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时间:2022-08-26 08:59:31

摘要:辩证法有三大基本规律,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矛盾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对矛盾发展的性质所做的描述是广义的和基础性的,所以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关键词:三大基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 实质和核心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对于辩证法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它们之间的地位是有争论的, 主要是以下几种:第一种,承认辩证法有三大基本规律,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第二种,认为唯物辩证法不应该是三大定律,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只有一个,即对立统一规律。第三种,认为对立统一规律和量变质变规律的地位高于否定之否定规律。在这里我赞同第一种观点,我的分析如下:

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因为, 对立统一规律是矛盾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对矛盾发展的性质所做的描述是广义的和基础性的,所以对立统一规律对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的替代作用。

一、对立统一规律和量变质变规律

我们先来单独去观察某一个一般的矛盾统一体,从横向和纵向两个对立统一的方面去观察,从横向看(把统一体分解成两个对立面),每一个统一体都有两个对立面,两个对立面在不断地进行着统一与斗争的活动,这种情况适合对立统一规律发挥作用去解释对立面之间的关系。从纵向看(把统一体作为一个整体),看到的应该是统一体内部分解成两个对立面之间经过统一与斗争之后的一个综合结果,这个综合结果也就是目前这个矛盾统一体的状态,这个状态相比观察之前的状态肯定是有变化的,而这个变化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从量变质变的角度去解释,至于目前是否已经质变,这要看具体情况以比如观察的时间长短等等。另一种还是从对立统一的角度去解释,任何矛盾统一体不光它的内部可以分解为两个对立面,而且作为整体来讲在某个状态指标上也可以分为两个对立面,所以也满足对立统一规律,但是显然这种解释没有凸显出“量”和“质”的变化来。所以,后一种解释可以替代前一种解释,但是凸显的视角过于宽泛,不具体,也就是说对立统一规律可以替代量变质变规律来解释事物的发展作,但对立统一规律更强调的是广义上的性质,而量变质变规律更强调的是具体的“量”和“质”的变化。

那么,反过来,量变质变规律能否替代对立统一规律呢?显然不可以,因为它只是提到“量变”和“质变”,却无法讲清楚事物为什么要“量变”和“质变”。

从上面的分析既可以看出对立统一规律的基础性,又可以看出在某些方面量变质变规律能更好地解释矛盾发展的问题。

二、前两个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事物的一次质变,如果从抽象分析事物变化的性质和量变质变的角度去分析,可以看做是事物变化中的一个基本单位,因为再多的变化,都可看做是由无数个质变组成的,所以事物的一次质变所满足的哲学上的广义上的规律也定当满足其他各次质变,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用对立统一规律和量变质变规律就可以描述和解释多次质变的问题。否定之否定规律用来描述连续两次质变之间的关系,那么也应该可以用对立统一规律和量变质变规律来描述和解释。而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内容的主要思想有两个,也就是说它的侧重点有两个,一个是“扬弃”,一个是“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

“扬弃”的意思是:“不是对旧事物的简单抛弃,而是变革和继承相统一”。这个可以用对立统一规律来说明,因为矛盾有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提供矛盾双方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矛盾双方力量变化的过程是在相互依存的矛盾统一体中实现的,矛盾双方彼此都包含着可以互相利用的某些因素,它们各自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促进矛盾双方的发展,这也就是“继承”。斗争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是:在事物的量变过程中,斗争性推动着矛盾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通过双方力量的消长,为质变作准备;在事物的质变过程中,斗争性能够突破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的限制,促使双方地位的转化,使旧的矛盾统一体瓦解,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引起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这也就是“变革”。所以从“对立统一规律”完全可以解释这点

“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意思是否定之后的否定并没有回到原来的起点,并没有形成一个圆圈,而是有所变化。两次否定经历了两次质变,如果只从两次质变去考虑,那么很可能得不出“螺旋式”而更可能是“圆圈”或者“折回原处”,但是我们应该还考虑到一点,万事万物本身就是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人不可能两次进入同一条河里,所以,两次质变也不可能回到原处,还有,每一次质变的原因其实都主要体现了对立双方的斗争性的结果,斗争的结果也意味着要有所“牺牲”,有所变化,两次质变不可能回到原封不动的最初点。所以从“世界万事万物都是运动的”和“对立统一规律”完全可以解释这点。

所以从内容上讲,对立统一规律和量变质变规律可以替代否定之否定规律,只不过否定之否定规律更凸显质变的方向性是“扬弃”和“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

那么,反过来,否定之否定规律能否替代对立统一规律和量变质变规律呢?显然不可以,因为它没有讲清楚否定之否定的根本机理,也没有讲清楚单独一次否定的具体细节,它只是在强调质变的方向性。

从上面的分析仍然可以看出对立统一规律的基础性,同样也可以看到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对某些矛盾发展问题的解释有更好的表现。

综上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参考文献:

[1]金羽,刘炯忠.唯物辩证法的主要规律究竟是几个?——与庞长富同志商榷[J].社会科学战线,1979,(04).

[2]庞长富.略论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只有一个——兼答金羽、刘炯忠同志[J].人文杂志,1980,(04).

[3]康文斌.论辩证法规律实质上归结为三个的根据[J].晋阳学刊,1982,(05).

上一篇:高职餐饮管理课程体验式教学的实践与探讨 下一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发展探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