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勘单位国际竞争力问题研究

时间:2022-08-26 12:03:43

地勘单位国际竞争力问题研究

摘要:根据中国鼓励企业“走出去”的现状,结合地质勘查行业形势,简要探讨在“走出去”经济发展中,规模较小、资金薄弱地勘单位面临的困难,特别是事业性地勘单位,从其体制模式、人员素质、资金设备状况、国外风险和国际形势等方面,浅谈在国外尤其在非洲国家,经济业务开拓中的困难和问题,希望引起重视,

关键词:地勘单位;体制;“走出去”;风险;预算管理

虽然中国地大物博,但相对人口而言,中国人均资源不算丰富。因此,国家根据国内外发展新形势很早就提出了“走出去”的战略。于是地质勘查单位为配合和贯彻落实“走出去”方针,也积极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但在其过程中,中国地勘单位因受体制限制,经营管理能力落后,且规模较小、资金薄弱,致使遇到或者面临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值得我们重视。

一、地勘单位自身的困难和问题

很多地勘挝唬都是国有投资下的事业单位,多年来的体制和习惯,“等、靠、要”的思想还未完全消除,“原地质矿产部地质勘查队伍所属单位财务关系划归地方管理”(财基字[1999]886号)之后,很多单位的经费来源还是靠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拨款补助,不足部分,允许经营解决。即使一些地区的地勘单位已经改制,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地勘队伍管理人员思想意识、人员素质结构方面,与一些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企业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这一点,我们在这些地勘单位中工作的人员都有深刻的体会。

基于这种状况,加之“走出去”开拓新经济领域过程中,不可回避的政治、社会、环境等客观原因,各种困难问题就产生了。

(一)管理方式和管理思想仍有局限

由于多年来体制原因,地勘单位内部经营管理措施仍不完善,最根本的还是不能激发广大职工生产积极性。很多地勘单位职工,还是靠单位督促做事。没有完全从制度上创新,没能完全从利益分配上激发出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大部分未改制的地勘单位,因为事业收支管理要求,缺乏创新源泉。根据《财政部关于将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收入纳入预算管理的通知》(财预[2010]88号)精神,给地勘单位的感觉就是,财政部门明确要求把预算外各种收入纳人财政收入管理。加之行政事业单位禁止乱发工资奖金,意味着干得虽多,职工得到回报并不一定水涨船高。因此,从职工经济利益角度来看,限制了地勘单位的发展积极性。

(二)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通过几年来的人事制度改革,地勘单位人才引进制度有了明显的改变。一些单位急需的人才得以顺畅地充实到地勘队伍中。但是,过去那种“接班制度”遗留下的人员素质不齐问题仍然存在,专业人员还很缺乏。勘查技术人力资源不足暂且不说,比如作为管理核心的财务人员,其思想意识还处于公益性事业单位核算阶段,并且他们只习惯于国内经济业务会计核算,缺乏国外或者涉外相关经济业务核算能力。因此,面对新的“走出去”经济领域,事实上各方人员素质均有待提高。考虑到翻译人员和涉外商务经营人员的缺乏,可以说,为适应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地勘单位人员整体素质目标依然任重道远。

(三)缺乏可自由支配资金

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雄厚的经济后盾是“走出去”工作的信心之源,也是启动基础。但是,由于地勘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方式原因,导致很多地勘单位缺乏自由资金。因为事业单位年度经费是根据年度预算当年拨付、当年决算,而且都是专项资金,禁止挪用,无法为“走出去”工作增砖添瓦。

如果经营自筹解决,别说目前实体经济不太景气,单是找矿投资的极大风险性和资源归国家所有的特殊限制,就会使社会地质勘查项目少之又少,因此,筹措资金靠经营盈利几乎不可能。所以,解决资金问题,是我们“走出去”面临的头等问题,也是关键问题。

(四)物资设备有闲置浪费风险

地勘单位为实施所承揽的矿产勘查业务,哪怕只有一个项目,也必须大量采购生产、生活设备,包括大批车辆、机械钻探设备和日常消耗物资。以河南省地矿局第二地矿院为例,为完成几内亚共和国558铝土矿勘探任务,仅各种车辆设备就需要七十多辆,固定资产投资金额很大。

但由于非洲国家近年来国内政局很不稳定,而且军政府国家易受国际制裁,双方项目勘探工作实施后,能否按部就班开展以及有无后续工作,均是个未知数。而且地质勘查项目本身就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如:勘测结果,可提前终止)。所以,花费巨资购置的物资设备,很可能因为项目自然终止或政局原因而不能达到物尽其用。即使上述因素均未发生,如果不能拿到新的勘查项目,那么这些设备就有闲置浪费风险。即使该批资产有继续使用价值,考虑远洋运输费、可能的关税及清关手续费,运回国内却未必划算。

