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

时间:2022-08-26 01:28:07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

摘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潮流中最重要的议题之一,通过对初中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个案情况与效果的探索,试着对信息技术与初中课程的整合进行探讨,从而为信息技术与初中课程的整合提供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实践方案。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3-0727-02

The Study in Integrating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ith Curriculum

ZHANG Yun-jiang

(The Seventh Middle School of Zhuhai, Zhuhai 519000, China)

Abstract: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 topics in the trend of ed? ucation reform in current world. Explore the individual case and effects of integration on middle school curriculum and information tech? nology. It tries to discuss and explores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iddle school courses. This can provide reference to the integration of middle school curriculum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iddle school curriculum; integration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发展,教育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为了新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议题,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面的研究开展的非常热烈,关于这方面的著作和文章非常多,但大多数都是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研究和幼教、小学、大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与案例,而对于处于我国特殊且重要的教育阶段,初中阶段的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对于整合的具体操作方式而言,初中教师可以借鉴参考的案例很少。

1概念与现状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由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计算机辅助学习阶段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从上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中,我们能够得到一些共性的东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使传统的信息技术从只进行辅助教学的误区中摆脱出来,强调系统、全面地看待信息技术,强调建立新型的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与学习模式,强调学习者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探究、协作式学习。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

教学是指在教育目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主导―主体”教学结构吸收了“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这两种教学结构的优点,其核心在于教学并重,既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凸显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2.1“主导―主体”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1)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2)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3)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4)教材所提供的内容不再是教师灌输的内容,也不是学生知识的唯一来源,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之一。5)媒体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讨论交流。

2.2“主导―主体”教学结构的关系和原则

1)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双向的强交互。2)学生从教材和各种学习资源处得到支持,又对各种教材和资源进行重组、挑选。3)学生依赖教学媒体和学习环境来获得信息,教学媒体为学生创设情境与他人交流、协作。同时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学习工具。4) 教师要进行大量教材、内容、资源的收集、整理,为学生提供内容,教师的教学活动依赖于教学内容。5)教师要为学生选择教学媒体,对教学媒体的呈现形式及呈现内容进行设计组织,对学习情境进行设计。教学媒体为教师教学提供不同类型的工具和支持。6)教学媒体和学习情境的选择与设计要依赖于教材和教学内容,教材和教学内容通过教学媒体和学习情境呈现出来。

信息技术无论作为交互工具、教学媒体、学习环境构建工具、教学工具都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主导―主体”教学理论不仅适用于指导信息化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也可以知道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开发以及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主导―主体”教学结构如能有网络环境的支持,将取得更为显著理想的教学效果。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不仅仅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是否运用了信息技术,是否制作了多媒体课件等等。我们在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时,不能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媒体来使用,而是要把信息技术与教学系统中的各个要素紧密结合,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逐步形成新的教学结构,如图1。

图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要实现教学结构的变革,即把原有教学结构中的各个元素转换成新的教学结构元素:具有信息素养的教师、学生,信息化的教学内容、数字化的教学媒体资源,同时把这些新的教学结构元素置于新构建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当中。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我们给教学设计一个定义: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是以传播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4.1加强学校信息设施建设

大力加强学校的信息设施是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础。没有可靠的信息设施就无法保障整合的实施,没有硬件的投入,课程整合、信息化教学、数字化校园都只能说说而已。而信息设施有着电子产品的固有特点,它并不是像传统教具一样一步到位,可以一直用下去,信息设施有着自身的生命周期,需要每年不断的投入进行设备、系统的更新与维护,需要大量的资金准备。应该继续加大硬件建设经费的投入,搞好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推进校园网络的灵活运用,部署网络教学功能。

4.2重视各门学科的资源建设

学科资源建设是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的前提,没有丰富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就无法开展学生的课堂学习与自主学习,更不可能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索和研究,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收的状态也难以转变,新型教学结构也无法构建。学校在学科资源建设方面,一方面可以出资购买现成的配套教育资源库来充实学校的学科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应该积极组织教师建立自有的资源库,充分调动教师搜索、整理因特网上的免费资源,对搜集到的教学资源进行必要的研究与改良以适应本校的实际教学情况,同时也要调动教师进行力所能及的学科资源开发。学科资源的建设要有序、高效地执行,避免重复劳动和学科资源质量的低下。

4.3建立适合自身教学情况的整合模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模式我们可以归纳出大致的几种,计算机辅助的讲授型授课、基于internet的合作学习、课外研究性学习、Web Quest等等,但是实际教学工作中,特别是在常规教学中,我们发现教学模式并不能直接简单地去套用现成的模式,应该视教学内容、学校软硬件条件、师生情况等教学条件综合考量,在使用信息技术的时候,不管是作为教学辅助或是教学环境构建,单种方式使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也是不合适的。在正确理解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后,可以尝试多种角度使用信息技术,多种教学方法组合进行教学实践。

4.4建立科学的师资培训体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需要教师能够理解接受并且主动自觉地在教学过程中开展,这需要教师拥有较高的信息素养与信息能力。从对教师信息素养的调查和课堂观察的情况分析,教师的信息素养与能力是课程整合能否实的前提。教师应该有能力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主题学习网站,并能指导学生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研究性学习等等。每一门学科的教师应该掌握哪些信息技术也是不同的,所以在培训时不能一刀切,例如数学教师应该能够熟练运用几何画板,化学和物理教师要能够运用动画来模拟学科场景,美术教师应该掌握Photoshop、Fireworks等图形制作软件,音乐教师应该掌握一些如Cool edit、Adobe audition等音乐编辑软件。

5结束语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成效是非常显著的,可以优化课堂教学,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平等的师生互动教学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教师与学生构建了平等互动的教学关系,在师生平等互动中,构建起学生的知识认知。教师借助信息技术营造积极的课堂讨论气氛,采用多种手段,分组讨论、小组合作等等互助方式,给每位学生提供了更多参与的机会。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对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对于学生而言,以往他们接触信息技术的课堂只有信息技术一门学科,所有的相关疑难问题都只能由信息技术教师解决,初中学校的信息技术没有完全走进学生的周围,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不仅仅是一门单独的学科,而是与各门学科、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技术,他们的求教对象也由信息技术教师转变成更广泛的教师群体,学生的信息素养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陆建中.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科学出版社龙门书局,2003.

[2]宋邦元.如何应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J].青海教育,2005(Z1).

[3]张剑平,李慧桂.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模式的发展[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

上一篇:基于Java的高校科研档案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高职院校公共机房管理与维护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