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8-26 01:23:52

《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摘要:本文针对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特点,提出了要根据应用性学科的规律和特点要求来组织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要进行一些改革而提出的几点思考。

Abstract: Basing on public ralations' strong applicable feature, the paper proposes that teaching should be orginazied according to the rules and features of the applicable subjects. The paper also points out some thoughts on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ans, teaching methods and assessment methods reforms.

关键词:公共关系学;教学;改革

Key words: public relations; 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6-0284-02

0引言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学科,该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对公共关系学基础理论、公共关系学结构特点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公共关系学的基础知识,学会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掌握其方法,学会抓主要矛盾,并培养学生能够透过社会生活现象分析其内在本质的能力。因此说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我们要根据应用性学科的规律和特点组织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要进行一些改革的尝试,重视将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起来。主要措施如下:

1建立和完善“公共关系学”课程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大纲

首先要明确本课程的目标是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现代公共关系专业知识和技能,善策划、懂管理、会传播的公共关系专业人才。这种人才能够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从事公共关系的策划、宣传、广告、销售、推广、外联、开发、调研和行政文秘等方面的工作,同时也适用于专业的公关公司、广告公司、市场研究和民意调查公司等信息咨询行业。为此在教学改革中,我们要根据国内外公共关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充实教学内容,拓宽理论深度,增加如公关新闻策划、公关礼仪、公关文案等应用性较强的内容。其次,要调整原有的知识模块顺序及其对应的学时。

新的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五大版块:原理版块(涵义与特征、历史沿革、基本功能、基本对象)、操作版块(公关调查、公关计划、公关实施、公关评估)、组织版块(公关人员、公关机构)、应用版块(内部与部门公关、公关技术)、实政版块(形象塑造、专题活动、危机处理)。该课程共54学时,具体学时安排见下表所示:

本课程的重点、难点在公共关系的理论基础及其依托,解决办法,专门设置一章来重点讲授。并按以下方面来组织教学内容:

①本课程以形象、沟通、协调为关键词,即强调公共关系的目标是树立形象,方法是传播沟通,实质是与环境的协调,以此为公共关系的核心内容。②以形象意识、沟通意识、协调意识、互惠意识为思想理念,从而将公共关系上升为一种通俗的、容融的文化,成为社会必需品。③强调公共关系的功能是一种管理哲学。④从文化、学科、活动、职业四个层面阐释公共关系的含义。⑤提出“为公关而公关,不为公关而公关”的教学理念。即可以以此为专业,本课程即提供可资使用的理论与技术;不以此为专业,本课程即以其先进的理念、独特的视角,与环境协调的终极目的提供综合的素质修养和背景知识。⑥为强化以上教学内容与思想理念,赋予案例分析与课堂讨论。以换角度的思想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强调在信的大海中的注意力、识别性、形象力等公关要素。

2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

传统的公共关系学教学方法比较偏重于对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使教学方法与模式的改革落到实处,公共关系教学团队应根据公共关系学课程的特点,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全面的改革,采用启发式、研讨式、训练式、案例式、模拟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主要措施包括:

①案例教学。除了在课程讲授过程中结合精选的中外案例进行讲解外,还要收集、积累一批原始案例材料供学生进行课堂分组讨论分析,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②实践观摩教学。要在有关单位的支持下,组织学生现场参观和学习交流,撰写分析报告,并组织多媒体报告会进行交流。比如,组织学生到我市的一些企业进行现场服务与管理的观摩与参观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写出观摩感想。选派优秀学生到有关系企业做简单的接待工作。选派优秀应届毕业生到旅行社、礼仪公司从事有关的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省博物馆进行现场参观和学生活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利用寒暑假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家乡文化,挖掘和整理社区文化,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支持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③多媒体教学。公共关系实务的课程要利用多媒体授课,全面使用PPT、电脑投影、胶片投影、实物投影、录像、因特网,音响、印刷品、DV等手段,在同等单位的教学时间内,大大增加了信息量。④专家讲座。要结合公共关系实务的有关专题,邀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比如邀请公关专家讲授“市场推广与公共关系”,邀请策划人作“活动策划创意经典”的演讲。同时,还请学者与同学们交流。比如可以邀请我市一些教授就管理学、公共关系学教学方法等与师生进行交流。另外还可以让同学们观看知名公共关系教授的讲座。⑤参观访问。要结合课程的需要,组织学生走出去,带着问题走访政府、企业,了解政府或企业公共关系实际运作的过程。比如,可以组织学生走访新开业的宝丰购物广场,到一些公司参观等,使学生增长见识,开阔视野。

这些措施的实施,为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沟通搭建了平台,为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和实习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通过教学方法与模式的改革,学生自主探究的创新意识被涌泉般地激发出来,其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均得到显著提高。

3加强教材规划和建设,多教材组合教学

要以一本基本教材为纲,结合专题性的教材和活页资料,一方面保证了课程的系统性、完整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了专题性教材在知识专门化方面的优势。在教材选用上,首先要坚持使用教育部推荐的教材,如《公共关系学》(居延安主编),并积极规划、建设和出版系列化的配套教材,要形成以教育部推荐教材为中心,以自编系列化的教材、案例集为补充的立体化教材使用格局。

4运用结构式考核方式改革考试方法

公共关系课程除了采用传统的考试方法之外,还要运用结构式的考核方法,全面检验学生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在平时测验、期中考评、能力测试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不断革新,如“三分钟主题演讲”,旨在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和口才艺术;“案例分析”,通过对成功案例的述评、失败案例的思考,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题策划”,通过一些具体的主题模拟策划,开拓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大胆设想,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实践能力。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六个部分:基本原理,写作,案例分析,主题演讲,课堂演示,策划实务。其中后两项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在准备大型公益活动策划方案时,学生们通过自由组合,分成8个小组,小组成员共同制订方案并分工协作,有的负责采访,有的负责摄影,有的负责收集现场资料,有的负责电脑设计与制作,相互配合完成分析报告。在课堂演示过程中,学生们分工配合,有的负责主讲,有的同学负责操作电脑,有的同学负责投影或实物展示。学生的成绩除了教师评分外,各个小组推选出评分员参与评分。最后以教师和小组综合分数的平均分作为每一小组成员的共同分数。学生们在学习和考核的过程中积极性很高、参与性很强,既检验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还培养了合作的精神。各个阶段的考核较为均衡地分布在整个学期,从而将学期末的考试压力转变为学习全过程的动力。现行的考试成绩是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的加权平均,平时占30%,期末占70%。在平时考核中,我们根据学生提交的案例分析报告、在课堂上所作的案例分析演示表现、参与互动讨论的情况,综合小组评分与教师评分给出成绩;在期末考试中,减少和摈弃那些死记硬背才能回答的题目,增加案例分析题的比重和难度。

参考文献:

[1]王乐夫.公共关系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林汉川.公关策划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

上一篇:关于财务管理教学方法案例化的思考 下一篇:企业员工培训评估工作问题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