要怀着对学生的爱,发自内心地来写评语,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理解,信任,鼓励和关爱,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好感觉。

总之一句话:“还给学生一片蓝天,让他们自由翱翔吧”!

上一篇:高中生物课堂生成性教学的策略探究 下一篇:浅析《滇南本草》与现代食疗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