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急技术网络安全分析

时间:2022-08-26 03:45:15

计算机应急技术网络安全分析

摘 要:在网络日益普及,信息技术在计算机方面的应用日益增多的今天,改善网络的安全环境就显得格外重要分析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隐患,并针对这些隐患,提出了相应的应急响应技术。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应急响应技术

1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含义

计算机网络安全从广义上是指网络系统的软硬件及其数据不受偶然的或恶意的破坏,系统能连续正常地运行,并能有效制止非法和有害信息的传播,能维护道德和国家的利益、法规。狭义的网络安全是指通过各种计算机、网络、密码和信息等技术保护网络中信息传输、交换、存储的保密性、完整性,并能有效控制不良信息的传播。

2 计算机网络存在安全隐患的原因

2.1 操作系统存在漏洞

由于操作系统具有集成与扩散两种功能,并且功能结构十分复杂,因此在操作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漏洞,这就必须不定期进行相应的升级完善才能有效弥补本身的漏洞。任何系统都会面临漏洞的威胁,没有任何一种补丁程序可以把操作系统本身的漏洞挡住。

2.2 网络协议(TCP/IP)漏洞

网络协议的漏洞包括自身协议的漏洞和协议服务上的漏洞两种。攻击者通过对网络协议的四个层次的漏洞进行攻击,分为: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在数据链路层中,网络中的每台计算机都处于一个网络节点上,而它们所发送的数据包却共用一个通信通道,攻击者可以修改信道并将错误的数据包发往信道中的每个节点。此外,在网络层,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服务的方式传播病毒;在传输层,攻击者还可以通过防火墙的漏洞或者在它关闭时,对系统进行破坏;在应用层,使用TFTP服务时盗用用户名和口令,对计算机进行各种破坏活动。

2.3 计算机网络病毒的传播

病毒的存在,大大威胁到了网络的安全,并影响着计算机使用者的正常工作生活。首先,网络病毒的破坏力极强,蠕虫与木马病毒会影响系统的运行速度,有些病毒会破坏系统导致系统瘫痪,导致重要文件的丢失,甚至使硬件造成损失。其次,病毒有很强的自我繁殖功能,可以通过复制程序的代码和指令再对其进行更改,从而达到破坏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最后,病毒的隐蔽性极强,往往需要依靠反病毒软件与防火墙来发掘。

2.4 黑客的攻击

一些不法分子掌握相关计算机网络的知识与经验,通过计算机网络谋取经济利益,网络“黑客”通过利用网络的安全漏洞,利用网络自由性强的特点,非法侵入他人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给其他合法用户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3 计算机应急响应技术的分类

3.1 防火墙技术

现在的防火墙主要分为嵌入式防火墙、硬件防火墙、软件防火墙等几种类型。防火墙是通过在外部网和内部网之间建立屏障来保护内网免受非法用户入侵,以及通过对内网的模块等级划分,分别按照不同的保护等级设置用户与密码,来应对各种漏洞攻击。此外,防火墙还能够通过其自身的监控功能,记录访问的身份,及时对非法的用户进行安全预警。

3.2 入侵检测系统

这个系统通过对非法用户的入侵行为进行检测,达到识别分析的目的。通过系统内部的事件生成器、分析器、数据库和响应单元,可以有效起到对计算机网络的检测作用。通过检测,可以有效并及时的防范病毒入侵,漏洞攻击,避免因此造成数据丢失等不良后果。入侵检测系统通过对异常行为的检测,对用户信息进行检测,可以起到防止病毒入侵、数据丢失等的作用。入侵检测技术与防火墙相比更加主动,它整合了入侵检测、网络管理和网络监控这三项功能,此外,更加智能全面的对入侵进行了防御,保护方式更加直接。

3.3 数字加密技术

数字加密技术是通过对所要保护的信息进行加密,将所要传达的信息转换成为其他非法用户难以解密的信息来进行传递,在非法用户盗取了相关信息后,仍然无法解密,因此无法获得真正的信息系统。此项技术主要应用在商业金融领域,许多跨国公司在海外所设立的分公司的局域网之间信息的传递过程就需要进行数字加密技术来进行保护,在许多国际贸易的订单信息中应用的也较为广泛。

3.4 防病毒软件

保护网络安全离不开防病毒的软件,这些软件的功能集中表现在病毒的查杀、监测、预防、以及联网查杀等方面。然而,预防与查杀手段在提高的同时,相关的各种计算机病毒也同样在日益增加,并变得更加复杂。其对网络安全所造成的伤害也是更加严重。因此,当网络管理员发现系统存在病毒威胁时,就要立即对其进行清除并找到病毒存在的位置进行彻底的清除,通过了解系统的感染程度进行补救,这就需要防病毒软件的帮助,因此,保障网络安全离不开防病毒软件。

4 结语

通过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隐患原因及其应急响应技术的分析与总结,可以发现如今的网络安全问题是普遍存在于广泛的用户群中,其所产生的安全漏洞与隐患问题已经威胁到了人们正常的工作与生活。因此,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防范与维护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上升到了对网络管理员,广大网络参与者所负担的责任问题。由于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网络已经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更加要求我们通过各种措施来对其进行应急响应。

[参考文献]

[1]洪小坚.浅谈计算机的网络安全应用及防御措施[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3).

[2]房广铎.计算机网络安全应急响应技术浅析[J].才智.2011(20).

上一篇:基于wifi网络布线的智能“小”家居 下一篇:基于瞬时功率滤波的无线超宽带的信道估计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