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聋人健康 用爱聆听世界

时间:2022-08-26 06:33:26

关注聋人健康 用爱聆听世界

2005年除夕之夜,春节晚会上的一个舞蹈节目《千手观音》震撼了所有人的心。这群来自无声世界的舞者陶醉了千千万万生活在有声世界里的人们!

聋人作为残疾人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来自无声的世界,但与健全人一样,他们同样有与外界沟通的需求,由于残疾所导致的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变化,使得他们在沟通方面存在着许多困难。为此,我们更应该关注聋人的健康,营造一个爱的环境,让他们都能用爱来聆听这个世界。

聋人如何适应社会

聋人和其他障碍者相对比,最大的差别就是听障所带来的不便和烦恼是隐性的,不易被正常人察觉到。因为常人之间的精神活动往往要借助于听觉,用口语来表达和传递自己的思想情感。而失去听觉,就容易造成精神活动的贫乏,导致心理上的压抑、苦闷,甚至心理上的扭曲。所以聋人心理是最难调整的。

对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聋人,他们对精神上的需求不会很高,所以不会因为精神需求的贫乏而感到压抑;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聋人就不一样了,他们的智力越发达,思维越丰富,就越需要精神营养,这时听不见就成了他们最大的障碍。他们越不甘受制于自身的听力限制,就越容易痛苦。而这些痛苦,必须要有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才能予以克服。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聋人能够受到较高的教育。所以,如何培养聋人良好的心态,就成了聋人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心态,受了较高教育的聋人长大成人后,才会大大减少因听障而带来的心理上的压抑和苦闷,从而成为一个快乐、幸福的人。聋人如何战胜心理上的压力,与主流社会相协调?

培养良好心态

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要学会往好的方面想,这样才会使人生的色彩明亮起来。聋人应该既正视自己是聋人,又忘记自己是聋人,任何事情都是辩证的看待,不能绝对化。

如果一个聋人,生活在听力残疾和由于失聪而导致的心理残疾的双重阴影下,活着将会是一件多苦多累的事啊!反之,在良好的教育下,聋人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则可以弥补听力上的缺陷,活出一个快乐而美丽的人生来。

卡耐基曾经说过:成功=85%的人际关系+15%的努力。可见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是多么的重要。而聋人由于失聪,在交往上处于劣势,是弱者。但是如果具备了良好的性格和心态,甚至可以弥补听障不足。

战胜孤独感

孤独感是聋人最易产生的负面情绪。当周围的同学都在谈笑风生时,无意中把你撇在了一旁,就会产生这种感觉。独自一人的孤独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群中的孤独。在公众场合下,人越多,聋人就越难去和他们说话,无论你多么想去凑凑热闹,但始终是不现实的。而聋人就必须天天感觉这种孤独。这种感觉就好像是:自己正处在一望无垠的沙漠里,无人能救。一天两天,还可以忍受,但是天天如此,难免心理上承受不住。久而久之,强烈的孤独感就不知不觉地深埋心中。

只有调整好自己,战胜自己内心的孤独感,战胜心理上的压力,在正常人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成为主流社会中真正的一分子。

让千万聋人得到关爱

1957年,世界聋人联合会根据欧洲各国聋人组织的倡议,决定1958年9月28日为第一个国际聋人节,并规定以后每年9月的第四个星期日为国际聋人节。

我国于1955年加入世界聋人联合会,1958年8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教育部、卫生部、文化部、国家体委、团中央、全国妇联、全国总工会和中国聋哑人福利会等9个单位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庆祝这一节日。每年此日,中国各地都会为当地聋人组织多种形式的庆祝活动,如聋人文艺演出、书画展览,以及球类、棋类、田径等体育比赛等,这对活跃聋人生活,促进社会理解、支持残疾人事业,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平等?参与?共享”的基本内涵,是在总结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国际残疾人运动的经验而提出的残疾人事业的崇高目标,并成为宣传社会和自我激励的口号……

社会各界都在行动,为聋人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浙江省开展了一项以“救助一个聋儿,温暖一个家庭”为主题的“助听工程”,帮助7岁以下的贫困聋儿及时装配助听器、接受语言训练,回归有声世界;同时还帮助聋人创造就业机会,使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生活条件,获取平等的权益……

国际聋人远程高等教育网(PEN)由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的国家聋人工学院共同发起创建,旨在推动国际聋人教育的合作与发展。教育网的建设运作资金由日本世川财团基金会提供赞助,在五年内投资五百万美元用于发展环太平洋沿岸国家的聋人教育事业……

据美联社报道,一种用于帮助聋人更方便地与正常人交流并可以将手语动作转化为声音语言或是文字语言的电子手套目前正在研发当中……

目前,美国加州大学的科学家研制了一种新的助听器,是用手术植入耳蜗内,对严重失聪的人士,真是一大喜讯……

此外,现代技术中的手机短信和网络也已经成为了开启“无声世界”的钥匙,成为聋人朋友的沟通舞台。

聋人的健康保健

许多聋人朋友对他们的健康保健需求和系统地了解很少,而且每人的家庭背景,文化和教育各不相同,经历也不同。所以,对其的治疗保健应该更有针对性。美国有很多不同的教育哲学观,影响到聋人的健康保健,在各个时期与聋人交流的方式也应不断变化。聋人需要不同的交流方式,了解别人或被人了解,都会影响到其健康保健。

