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和通腑活血汤直肠滴注防治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2-08-26 02:17:13

高压氧和通腑活血汤直肠滴注防治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通腑活血汤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和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预防和治疗上的机制和疗效,降低本病的发生率、致残率及死亡率。方法本课题依据血管内微血栓形成学说,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设置观察组和治疗组观察两组变化。结果治疗组血糖、血流变、Glasgow-pittsburgh评分、意识恢复时间变化显著高于对照组(P

【关键词】通腑活血汤;直肠滴注;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的机理其发病原因尚未明了,血管内微血栓形成、自身免疫异常及自由基损伤被认为是最有可能的3种损伤机制。目前尚未完整和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法。文献报道应用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使迟发脑病的发病率从20%-40%降至10%-20%[1]。此结果尚不理想。本课题依据血管内微血栓形成学说,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临床观察通腑活血汤直肠滴注防治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疗效。针对病人意识障碍服药困难,多合并应激性黏膜病变,探索直肠滴注给药。我们在临床上对120例患者72例配合中药直肠滴注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文共观察治疗120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中医辩证属肺热腑实、气滞血淤瘀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对照组48例。其中治疗组中男性40例,女性32例,平均年龄(42±2.5)岁,意识障碍30例;对照组中男性28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43±3.1)岁,意识障碍25例。两组治疗前在主症积分、病情程度、病程长短均作统计学处理(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及判定标准标准

1.2.1祖国医学辨证肺热腑实、气滞血淤瘀:头痛、头昏,甚至项背强直,角弓反张,神昏谵语,腹胀拒按,大便秘结,咽干口渴,皮肤及黏膜樱红色或紫绀、出血。黄腻或黄燥、黑燥,脉弦数,滑数或涩、沉细。

1.2.2西医诊断标准依照GBZ23-2002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断标准。

1.2.3Glasgow-pittsburgh方法:采用Glasgow-pittsburgh昏迷量表评定意识状态[2]。

1.2.4疗效判定标准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疗效判定标准:治愈:意识清楚,主要体征消失;有效:意识障碍程度减轻,主要体征有所好转;无效:昏迷程度及体征无改善或加重。

1.2.5排除病例标准①加用其它药物,无法判定疗效者;②入院前2周病史记载应用过影响血小板活性的药物;③有肛肠局部病变者;④合并有严重心、肝、肾、血液系统疾病者;⑤脾胃虚寒者;⑥病情危重,难以对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做出确切评价者;⑦高压氧绝对禁忌证和相对禁忌证。

2治疗方法

2.1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Ⅰ-Ⅱ组。

2.1.1第一观察期(入院当天始共14d)Ⅰ组(对照组):高压氧治疗:压力为0.2MPa,升压30min,稳压带面罩吸氧60min(氧浓度为99.5%),减压40min,2次/d。加给促进脑细胞营养代谢、改善脑血循环药物,能量合剂、胞二磷胆碱、地塞米松、低分子右旋糖酐、维脑路通、B族维生素、脑复康等,均为常规剂量常规用法。

Ⅱ组(治疗组):Ⅰ组+通腑活血汤150-200ml直肠滴注,2次/d。

2.1.2第二观察期(第2-60天)观察患者一氧化碳中毒后第60天迟发脑病发病例数情况。

2.2药方组成通腑活血汤:大黄15g,益母草30g,三七粉10g,芒硝10g,当归15g,甘草6g川芎15g葶苈子20g,苦参15g,丹参30g。

3结果

3.1见表1-5。

3.8不良反应临床观察观察72例患者药后未现新的症状和体征。不良反应程度按多为轻度,症状轻微,无中度和重度患者,无提出甚或自行停药。

4讨论

临床观察所见,中、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在度过急性期并神志清醒后,一般经过10-20d,部分患者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严重患者表现痴呆或去皮层状态称迟发脑病。其发病原因尚未明了。血管内微血栓形成、自身免疫异常及自由基损伤被认为是最有可能的3种损伤机制。目前尚未完整和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法。祖国医学对本病记载不很详实,治法不充分。现代中医研究也多局限在单味药和部分成药的使用上。疗效和应用受到了限制。中医认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所表现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皮肤及黏膜樱红色甚或意识模糊、嗜睡、昏迷等症状,其病机是毒邪入内,化热化痰,上则蒙蔽清窍,扰乱神明之府,下则阻于三焦通道,影响气机运行,气滞血淤瘀。中气不足,气虚水湿不化,又因气虚无力推动血行,多兼痰淤瘀阻滞,本病病人多因邪浊之气,毒犯清窍。肺热腑实、气滞血淤瘀是最基本的病机。治疗上始终贯彻通腑泄热、活血化淤瘀。与现代医学抗血小板聚集和消脑水肿剂相得益彰。据现代研究陈德昌等研究证明大黄对胃肠黏膜屏障有明显保护作用,能抑制肠道内细菌和毒素易位,降低胃黏膜和肠黏膜的血管通透性,单味治疗急性应激性胃肠黏膜病变止血有效率达73%,同时能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黏度[3-6]。三七善化淤瘀又善止血,化淤瘀血而不伤新血为理血妙品,现代药理研究其有显著的抗凝作用,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纤溶并使全血黏度下降,增加局部血流量,增强吞噬功能,有抗炎、镇痛、镇静作用。丹参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丹参能有降低血液黏滞度,增加红细胞的表面电荷,使微血管缓慢流动的血细胞加快流速,从而明显改善微循环;同时,使毛细血管网开放增加,有利于侧支循环的形成;不同程度地促进血细胞(如血小板、红细胞)解聚;具有抗凝和调整纤溶等作用[7-9]。采用直肠滴注形式给药,给药速度慢,不致于很快在肠道蓄积过多,产生便意而排出,且对、直肠的刺激较保留灌肠法小得多。药物通过直肠滴入可透过黏膜吸收入血而发挥作用,吸收途径多。不但避免了口服药物胃黏膜的刺激及胃肠道不良反应,且免除了药物被胃酸、消化液及肝脏的破坏,使血中药物保持较强的活性,防止或减少了药物对肝脏的毒副作用,解决了病人意识障碍口服中药困难,且多易合并应激性黏膜病变的难题,患者依从性高。

临床验证结果表明:通腑活血汤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对肺热腑实、气滞血淤瘀证有较好疗效,通腑活血汤对一氧化碳中毒肺热腑实、气滞血淤瘀证有较好疗效,迟发脑病的发生率较单纯高压氧治疗明显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意识恢复时间、Glasgow-pittsburgh评分及血糖、血流变变化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组方合理,给药途径新颖,患者依从性高,观察过程没有发现明显不良反应。降低脑病的发生率、致残率及死亡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尚待大样本观察通腑活血汤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和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预防和治疗上的机制和疗效。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多功能导管在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 下一篇:巴曲亭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止血作用的临床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