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健美文化 做亮特色品牌

时间:2022-08-26 07:10:51

构建健美文化 做亮特色品牌

摘 要:本文以学校创建健美文化的经历,从登高望远,以科研的眼光看待;分层架构,用科学的理论设计;校本培训,以扎实的功底助跑;多台展示,以健美的享受奠基;放大资源,以文化的底蕴浸润等五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学校做亮健美特色品牌的策略。这些策略对推进学校体育文化建设,提升学生体质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健美;特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07-0042-02

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市小河中心小学紧紧围绕“培HE韵文化,育自觉生命”的办学理念,构建以“健体、健美、健心”为主旨的校园 “健美文化”体系,充分挖掘潜能,扎实推进建设,丰富体系内涵,多方探寻文化底蕴,彰显了体育人文魅力。

一、登高望远,以科研的眼光看待

学校借常州市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契机,确立“三还”思想,即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探索“三健”目标,即健体、健美、健心。积极推进学校阳光体育综合改革,使学生“抬头”出题海,走出教室,走到阳光下,尽情舞动,张扬活力。

为此,学校分派教师参加国培、省培和市培,组织骨干教师实地考察多家体育特色学校,依据校情,集体攻关,成立了健美文化课题组。由校长牵头,分管领导任组长,撰写《构建健美文化提升学生体质的行动研究》课题(批准号STYC12009)获得了省教育厅的批准。课题组通过多种形式,多面打造让健美文化浸润校园,多元活动让健美文化融入灵魂,多方联动让健美文化弥漫周边,构建健康文化生态理念,培育品牌校园文化特色。

二、分层架构,用科学的理论设计

1. 整体建构,目标分解

学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确立“人人会跳操,跳出康美力;师生乐健美,育体育智更育心”的目标。我们根据课程总目标,分层建构年级目标,健美操纳入体育教学内容,开设选修课,进行教学、技评、展示和比赛等方式。对学生的学练达成情况进行督查考核,成绩以“个性特长”项目记入“学生素质发展报告书”。

为了系统地提高学生的健美操基本技能技巧,全面普及健美操运动,学校创编了校本教材《健美荷娃舞动青春》。全书按年级段编排,内容图文并茂,既有配以图解的技术性的指导,还有健美操常识、故事、发展史和评价建议等。教材通俗易懂,便于学生自评互评,也利于教师实施。

2.专职前行,以点带面

为了提高跳操质量和教师综合素养,首先,采用“请进来”的办法,聘请专业教练来校指导,定期培训全体教师;其次,采用“送出去”的办法,派专长教师参加高层次健美操脱产培训;第三,采用“骨干示范”办法,安排专职教师通过集中或分散的形式为其他教师授课、培训和指导;最后,采用“传、帮、带、促”办法,组织教师取长补短,互帮互助,共同成长。

3.吸引群众,舆论推动

学校为抓好亲子共“健”项目,打造健康文化家庭,通过布置“体育家庭作业”的方式,要求学生回家教会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跳健美操。其次,健美操不但作为校运动会的比赛和展示项目,且积极举办亲子共“健”项目比赛、多层次组织成果展示等活动;第三,学校与镇团委联合搭建表演舞台,既邀请居民走进校园,了解健美文化,欣赏活动成果,又主动走进社区,开展“健美进社区”活动,提升居民的健美文化素养。

三、校本培训,以扎实的功底助跑

1.打造高效课堂

学校用“五课”打造教师团队。(1)专家课引领。特别重视由“高空喷洒”到“根部滴灌”的专业引领,先后邀请王渺一教授、特级教师李长志、全国赛课一等奖教师季惠芬走进课堂,让教师与专家零距离接触。(2)模板课牵引。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带头作用,每学期组织一次模板课解读活动,为健美操教学树立标杆。(3)优质课领航。每学期举行优质课评选活动,推出一批优秀教师。(4)展示课促进。利用一切机会,有意识地给教师委任务,压担子,向更高级别平台推出,让教师锻炼磨砺,展示风采。(5)推门课反馈。领导干部实行不打招呼的“推门听课”制度,并将推门课情况纳入教师日常考核。如今,教师们自觉地把每节课都当成优质课来打造,提高了常态课的教学质量。