但可惜的是,很多时候医生或医护人员都没有受过这样的培训,不理解如何为聋人或听力障碍人士服务。这些都会影响聋人的身心健康。

聋的病理

讲起来聋的原因很多,很多时候无法判断,但大多数和怀孕期感染TORCH有关,即弓形虫病,风疹,细胞巨化病毒,包疹等。其中最显著的是风疹,目前已经有风疹疫苗可以防止该病。脑膜炎也是致聋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在脑膜炎疫苗也可起到防治作用。其他的原因还有:耳毒性的药物治疗(损坏中耳骨的听觉神经),外伤(例如车祸导致的头部受伤或怀孕期间器官外伤等)。

另外,30%的耳聋来自家庭遗传,包括克乃辛基因和其他染色体变异,例如,道恩综合征、糖尿病等。其他原因还包括Rh不相容因素,中耳解剖异常,脑膜病症和各种病毒,通常伴有高烧。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不知名的致聋原因,还有待科研人员的进一步研究。

有了疫苗,由风疹或脑膜炎致聋的情况已经基本杜绝,但是,每年我们还会有大部分(1~2‰)新生儿患有某种程度的听力问题。对他们应提供良好和方便的教育,使他们能成为社会中的一员。还应该提高他们的健康保健意识,毕竟,他们是社会的未来。

聋人的教育问题

关于聋人的教育观各不相同,有一种是听力―口语相结合的方法。聋的小孩应使用助听器、做耳蜗移植或其他设施来放大残留的听力,学校重点是使用听力―口语相结合的方法,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演讲、语言和教育水平,大部分学校都采用这种方法。另一种是双语―双文化的方法,虽然聋的小孩会使用助听器、做耳蜗移植或其他设施来放大残留的听力,但是重点还是使用手语或书写作为交流手段。提高口头说话能力固然重要,但重点应该在提高语言水平上。这些教育最好在住宿学校进行。

父母的态度和参与对聋人儿童教育很重要,如果父母没有好的态度,不参与或提供帮助,会给聋人及整个家庭带来困难。鼓励父母去帮助他们的小孩结识其他聋人小孩和大人,这样聋人小孩会觉得还有同伴,父母也能在交流中相互学习。父母不能认为,孩子是聋人不能做这做那,放手让孩子独立,只有这样,当他们离开家时,才能照顾好自己,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要尽量和聋人小孩交流,并采用适合的交流方式。

其实,聋人教育存在许多问题。现代社会,存在文化不同的差异,存在男性和女性不同的角色差异。社会对这些角色的要求也不同,例如,在美国和日本,男性在工业世界占主导地位,通常女性都呆在家里。为什么角色很重要呢?在教育系统和家里,如果聋人小孩是男孩子,他们会给小孩压力让他成功,但如果是女孩子就会好些。针对于此,就要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除了教育方法不同,聋人的交流也存在障碍。聋人小孩没法理解所有事情,除非所有人都会用手语,或所有东西都可视,但这是不可能的。大部分的周围信息都是听到的,而不是看到,这对聋人就是一种障碍。

交流的障碍

手语不是书面语言,它和英语一样有自己的习惯用语和语法。但语言不同也会给交流带来挑战,“交流障碍”对教育和健康保健都很重要。很多词语看起来或听起来都很相似,如果聋人对讨论的题目不了解,他们就很难参加讨论。当聋人不明白时,他们会要求你写下来,但是如果你在讨论线性代数或物理实验,书写谈话就比较困难。

习惯用语和语言的微妙差别有时很难翻译,需要花时间解释,课堂只有40分钟,办公室辅导可能也只有15分钟,时间就要做相应的调整以适应聋人的需求。背景噪音、音乐和不良照明都会影响学习和谈话,其他分散聋人注意力的因素还有:嚼口香糖、边吃边聊、留胡须盖住嘴巴等。

聋人的健康保健

虽然30%的聋人是因为基因造成的,但是90%聋人的父母听力还是正常的,这就给交流带来了挑战。如果家庭重视交流,提供接触信息的良好环境,那么聋人小孩就能茁壮成长。这并不代表父母必须学会某种特殊交流方法,而是创造一种简单的环境,家人和聋人小孩能相互交流,觉得自己是家的一分子,但是很多父母或家人还是没有学会和聋人交流的方法。聋人还是没办法得到周围信息,他们的知识面还是不够。

聋人的健康保健问题和听力正常的学生差别不大。例如,在美国患消极症的聋人学生比例和正常学生是相同的,患感冒的情况也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在于治疗和侧重点,在年检的时候,如果医生检查身高体重,询问疫苗,抽烟和性生活,但不检查这一方面,聋人学生会认为身高和体重是最重要的。但是,如果检查人员和聋人详细交流询问关于疫苗,抽烟和性生活的问题,并且测试情绪和血液,聋人就会意识到它们的重要性了。

抛开研究不谈,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学生的教育一样重要。设定好聋人健康保健系统后,首先应解决交流的问题,和聋人交流健康信息的方法有很多,人们用不同方式进行学习,有人通过听,看或做来进行学习。当然手语翻译也是一种途径,计算机也能给残疾人带来很大帮助,电子邮件、即时信息和电话一样可以传递信息。

上一篇:新技术让小型X射线激光器成为可能 下一篇:米索前列醇在人流术前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