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护理在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措施

时间:2022-08-26 09:53:32

专科护理在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措施

【摘要】 目的:探讨专科护理在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专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治疗效果、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专科护理干预模式下其临床治疗显效率为92.0%、治疗有效率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0%、8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专科护理; 肝硬化; 消化道出血; 应用效果

doi:10.14033/ki.cfmr.2017.2.04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2-0092-03

肝硬化作为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患者出现肝脏内部弥漫性的病变,属于肝脏实质性的改变疾病[1]。肝硬化患者失代偿期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减退及门脉高压,长期的门脉高压状态下导致患者出现侧支循环的建立与开放,主要表现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多由于上述状态下出现曲张的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引起,多数患者表现为呕血、黑便,出血量较大者可出现失血性休克表现[2-3]。上消化道出血作为肝硬化最危险的并发症,由于其发病急剧、危险性高,所以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4],近年来为了有效提高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抢救率,笔者所在医院积极采取专科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文将对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比较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男38例,女12例,年龄45~76岁,平均(61.3±2.6)岁,肝硬化原因:乙型病毒性肝炎42例、自身免疫性肝炎5例、酒精性肝硬化3例;观察组50例,男39例,女11例,年龄45~77岁,平均(61.7±3.1)岁,肝硬化原因:乙型病毒性肝炎42例、自身免疫性肝炎5例、酒精性肝硬化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及常规护理模式:治疗上给予保肝、止血、护胃补液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常规护理模式:(1)积极配合医师进行治疗,协助患者采取合适、正确的,上身抬高,头偏向一侧,避免患者因呕血引起的误吸。及时清除患者口腔、鼻腔内的出血防治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建立静脉通路,给予补液对症治疗。对于部分需要输血患者应严格执行安全输血操作流程,密切监测患者心率、血压、呼吸等一般生命体征变化。(2)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嘱患者适当卧床休息,避免下床剧烈活动,对于出血控制稳定者可协助患者适量床上活动。早期应禁食禁饮,病情稳定后进食温凉流质饮食,并观察患者进食后有无不适症状。治疗期间仍需观察患者一般情况,如出现再次呕血症状及时汇报医生并积极对症处理,密切观察患者意识行为变化,避免肝性脑病的发生。

1.2.2 观察组 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专科护理干预模式:(1)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每隔30~60 min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记录并告知责任医师;观察患者意识、精神状态等一般情况,记录并告知责任医师;记录观察患者24 h出入量及尿量、尿色,并告知责任医师。观察患者消化系统症状,有无再次出血征象。(2)严格控制患者饮食情况,对于出血期间患者严格禁食禁饮,在患者病情控制稳定后可适量进食温凉流质饮食,并密切监测患者有无不适症状,对于进食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应积极对症处理并告知责任医师。在患者病情稳定后从半流质到软食,逐渐过渡至正常饮食,期间应严格观察患者有无再次消化道出血征象及大便颜色、性质[5]。(3)相应的心理护理及指导:多数患者及家属对于消化道出血症状可出现紧张、恐惧的心理状态,应该积极同患者及家属沟通,告知其病情变化及相应的治疗措施和方案。向其讲解情绪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消除因消极情绪给患者带来的负面影响,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4)健康指导:在患者出院前给予正确的健康指导,避免进食生冷硬及刺激性食物,避免饮酒等不良嗜好。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在消化道出血早期的及时有效控制治疗措施。患者出院后定期随访,指导患者定期门诊复查,注意病情变化。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疗效评r标准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护理满意度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疗效标准,显效:出血症状消失,患者心率、血压等一般生命体征控制稳定,大便颜色正常,隐血试验阴性;好转:出血症状较前明显改善好转,生命体征平稳,大便颜色及隐血试验阴性;无效:患者出血症状未见缓解或加重,生命体征需要进一步支持治疗,大便及隐血试验阳性[6]。治疗有效=显效+好转。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两组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专科护理干预模式下其临床治疗显效率为92.0%、治疗有效率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0%、8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专科护理干预模式下其护理满意度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肝硬化作为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是指在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反复的作用下形成的肝脏内弥漫性损伤改变,其主要病理特点为肝细胞变性坏死和纤维组织增生假小叶形成。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常合并有门脉高压表现,导致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在进食、情绪、劳累等因素的作用刺激下患者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症状,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便血、低血容量性休克表现[7-8]。但是目前在研究中发现,有效的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情况[9-10]。

在本文研究中,通过对比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以及给予专科护理干预模式的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以发现,通过给予专科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的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在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可以发现,由于观察组患者给予相应的专科护理后,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价,减少了患者住院期间、肝性脑病、感染、腹水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综上所述,专科护理干预模式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应用中,明显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满意度,减少患者住院期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夏宗燕.专科护理在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措施探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50-52.

[2]杨建梅.42例老年性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医学信息,2013,27(22):375-376.

[3]黄秀梅,李艳萍.老年性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预见性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11(8):136.

[4]崔小红.专科护理在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中的常规措施探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3):323-324.

[5]袁向芳.专科护理在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0):82-83.

[6]姚网琴,谢伟.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专科护理方法及效果[J].医药前沿,2014,4(31):313-314.

[7]刘秀荣.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637-638.

[8]罗微.护理干预措施在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病人中的应用效

果[EB/OL].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12):428,431.

[9]曹莎,屈文娟,川,等.专科护理在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观察[J].医学信息,2015,29(50):102-103.

[10]赵惠复.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4):192-193.

(收稿日期:2016-09-12)

上一篇: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 下一篇:清代女诗人梁兰漪及其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