(五)保险公司很难提供保障

“走出去”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仅仅是地勘单位,每个“走出去”的单位均有可能面临征收、战争、政治暴乱、汇兑限制和政府违约等风险。近年来,因为骚乱、战争原因,中国公司在非洲出现的人身、财产安全问题,已不罕见。但对于经济实力不佳的地勘单位来说,抵御这种风险的能力相当有限。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虽然提供了一些风险项目担保,但据之前了解,其多局限于股权投资方面。对于一些以承揽勘查业务方式“走出去”的地勘单位,其所需物资、机械设备国内商业保险机构一般不愿担保。因为这些资产要么就是在国内采购发运,要么就是从国际市场上直接采购,远在异国他乡、管理不便,保险公司根本不敢也无法担保。因此,除了人身安全,物资安全也很难得到保障。

(六)非洲地区投资环境悄然变化

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各种力量在地区投资环境中也在悄然变化。据我们单位在坦桑尼亚的工作人员了解:由于近几年来,中国公司越来越多地进驻坦桑尼亚,竞争在所难免,一旦对方政府为了本国利益实行违约、汇兑限制等措施,那么,必然会造成财产损失。所以,考虑投资经济环境,也是我们提前关注的要点。

(七)其他问题

在“走出去”的经济发展中,还有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我们也不容忽视。比如语言文化方面的差异、西方殖民地下的思想意识差异、政府办事拖延低效、合情不合理的“小费”难以入账、国内外税法制度的差异、传染性疾病引起的病故人员赔偿纠纷、金融风险以及合作方的信用问题等等。

二、“走出去”中困难和问题的解决建议

尽管各主管地矿局对下属地勘单位“走出去”工作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比如河南省地矿局专门成立了实施“走出去”战略领导小组,制定了“走出去”发展规划,印发了指导意见。山东省地矿局制定了“政策支持,地矿先行,企业跟进,市场化运作”的工作思路,为各地勘单位实施走出去指明了方向。但是很多具体问题的解决不是几份文件支持就能完成的。

就目前形势来看,国内勘查市场的萎缩低迷,我们被迫“走出去”发展。所以地勘单位作为要走市场化道路、参与国际竞争的一员,首先应该构建非常良好的管理制度和经营思路。无论地勘单位是否改制,无论属于何种体制,地勘单位经营思想和方式均应按市场模式运作。

在用人方面,要按市鲆求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不能仅依靠在磨练中提高。除及时补充吸纳人员外,开展针对性的教育也很必要。同时,要建立激励模式,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动提高职工素质、主动积累工作经验,而不是在失败中总结教训,在用人上栽跟头。

对于地勘单位的资金紧缺问题,希望政府部门不能仅仅依靠国家风险金补助,那只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而且这种激励措施,电很容易引起国际上某些国家的误解诟病。建议考虑政策扶持,鼓励政策性投资公司介入,给予资金支持,最终风险共担利益共分。同时,考虑借鉴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管理机制,进行前期投资,帮助降低地勘单位风险。

对于预算外收入纳入预算管理的收支制度,建议各省地勘局等主管部门不仅仅局限于制定规划,口头鼓励,应该代表下属事业性地勘单位争取财政上的区别对待。比如在地勘单位开拓市场盈利,尤其是赚取外汇资金之后,政策上允许给予他们充分的奖励,使之劳有所获,以最大程度地激发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关于地勘单位为了一个项目,在某个国家购置大量物资设备问题,可以考虑依托国家驻外机构缱立租赁平台,通过有偿租借方式,保障资产充分有效利用,规避闲置浪费。同时,也能帮助新“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避免重复购置,以达到双赢局面。

至于管理中的经济方面问题,地勘单位应主动加强与跨国会计师事务所的联系沟通,虚心请教,通过他们学习所在国和其他行业的国际管理理念,使我们的经济管理与国际市场业务完全接轨。

但是,为便于解决“走出去”经济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呼吁从国家层面上建立高层协调机制是更为有效的,毕竟有决策能力的部门介入,从政策层面上,更有统一性和指导性,因此也更能方便贯彻执行。

总体来看,地勘单位“走出去”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难以避免,由其产生的风险难以化解。但是,有风险才有收益。强化风险意识的同时,也得敢于挑战风险。虽然很多困难和问题目前无法有效解决,但是能够提前预知,也利于我们把控风险。

上一篇:依靠服务拉动分销市场 下一篇:中国制造高端转型要赋予新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