2.组建研究团队

学校目前拥有市级名师工作室(全市体育学科唯一),即常州市孙建顺名师工作室,同时学校还组建“明星”教师(明日之星)成长团。利用每周一下午,办好“HE韵”论坛、主题沙龙、课堂风采展示、读书交流、课标理解考核等专业发展活动,利用每周五上午,定期进行同课异构和集体备课活动,为教师们搭建了立体交流平台,提升健美操教学执行力。

四、多台展示,以健美的享受奠基

1.享受课堂

学校开足开齐上好体育课程,确保每课的教学质量和对学生体能训练的要求。规定每学期20~30课时,作为健美操特色教学专用课时。在其他内容教学中,教师也把健美操运动用于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始终让学生在学用健美操过程中获得幸福体验。

2.课间展示

学校精心创编了《舞动青春》课间操,该套操以动感的音乐为主旋律,把健美操的基本动作技能融合其中,时长6分钟。每天利用大课间时间,全校师生集合在操场上,踩着明快的音乐节奏,跳出美感,跳出青春,跳出健康,真正实现“外练体质,内提气质”的目标。

3.社团培育

为了培育学生的个性特长,学校开设了健美社团,配备专职辅导员,每天下午两节课后免费指导学生。学校运动会,既有特长生健美操比赛项目,又新增集体项目(整班健美操展示比赛)和亲子项目(家庭三人健美操展示)。组建校健美操运动队,与主带教练签订目标责任状,进行科学的专业化训练,多次参加区、市两级健美操比赛。队员出色的表演和优异成绩,年年获得常州市教育局的表彰。

五、放大资源,以文化的底蕴浸润

1.营造氛围,挖掘底蕴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首先,营造健美的环境氛围,让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墙一角、一柱一面皆散发着健美的气息,使师生在无意识中得到精神的提升、思想的进化。其次,挖掘文化底蕴。学校一直致力于健美操的实践研究,挖掘文化底蕴,放大项目价值,研究成果已经影响到常州地区。健美操已成为我校的传统体育项目,健美文化的氛围逐渐浓厚,“以操益智,以操强体,以操养德,以操健美”的文化育人目标逐步达成。

2.全员重视,齐抓共管

我校健美文化并非孤立地存在于体育学科,而是形成了多学科协作、多部门联动,相互借助、相互补充的新格局。德育处提出“争做健美人”的目标,旨在磨练意志,增强自信;教导处提出“减负增效”的课堂教学目标,目的是让更多的孩子去锻炼强体;英语学科创编了英语操,让学生在学习时健美强体;信息技术学科组织学生上网了解更多的健美操发展史和动态;音乐学科创编了形体训练操;语文学科组织学生描写健美操比赛的场景;健美运动员的造型美、充满生命活力的生机美、理想美、意志美、技巧美、创意美、协作美等成为美术、品德进行审美欣赏内容之一。

3.强身健体,特色彰显

健美教育已为学校注入了活力,学生近视率下降了,体质合格率、优秀率提升了,肥胖率下降了,耐力素质提高了,教室里的书呆子减少了,孩子们的学习效率提高了,师生精神面貌更阳光了,校园处处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氛围,“练技能、强体质、扬品性”成为每一个孩子的生活追求,健美文化成为小河中心小学凸显素质教育成果的响亮名片。

参考文献:

[1]史维芬,孙建顺,方建华.以球益智 以球强体 以球养德——溧阳市南门街小学篮球特色文化建设[J].体育教学,2011.7.

[2]梁朝毅.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策略[J].广西教育,2012.38.

上一篇:对规范的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几点认识 下一篇:彰显武术特色 实惠师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