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来信 Train de vie

时间:2022-08-26 10:45:49

从一个小故事谈起:

一个美国大学教授夫妻年收入25万美元,但却坚决否认自己是富裕阶层。他在博客里解释说,25万美元付完税后,刚够一家生活支出:“我们买了房子,除了还在分期支付的买房款外,还要支付15000美元的土地税。为了三个孩子的未来前途,当然有必要送到私立学校上学,学费不菲。妻子已任肿瘤医生,但却还在继续偿还25万美元的大学借贷学费。我们还要为退休后的生活存点钱,还要买保险、要支付医疗费;要支付两辆汽车的开支,要付看门人费,要买食品、汽油,要付手机和电视收视费。我们还要雇人修理草坪、打扫房间和看孩子……事实上支付完所有日常开支,我们每个月只剩下几百美元可供我们‘挥霍’。仅此而已。”所以,这位美国教授感到自己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教授的博客引来大量“穷人”的“攻击”。一位年收入仅3万欧元的“法国穷人”在他的跟帖里写道:我没有住富人区,从不光顾奢华餐馆,从不穿名牌,从不去私人别墅度假,而且从不认为‘有必要’将孩子送进私人学校……尽管这样,我还是每月底就捉襟见肘。我才是“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穷人!

事实上,民意调查证明,欧美超过半数的人都觉得自己过得“并不富裕”。那些收入达上百万甚至更多的人,也觉得自己不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就牵扯到本文题目的那个法语词:train de vie

这个词没有相应的中文。词典里翻译成“生活排场”或“生活方式”。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准确。事实上,用这个词来描述上面美国人的情况甚为适当。其意即一个人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他的生活也相应提高到一定的水平。而这个“相应提高”当然就会使支出也提高。于是,收入尽管越来越高,但随着train de vie的变化,支出也越来越高,于是,高收入并没有带来“挥霍的自由感”,于是便会产生各种富裕程度的人都“不觉得富”的现象。

更令人喘不过气来的,是在法国和欧美,train de vie是不能错位的。你有什么样的收入,你就必然甚至必须有什么样的“train de vie”。一个收入能够使之开宝马X5汽车的人,就必然要到店里去修指甲、必然要到南部圣托贝(价格当然昂贵得多)去度假、就必然住单幢小楼房、就必然把衣服送到洗衣店去洗、就必然喝白兰地、抽雪茄、一天换一只名表戴、穿定制的西服和皮鞋……这种“生活方式”具有某种“强迫性”。当你进入某一阶层后,你就只能做某些事,而不能降低身份去做另外某些事。比如拿着爱玛仕包去坐地铁是不可能的,尽管地铁在巴黎市内很多情况下更方便。我有一位法国名记朋友,过去总是到某家衬衫店定制,从来不买成衣。他一生只用领结(《巴黎竞赛画报》还专门报道过他的领结情结)。他承认,这样的“生活排场”,实际上挣多少都是不够的。后来一次采访失误,问了一个不该问的问题,他被从法国电视一台排挤出来,收入下降,过去的“排场”很快就维持不下去了,他不再定制衬衫、从小楼房搬进公寓……所以,在法国,一个人能否维持其train de vie,是判定其生活水平是在上升还是下降的标志。

在法国,女士的身份是靠首饰来传递信息,而绅士则是手表和皮鞋。你有何等样的train de vie,法国豪华饭店的门房一眼就能看出来。事实上,法国几个世纪以来,各个社会阶层基本上是在自己的层次里传宗接代。因此法国始终存在着一个富裕的上流社会。所以才能维持这种等级分明的“train de vie”。

不过,一切西方的习俗,一到中国就被彻底倾覆。因为中国人总是在train de vie上任意“错位”:拿着LV包挤公共汽车的女士大有人在;而从一辆奔驰上走下一位不刮胡须的汉子也是常见的场景。这证明中国从本质上是一个平民的社会。所以在中国,各个阶层都有出手极为大方的人。难怪与法国人打过交道的国人往往都会得出“法国人吝啬”的印象。而法国人则觉得中国人“钱太多”。train de vie实际上是一种“紧箍咒”,使法国人收入越高生活质量也就越高,结果就是“花闲钱”的自由度大大受限。人总是缺什么追求什么。难怪法国高举“自由(平等、博爱)”的大旗。

上一篇:拒绝“人情保”的五大妙招 下一篇:美国来信 给我一点路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