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现代有轨电车,促进城郊一体化

时间:2022-08-26 11:06:22

发展现代有轨电车,促进城郊一体化

摘要:通过分析现代有轨电车的主要特征、应用形式,提出在天津市中心城区周边地区探索建设现代有轨电车系统,降低政府投资压力,扩大轨道交通外延服务的时空距离,加快城区中心和地区的快速协调发展。

关键词: 有轨电车; 发展; 建议

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modern version of the trolley main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forms, put forward in tianjin city center to explore the surrounding areas of modern construction trolley system, reduce the pressure of government investment, expand the rail traffic extension service of time and space distance, speed up the city center and the outer area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fast.

Keywords: trams; Development; suggest

中图分类号:C91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目前全国各大城市为缓解交通压力,纷纷进行地铁项目立项,但由于地铁项目建设时间长,投资巨大,短时间内难以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通过国外有关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的经验,发展现代有轨电车能够作为地铁的有效补充,并支持和加快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左右,受地面交通拥堵及地铁造价高昂等因素影响,国外多个国家和城市开始在传统有轨电车的基础上,发展具有低噪音、低振动、省能源、能高速运行、现代化技术很高的现代有轨电车系统,成为城市公共交通中的骨干和重要补充。

随着国外现代有轨电车的发展普及,我国现代有轨电车近年来也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天津滨海新区于2007年5月建成了基于劳尔Translohr技术的胶轮+导轨现代有轨电车线路,2010年1月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区也开通了基于同一技术的现代有轨电车线路。2012年2月沈阳浑南新区启动4条线路全长约60公里的现代有轨电车系统建设,计划2013年6月投入运营。苏州、南京、武汉等城市也在积极规划现代有轨电车系统网络,并计划近期实施。

2 现代有轨电车的主要技术特点分析

现代有轨电车运能较公交车运能大大提高,略低于轻轨。单向设计运能可达到0.5-0.8万人次/小时。如果将两列车串联起来,单向运能可达到1-1.2万人次/小时,见表1。

有轨电车技术先进,且相对成熟,车辆可以实现模块化设计,编组调整灵活,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需求增加列车车厢、实现双车串联,运能具有较大弹性空间;车辆普遍采用流线型车身、大窗台、对开门、100%低地板等新颖设计,采用交流传动和微机控制制动技术,平稳性和舒适性明显优于公交汽车;除了采用传统架空线供电外,在部分景观、空间限制区段还可以采用蓄电池(或超级电容器)供电或地面第三轨供电(在法国波尔多市应用广泛);线路能够实现与城市道路一致,曲线半径、坡度与城市道路匹配。多数采用隔离线路+平交道口共享的半独立路权方式,实现与道路资源的协调利用。在传统的钢轮钢轨 走行系统基础上,法国劳尔公司发明了胶轮+导轨制式,并投入运营,进一步降低了对路面的影响。

发展有轨电车绿色环保。现代有轨电车采用电力驱动,清洁无污染。车内大量采用隔音设施,轨道采取无缝线路、减震降噪等措施,对周边居民影响大大降低。

发展有轨电车节省投资。国内现代有轨电车项目单公里造价约在8000万至1亿元,较地铁、轻轨投资大大降低。而且随着车辆等设备的逐步国产化,造价能够进一步降低。

3 新型现代有轨电车的应用模式研究

根据城市规模、交通需求、土地利用规划等因素的差异,可将现代有轨电车分为三类典型的模式。

可作为城市公交系统的骨干,主要应用于一些中小城市,布置在市中心,市区、市郊以巴士和无轨电车为主。

可作为其他公共交通方式的补充,与地铁、常规公交共同承担公交客流,是值得大多数城市发展有轨电车的模式。

可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及其他交通系统的延伸接驳,这类有轨电车系统往往线路较少,未形成网络,仅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系统的补充或延伸,实现点到点的客流运输。

4 以天津为例,发展现代有轨电车促进城郊一体化发展研究

4.1 背景分析

近年来天津市中心城区环城四区诸如西青新城、双港新家园、津南新城、空港经济区等区域实现了快速发展。以人口增长为例,根据天津市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环城四区人口约252万,较2000年增长41.9%,增长率大大高于中心城区(市内六区人口同期增长水平为11.3%),环城四区人口已达到中心城区的一半,同时随着城市核心区商业商务功能的进一步强化,人口进一步向外疏解,早晚高峰出入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日益显现,主要进出中心城区通道如友谊南路、复康路、大沽南路等拥堵严重,加快中心城区发展现代有轨电车系统,并与在建地铁项目实现便捷衔接换乘,不失为解决当前快速增长的交通需求的一种有效办法。

4.2 天津发展现代有轨电车项目研究

根据天津市确定的“双城双港、相向拓展”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海河中游已成为天津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重点发展的区域。国家会展中心项目2012年开工建设、海河教育园一期已经建成,二期“十二五”期间投入使用,双港新家园、津南新城已具一定的规模,见图1。

图1 天津市海河中游发展规划示意图

目前天津启动地铁6号线和5号线建设,两线在中心城区形成“组合环线”,地铁6号线身兼射线、环线功能于一身,由于6号线线路长达56.1公里,给线路运营带来困难,且容易产生高峰期城市地区进出客流对环线冲击等难题。

鉴于此,本文对由现代有轨电车系统在近期乃至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代替地铁6号线南段线路进行了分析。规划现代有轨电车线路起点中心城区微山路地铁1号线华山里站,沿微山路向南跨越外环线后,沿微山南路并跨越津汕高速联络线、经纬八路至津南区咸水沽镇。线路北段在渌水道设支线与地铁6号线相接换乘,线路南段在海河教育园设置至贯穿海河教育园区的支线,为园区师生出行提供便利。线路全长(含支线)约25公里。在海河教育园南侧利用规划预留地铁6号线车辆段用地设置维修基地。见图2。

图2 现代有轨电车线路示意图

根据天津市路网规划方案,有轨电车规划线路建议采用路中布置,并采用隔离线路+平交道口共享的半独立路权方式,减少其他车辆对运营干扰,并最大限度实现路面资源共享。综合天津市地处北方雨雪多、风沙大的特点,建议采用钢轮钢轨系统,有利于增强车辆运营稳定性。在线路区间采用架空网供电,在平交道口通过蓄电池(或超级电容器)供电,减少对道路横向交通、城市景观的影响。

本项目起点可在华山里站分别利用地铁高架线路下空间设置有轨电车终到、始发站台,并实现地铁与有轨电车客流分向换乘,减少客流交叉对地面交通及地铁运营的影响,见图3。

上一篇:聚丙烯纤维隧道路面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质... 下一篇: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低碳生活