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色彩静物教学

时间:2022-08-26 01:18:58

浅析色彩静物教学

摘要:色彩静物作为初学绘画的色彩必修课,在教学中,为了能较好地达到教学目的,教师须首先围绕提高学生的眼睛,即养眼;其次传授色彩表现技能;而在整个课堂中确立教师的精神导向作用则是决定教学质量的核心。

关键词:色彩静物;教学;养眼;表现;精神导向

在我国当前的美术教育中,色彩静物是初学绘画的必修课,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色彩静物作为初学者学习色彩的基本途径,教学中学生们可以在光色较为稳定的画室里,从容地分析、理解色彩基本原理知识,色彩表现知识,最终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观察、独立分析色彩,把对自然色彩的认识上升到艺术色彩的表现,为以后的艺术之路打下良好的色彩基础。为了能较好地达到教学目的,在具体的色彩静物教学中需要强调几点。

一、养眼

“眼高手低”是指责人的贬义词,指某人做事眼力过高,手法过低,实际上自己做不到。而在绘画学习中恰恰最需要“眼高手低”。只有首先通过“养眼”,让学生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艺术美,即“眼高”,才有可能做到去表现美。如果学生首先没有达到“眼高”,就想“手高”,就想表现美,则是妄想。当下的“手低”没关系,只要他的“眼高”了,则由“手低”到“手高”的过程也就相对容易了。那么如何养眼,让学生变的“眼高”呢?欣赏中外优秀的色彩静物作品是最佳的途径。

以欣赏法国后印象派画家塞尚的静物画为例,对于初学者,且不谈专业评论家评论塞尚的画是多么的深奥,他的思想是如何开启了西方绘画的一个新时代,这样很容易把初学者弄得一头雾水;单就大师画中独具匠心的构图与无与伦比的和谐色调,就足以使他们获得艺术的启迪与熏陶。首先从作品的构图来说,通过欣赏让学生认识到画面中点、线、面的组织构成关系、平衡关系、对比关系。有关塞尚静物画的构图,西方曾有人评论说:“如果试想从17世纪荷兰的静物画中拿一个东西,立即就好像到了你手里;而如果想从塞尚的静物画里挪动一个桃子,它就会连带把整幅画一起拽下来。”从这里我们可以深切地体会到塞尚静物画的构图是多么严谨与深思熟虑。在大师的画中,整体构图关系犹如一张网络,所有物象在网络上各得其所,任何细节和局部都不可随意挪动,否则整个结构便会失去平衡。其次,从色调来说,一幅画面的总体色彩倾向被称之为色调。它是色彩的复合体,其中包括明暗变化,色彩对比和色相上的微妙差异。欣赏塞尚的静物画,我们马上就能感觉到不同的作品带给我们不同的色彩和谐美。尤其在他的静物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同一个物体,诸如桌子、瓶子、篮子、白布、苹果等等,在不同的作品中,不同的组合下,它们分别呈现出了不同的色调,不同的美感。通过这种对比欣赏学生们很容易理解自然色彩与艺术表现色彩的区别,色调在一幅作品中如何制约整幅作品的色彩关系等。总之,通过养眼,可以提高学生分析、研究、理解绘画中一系列辩证关系。通过这种“养眼”的过程,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得到大大提升,为下一步去表现造型规律、色彩规律、艺术规律提供了前提保障。

二、表现

面对眼前的一组静物,如何去表现?对于初学者来说,应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感受对象。在老师的引领下去分析认识对象,一般情况下,教师在摆放一组静物时都设定了一个基本的色调关系与明度关系,或冷色调暖色调,或高长调中长调等等。这里需要指出,刚开始教师最好不要摆设灰色调与短调,因为这样的色彩对比关系与明度对比关系不明确,学生很难把握;而应以色彩对比较为鲜明的高中纯度和明暗对比较为鲜明的中长调对比为宜。

第二,经营位置。对对象有了感受,就要构思如何构图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此时要引导学生反思在养眼过程中领悟到的构图知识,用它来体会如何组织面前的对象;点、线、面的安排是否动静明确?力的分配是否恰当?总的来说,最基本的要求是要做到画面的平稳和整体,当然,适当的借鉴与临摹大师的构图形式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途径。一幅作品能否美,能否打动人?形式美,即构图美是第一要素。我国当代艺术大师吴冠中在《绘画的形式美》中谈到初学者之路时说:“我认为形式美是美术教学的主要内容,描画对象的能力只是绘画手法之一,它始终是辅助捕捉对象美感的手段,居于从属地位。而如何认识、理解对象的美感,分析并掌握构成其美感的形式因素,应是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美术院校学生的主食!”

第三,作画步骤。构图完成后,作画步骤应把握四个原则:1、从整体入手。在之前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已对色调有了基本的感受与认识,因此,在开始作画时,应快速地从整体色调入手,不拘小节,用大色块、大色面把对画面色调起决定作用的色块铺出来。2、从暗部,从深重色入手,在铺大色块时,首先把所要表现对象的暗部和深重色同时比较,并用大色块画出来。3、画面的暗部用大色块表现出来后,再同时观察、比较对象的亮部色彩,并用大色块画出来。4、从整体到局部调整,适当刻画细节。当整个画面大色块铺完后,不要急于刻画主体物或者细节,而是要审视整个画面的大色块是否恰当地表现出了自己的色彩感受,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当确定画面的色调关系、明暗关系已基本把握住了,再对细节做适当的刻画。这里需要指出,细节的刻画是为了调整与加强局部细节与整体画面的色调和明暗关系,使整个画面更协调、更美。而不是刻画了细节,尤其是对主体物的刻画,虽然她单独看更美了,但却脱离了整体的色彩关系,成了典型的画蛇添足之笔。作画步骤的这四个原则对初学者十分重要。因为,一般的初学者观察习惯、绘画习惯是局部观察、局部表现,不能从宏观上、整体上观察表现。这样很难控制住画面整体的色调与明暗关系,画出来的画面色调不明确,杂乱无章,明暗对比无节奏,就会出现画色彩画典型的错误“花”、“脏”、“灰”等。

基于色彩静物课的教学目的与以上作画步骤的四个原则,课堂绘画不宜用较大的纸张,一般以8开纸为宜。相对较小的画面,学生较容易在较短的时间表现自己的色彩感受,而一旦发现画错了,也有利于快速地作出调整与修改。相反,如果在较大的纸上作画,铺大色块、定大色调用时相对较长,学生容易产生视觉感受疲劳,而丧失初上来时对色彩的“新鲜感”,导致不能正确地表现出整个画向的色彩感受。

三、确立教师在课堂中的精神导向

绘画课堂学生是主体,但教师的精神风貌与言行则决定着整堂课的质量。教师精神风貌高昂,言行指导时机把握准确,就会加强和凝聚学生的主体地位,高质量地上好每一堂课;相反,如果教师精神萎靡,在学生作画的过程中,不能正确地根据每个学生的作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给予适时的指导,导致错失最佳的引导时机。这样就会给学生造成不良的绘画感受,诸如绘画的艰辛感、疲劳感,继而产生学习精神涣散,课堂也将变成一个涣散的战场。这就是典型的教师精神导向力缺失造成的。因此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确立教师在课堂中的精神导向作用是达到良好教学目的首要条件。

上一篇:浅析非智力因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中华传统节日的困境及其传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